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台當局將出“去中”歷史課綱 培養“天然獨”?

“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公告, 歷史科重點放在臺灣最近五百年脈絡, 中國史大減內容並移至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 世界史則著重臺灣與世界互動。 這份期望以臺灣為主體建構下一代史觀的新課綱, 引發“文化台獨”的質疑, 也對臺灣社會和兩岸關係投下更多陰影。

臺灣高中歷史課本

扁政府時代的歷史課綱, 已將“臺灣史”與“中國史”並立;蔡政府更採取去中國化的剪裁方式, 不再清楚劃分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 而改為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的分域架構。 究其實, 旨在凸出臺灣的主體建構, 而模糊中國的歷史脈絡, 切斷臺灣與中國的連結, 而強化臺灣與世界的互動。

吊詭的是, 在臺灣史分域, “現代國家的形塑”是重要主題, 討論“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但第二分域裡的中國史, 國家不是重點, 中國史只是東亞史的一部分, 中國的歷史無須詳研,

重點擺在“中國與東亞的歷史交會”。 從而, 第三分域的“臺灣與世界”, 看起來更像是“從臺灣看天下”的世界史。

通過教育形塑的歷史意識, 是凝聚國家認同的重要工具, 也是建構國家主體性的基礎。 蔡英文洋洋得意的“天然獨”, 其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同樣的, 各方對“文化台獨”的質疑, 恐怕也不是無的放矢。 蔡政府上臺之初, 許多人即認為教育部長和文化部長的任命, 可能隱藏著“文化台獨”的意圖;從教長一上任就廢掉馬政府的課綱微調, 到如今修出這樣的歷史課綱, 正證實了外界的疑慮。

“國教院”辯稱, 目前只是草案, 尚須公告、公聽等程式;教育部也說還在討論, 還沒定案。 這種說法, 只是以程式技術性回避實質問題,

就和前瞻建設審查一樣, 玩的都是“頭過身就過”的政治遊戲, 等到木已成舟, 人們如何再“狗吠火車”?

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全面崩落, 內外交迫的蔡政府, 或許想用“去中國化”的課綱向獨派邀功。 問題是, 一部“去中國化”的課綱, 或許可以溫水煮青蛙打造更多“天然獨”, 卻絕不可能為臺灣打造和平與繁榮。 對“中華民國”的柔性背叛, 對中國歷史的蠻橫切割, 對中華文化的棄舍決絕, 都只會撕裂社會, 把兩岸關係推向墜崖的絕境。

歷史的詮釋, 作為教師的學術自由, 應受尊重;但歷史作為學生的學習內容, 不能恣意裁切與扭曲, 課綱作為教育綱領, 更不容揮斬歷史紐帶, 背離憲法精神。 教育部須懸崖勒馬!

文章為臺灣《聯合報》社論

原標題《蔡政府將端出媚俗去中的歷史課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