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鹽山人文|明清時期鹽山籍進士有多少?

明清時期鹽山籍進士有多少?

文/高俊明

中國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 他淵源于漢朝, 創始于隋朝, 確立於唐朝, 完備于宋朝, 興盛於明、清兩朝, 明清科舉考試分三級進行, 明清科舉制度包括四部分, 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童試又分三步, 縣試在各縣進行, 由知縣主持。 清朝時一般在每年二月舉行, 連考五場。 通過後進行由府的官員主持的府試,

在四月舉行, 連考三場。 通過縣、府試的便可以稱為“童生”, 參加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院試。 清朝的院試是每三年舉行兩次, 由皇帝任命的學政到各地主考。 辰、戌、醜、未年的稱為歲試;寅、申、巳、亥年, 稱為科試。 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 俗稱“秀才”, 有了秀才資格才可參加“鄉試”(即省試), 中試者稱為舉人;再把全國的舉人集中到京城裡舉行“會試”, 中試者在宮殿舉行“殿試”, 根據成績高低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 一甲第一名叫狀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 賜進士出身;其次為三甲, 同進士出身。 由以上科舉的程式和步驟, 可以看出, 科舉之路是何等的艱辛, 絕不是“十年寒窗苦”就可以完成的, 有人終其一生,
也可能僅止步于秀才環節, 進士的取得遠比現在的博士要困難的多, 物以稀為貴, 只因為進士數量少, 進士的頭銜才愈加尊貴, “含金量”才更高一些, 也是衡量一個地方教育水準、文化底蘊的重要指標。

鄉試一般每三年進行一次, 每次全國大約有六千名舉人參加, 取三百名左右的進士。 縱觀明清兩代的進士數量, 明朝26866人中進士, 其中河北2289人, 占全國總數的9.2%;清代錄取進士26391人, 其中河北進士2666人, 占全國總數的10.2%。 經查相關資料, 明朝時全國有 1427個縣, 清朝時有1549個縣, 明清時期直隸省(現河北省)約150個縣級行政區域, 順治二年至光緒三十一年(1645—1905)期間, 直隸省共進行了112科鄉試, 錄取舉人27290名, 平均每科243.66人, 平均每個縣3年才不到2個舉人。 就是錄取比例較高的直隸省每3年之中,

在6個縣才有一名進士, 其考中難度可想而知。 明代, 鹽山⑴共錄取舉人59人, 進士13人, 最好成績是王翱永樂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殿試第二甲第一名, 相當於除狀元、榜眼、探花之後的全國第四名。 清代共錄取舉人188人, 進士35人, 最好成績為王慶元的取得的會元⑵, 也就是全國舉人進行會試的第一名。 明代全國及河北每縣平均進士人數分別為18、15人, 鹽山不到平均數。 清代全國及河北每縣平均進士人數分別為17、18人, 鹽山進士人數超過全國及河北平均數近一倍。

在全國諸省之中, 河北僅次於江浙兩科舉大省, 在南強北弱的明清兩代科舉格局中, 河北科舉數量為淮河以北之冠。 明朝鹽山進士共13人, 從時間分佈看,

洪武到正統期間, 只有王翱一人考中, 在宣德前, 南北沒有分榜, 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都在南方, 所以不利於北方士子的科場角逐。 景泰到崇禎時期, 為科舉受益時期, 鹽山考中12人, 分別是曾會、王豎、王鉉、張鏞、張綬、王顯道、馮惠、曹梅、鄭繼芳、姜應龍、孫瑋、王文棟, 這也是南北分卷的結果, 也與當時的政治局勢有關, 提高河北的進士及第率有利於穩定京城局勢, 鞏固大明王朝的統治。 清代鹽山進士共35人, 順治、康熙、雍正三朝70餘年共11人, 順治年間6人, 褚士升、韓重輝、常自牧、趙奮霄、劉振基、邵浺;康熙年間3人, 朱爚南、趙炯、趙爾孫;雍正年間2人, 趙溫和趙履亨。 清朝開科取士之初, 由於在整體上北方地域距離統治中心更近, 受其輻射以及影響更為強烈, 而且政治環境更為穩定,故而得益較大,第二階段為乾隆到道光年間的140餘年,這一階段呈下降趨勢,鹽山進士人數13人,乾隆年間1人,趙東秀;嘉慶年間5人,尹元龍、孫敏浦、楊恒占、孫鵬九、孫述庭;道光年間7人,王慶元、劉慶凱、孫葆元、李學殖、趙培之、趙文瀛、孫鳴珂。這一時期,清廷統治穩定,河北不再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地區,統治者以更廣遠的視角從全國範圍內較為公平的選拔人才,出於籠絡南方知識份子之目的、朝廷考慮科舉名額的地域分配以及南方本已具有的文化優勢,科舉的天平向南方傾斜。雖然如此,鹽山在這一階段進士的數量仍然遠遠高於其他縣,作為鹽山名門望族的趙毛陶孫家和狼窪趙家進士數量分別為4人和3人,這一時期,也正是鹽山八大家族的穩定上升時期。第三個階段是咸豐到科舉廢除的50餘年,這一階雖然時間短,但進士人數沒有減少,共有11人。咸豐年間1人,李桂林;同治年間4人,傅維弼、崔澄寰、孫承烈、李念茲;光緒年間6人,潘江、高第甲、薑子珍、唐烜、劉若曾、崔炳炎。主要原因是全縣濃厚的重視教育的氛圍以及耕讀之家自身的奮發努力,加之當地名門望族榜樣力量的巨大影響,這一階段鹽山名門望族進士不再集中出現,呈現出多姓氏齊頭並進的趨勢。

鹽山建縣兩千餘年,歷史悠久、文化絢爛,史上名人輩出。鹽山的教育事業源遠流長,縣學歷史悠久,明清兩代都有教諭和訓導主持全縣的縣學教育,清代建有香魚書院,學風厚重,經久不衰。良好的文化傳統和社會風氣,提升了當地的教育發展水準,進而對科舉事業產生了重大影響。鹽山一縣之內,明清兩代,人才代出不窮、舉業長盛不衰,這些前輩先賢的傑出成績為後世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注:

(1)根據進士登科錄上的當時的籍貫,與現在行政區域相比有變化。

(2)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會試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而且政治環境更為穩定,故而得益較大,第二階段為乾隆到道光年間的140餘年,這一階段呈下降趨勢,鹽山進士人數13人,乾隆年間1人,趙東秀;嘉慶年間5人,尹元龍、孫敏浦、楊恒占、孫鵬九、孫述庭;道光年間7人,王慶元、劉慶凱、孫葆元、李學殖、趙培之、趙文瀛、孫鳴珂。這一時期,清廷統治穩定,河北不再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地區,統治者以更廣遠的視角從全國範圍內較為公平的選拔人才,出於籠絡南方知識份子之目的、朝廷考慮科舉名額的地域分配以及南方本已具有的文化優勢,科舉的天平向南方傾斜。雖然如此,鹽山在這一階段進士的數量仍然遠遠高於其他縣,作為鹽山名門望族的趙毛陶孫家和狼窪趙家進士數量分別為4人和3人,這一時期,也正是鹽山八大家族的穩定上升時期。第三個階段是咸豐到科舉廢除的50餘年,這一階雖然時間短,但進士人數沒有減少,共有11人。咸豐年間1人,李桂林;同治年間4人,傅維弼、崔澄寰、孫承烈、李念茲;光緒年間6人,潘江、高第甲、薑子珍、唐烜、劉若曾、崔炳炎。主要原因是全縣濃厚的重視教育的氛圍以及耕讀之家自身的奮發努力,加之當地名門望族榜樣力量的巨大影響,這一階段鹽山名門望族進士不再集中出現,呈現出多姓氏齊頭並進的趨勢。

鹽山建縣兩千餘年,歷史悠久、文化絢爛,史上名人輩出。鹽山的教育事業源遠流長,縣學歷史悠久,明清兩代都有教諭和訓導主持全縣的縣學教育,清代建有香魚書院,學風厚重,經久不衰。良好的文化傳統和社會風氣,提升了當地的教育發展水準,進而對科舉事業產生了重大影響。鹽山一縣之內,明清兩代,人才代出不窮、舉業長盛不衰,這些前輩先賢的傑出成績為後世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注:

(1)根據進士登科錄上的當時的籍貫,與現在行政區域相比有變化。

(2)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會試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