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鄧三龍:完善獨生子女家庭養老政策

紅網北京3月10日訊“帶著‘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的美好憧憬回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 數以千萬計的獨生子女家庭群體已逐步邁入老齡階段,

如果這一群體老無所養, 全面建設小康將不‘全面’”。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林業廳廳長鄧三龍建議, 國家和政府應出臺相應政策讓他們老有所養。

從1982年我國把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 到2016年1月起生育二孩合法, 在此長達34年的歷史進程中, 數以千萬計的家庭響應國家號召, 現在這一群體已逐步邁入老齡階段。 截至2014年底,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 占總人口的15.5%。 步入老年階段的人群中, 30%以上是獨生子女父母, 未來一段時期這一比例有可能還將不斷攀升。

未來, 為了實現這一群體老有所養, 鄧三龍建議:一是出臺普惠政策。 有計劃生育, 就應有計劃養老, 要完善與計劃生育政策相適應的養老政策體系。

在住房、醫療、稅收等方面出臺可操作、針對性強的養老政策。 如出臺鼓勵子女與父母就近或者共同居住的政策;對於隨獨生子女落戶本地的老年父母, 要建立養老金的異地支取、醫療保障的異地轉移的運行機制;提高獨生子女父母高齡生活補貼, 建立獨生子女父母失能生活補貼和困難喪偶老人生活補貼;建立失能老人長期照顧保障制度, 設立“獨生子女照料假”等。

二是建設國有養老院。 要分層次建立國有養老院, 構建起中國特色的國有養老體系。 對屬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 建議在70周歲以後實行費用全免, 70周歲以前適度收費;對屬獨生子女中的“失獨”家庭、“失能”老人, 則在60歲以後, 即實行免費養老。

三是鼓勵社會機構養老。

截至2016年3月底, 全國各類註冊登記的養老服務機構約3.1萬個, 所提供的養老床位僅584萬張, 遠遠無法滿足當前的養老需求。 為此, 要因地制宜鼓勵發展社會機構養老, 在用地審批、項目立項、金融貸款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 推動社會養老機構規模、品質與未來養老需求相適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