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美國家長是如何教育出優秀孩子的?留美媽媽總結了這五個特點!

一位居留美國3年, 剛剛回來不久的媽媽對美國父母的育兒理念感受頗深。 反省中國的父母給孩子合情不合理、教而不嚴甚至帶頭打破規矩、制度的做法, 她總結了五點。

1多加讚美

在美國時, 常有小孩子被父母帶到我家裡玩兒。 “你們的地毯和傢俱真漂亮!”“我喜歡你的熱情!”這些出自小孩子嘴裡的讚美話常使我感到很驚奇。

如果你不慎在某一場合穿了一件不合時宜的衣服, 熟悉的中國同胞往往會當面提醒或批評一番, 要麼就是背後議論一番。 而美國人就不會大驚小怪地評說你, 畢竟穿衣戴帽是個人的自由。

如果非要說出點什麼, 那也一定是“多麼的與眾不同呀”等類似讚美的話。 一般情況下, 美國人決不當面批評人家。

這就潛移默化地傳教給了孩子, 不僅僅是對外人的讚賞, 孩子還經常將讚美回饋給家中的親屬:“媽媽, 你真行!”“外公, 我將來要長得像你一樣健康!”聽著天真幼童的表揚, 會不會覺得很受用呢?

2平凡小名

我去美國友人家中做客, 就親耳聽到她叫自己的3歲小兒子“皮特”。 小皮特也只叫我的名字, 直呼他外公為“尼克斯”, 沒有“阿姨”、“外公”這樣的尾碼。

另外, 美國人即使給孩子起小名, 也不像中國人那樣刻意或者甜膩, 那些幼兒的乳名平凡而普通, 美國父母可不願讓孩子因為名字而由寵生嬌。 美國孩子在社交上的自信和隨意, 明顯比中國孩子忸怩認生的神態要大膽開朗。

3真正平等

鄰居家有個四五歲的小男孩, 一次他正在院中開玩具汽車, 父親從室內推門出來, 問他是否使用了安全帶?駕駛執照怎麼沒有帶?無照駕駛時員警會怎樣等等, 小男孩一五一十回答得頭頭是道。

若是按照中國人的思維, 那麼小的孩子能懂什麼, 何必為此費口舌。 但美國的爸爸媽媽不這樣認為, 他們會告訴你雖然大人孩子年齡上有差別, 可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4鼓勵參與

有一次小男孩的玩具車出了問題, 父親不但自己替他修理,

還叫來孩子一起動手參與, 忙前忙後;孩子一邊忙一邊問, 父親認真地回答著問題, 儼然平等地對待著一位同齡的朋友。 玩具車修好後, 父親輕輕拍了拍小傢伙的頭, 伸著拇指說了句什麼, 小傢伙也友好地揮著手掌。 後來我留意到, 父親在做除草、修剪等家務勞動中, 總會叫上孩子一起幹, 演繹著一幅幅其樂融融的親情圖畫。

5不許犯規

中國父母教育自己子女的原則不可謂不嚴格, 但是在實施中卻又常常帶頭破壞了已經訂立的規矩。 比如孩子的睡覺問題, 美國家庭一般都訂有孩子就寢的時間, 時間一到, 大人就會提醒孩子該去睡覺了。 孩子逐漸地自覺養成按時入睡的習慣並向家人道晚安, 不管大人還在進行什麼活動。

中國父母往往在逢年過節、有客來訪及其它某些情況下容忍孩子違背規矩。 “今天爺爺奶奶來看你, 不用早早睡覺了。 來唱個兒歌, 讓爺爺奶奶高興高興!”不但暗示孩子規矩是可以破壞的, 而且大人也打破這個規矩。 對孩子來說, 父母是可以效仿的榜樣。 美國的家長都十分注重自己以身作則的形象,拿出很多的時間陪孩子遊戲,並在生活中耐心引導、教育孩子。

競思教育,關注孩子點滴成長,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全面測評孩子注意力狀況!

美國的家長都十分注重自己以身作則的形象,拿出很多的時間陪孩子遊戲,並在生活中耐心引導、教育孩子。

競思教育,關注孩子點滴成長,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全面測評孩子注意力狀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