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郭沫若的異國情緣:與日本女護士一見鍾情

1916年8月初的一天, 考入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醫科班的郭沫若遇到了22歲的日本姑娘佐藤富子。 佐藤是日本貴族的後裔, 郭沫若一見到她就產生一種異樣的感覺,

他覺得佐藤富子的眉目之間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聖潔的光輝令他肅然起敬, 以後他們便開始了頻繁的書信往來。

郭沫若如實地講述了家中父母包辦的婚姻和痛苦, 佐藤富子回信說希望郭沫若把苦惱都忘去, 他們共同分擔苦和樂, 郭沫若為佐藤富子又起了個名字叫“安娜”。 不久, 她毅然辭去聖路加醫院的工作, 隨郭沫若到岡山同居。 從此, 佐藤富子的婚緣便籠罩在不幸的悲哀之中……

佐藤富子與郭沫若同居, 為此她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 因為佐藤家是基督教徒之家, 斷然不允許她與一個華人青年自由結婚的。 他們第一個兒子出世以後, 她與父母斷絕了關係。 當時郭沫若還是學生,

經濟條件是有限的。 1918年郭沫若升入九洲帝國大學, 富子為使丈夫學業有成, 獨自承擔全部家務, 洗衣做飯, 忙裡忙外, 他們幾經搬家並且要支付昂貴的房租。 為了生計, 郭沫若拼命寫作譯書, 沒有桌椅用皮箱代替, 沒有硯臺用磨平的磚頭代替…… 這樣清貧的日子, 沒有父母的親情關照, 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富子含辛茹苦地堅持著, 為郭沫若哺育了四兒一女:長男郭和夫, 次男郭博, 三男佛生, 女兒淑瑀, 四兒志鴻。

安娜和郭沫若生活了21年, 不僅要忍受清貧, 還要接受他和不同女人之間發生的關係, 包括於立忱、安琳等。 也包括他傳染給她的性病, 悲夫。

1927年12月8日的晚上, 當時正在上海的郭沫若突然頭痛、兩眼充血, 臉色發紅而帶浮腫,

高燒達40℃。 因為他正在受著通輯, 只好偷偷地住進了四川路一家由日本醫師石井勇開的私人醫院。 安娜那時正患著慢性腎臟炎。 她毫不顧惜自己, 用一個妻子的全部愛來照料著病中的丈夫, 每天把家裡的四個孩子安頓好, 便匆匆地趕到醫院裡來。 早上來伺侯郭沫若到中午, 午後來又要伺侯到晚上, 而每次來都帶鮮花和果品。

郭沫若的病情卻在日益惡化。 有時, 他大聲叫駡安娜, 給她加上無數污穢的罪名, 有時又要自殺。 石井勇醫師無可奈何地讓安娜準備後事。 安娜苦苦地哀求他一定要治好丈夫的病, 不料兩天之後奇跡出現了, 郭沫若病情開始有了轉機, 兩個星期後便出院了。 郭沫若帶著虛弱的身子又重新回到了他那個溫暖的、永遠整潔的家。

安娜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 使郭沫若非常感動。 他久久的注視著安娜那慈祥而安靜的臉, 又看到那聖潔的光輝, 如他當年所看到的一樣——聖母瑪利亞。 郭沫若感激道:這是我的妻, 她的愛情!我的生命是她救起了的。 懷著對安娜的感激和摯愛, 他在兩天的時間裡一連寫了《恢復》、《歸來》、《得了安息》這些表達對妻子的深深感激之情的詩。

從1916年到1937年, 安娜與郭沫若共同生活了21年, 1923年曾隨郭沫若和三個孩子回過中國。 1937年, 政治風雲變幻, 使郭沫若的思想和生活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他決定回國參加抗日戰爭, 而富子是日本人, 於是, 郭沫若不辭而別, 從此, 他們中斷了一切聯繫。

7月27日下午, 郭沫若順利到達上海。

日本當局逮捕了安娜, 對她嚴刑拷打, 監禁一段時間後才釋放出來。 安娜先後被監禁過三次, 都堅定地熬了過來。 郭沫若在當年的8月和11月還接到過安娜的兩封信, 此後, 雙方的音信就完全中斷了。 安娜在日本頂著政治和生活的雙重壓力撫養著孩子。

郭沫若回到中國後,與於立群結好,在漫長歲月中,他未給安娜寫過一封信,寄過一文錢。1947年,《改造日報》記者陸立之在東京見到安娜,當時安娜室徒四壁,空無一物,全家僅靠一點山芋充饑。安娜悲極哽咽,痛訴郭沫若的無情與冷酷:“鼎堂(郭沫若)不應該是這樣。……他音信全無,把這個家全忘了。如果說是戰爭阻隔、資訊不能,這也是藉口胡說,這裡還是不斷的有中國人的消息,我就讀到過他回去後寫的一篇文章叫做《在轟炸中來去》,說自己光榮的見到蔣介石……”

但據郭沫若的秘書王廷芳在《郭沫若和安娜的情感糾葛》寫道,1946年,一位叫青木和夫的日本朋友從中國返回日本,郭沫若托他給安娜帶去了一封信及數百美元,在當時經濟已經完全崩潰的日本,這筆錢實屬可觀。青木和夫向安娜詳細介紹了郭沐若的情況,包括他已組織了新的家庭並已有了四個孩子的事。

抗戰勝利後,為了能夠順利地到中國去,安娜向有關方面提出了與郭開貞結婚的申請並獲得了批准,從1947年3月起,安娜失去了日本國籍,成了一名中國人。

安娜知道郭已另有家庭,於立群已為他的丈夫生育了兒女時,通過多次交涉,她選擇了與郭沫若解除夫妻關係,安娜向郭沫若提出了三條要求:1、要負責供給郭淑和郭志鴻讀完大學;2、要給她相當數額的撫養金;3、在上述兩條得到圓滿解決後,雙方登報聲明脫離夫妻關係。郭沫若避而不見,讓跟安娜很熟悉的馮乃超出面做她的工作,儘量協商妥善解決。

後來,安娜等人來到北平,這時,安娜覺得她和郭沫若的問題還沒有徹底的解決,要當面談個清楚,同時提出要見周恩來。這年七八月間,周恩來在北京飯店接見了她。

1975年夏天,安娜由郭淑陪同從上海到達北京。當時郭沫若生病住在北京醫院,安娜到京第二天就提出要到醫院看望郭老。郭老同意了。當安娜和淑走進病房時,坐在沙發中的郭沫若吃力地要站起來迎接她們。安娜快步向前將郭扶回沙發,幽默地說:“你變了,變得慈祥了,你是會進天堂的。”

郭沫若晚年多次談到安娜,說她十分能幹,善於理家。但她自尊心特別強,看准了的事,別人是很難說服和改變的。

安娜解放後由政府安置,享受副部長級待遇。1983年曾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89年由於一生為中日友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而榮獲第一屆亞非和平獎。1994年8月15日,安娜逝世,享年101歲。

安娜與於立群的兒女之間不相往來。安娜的子女,對郭沫若也不親近,也不敬重,更無感情。二兒子郭博曾在記者面前這樣評價父親:“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

安娜在談論自己時說:我這一輩子生活得像是一隻野狗!據說郭沫若臨去世前,見到安娜最後一面時,留下的一句話是:“都怨日本軍國主義。”

郭沫若回到中國後,與於立群結好,在漫長歲月中,他未給安娜寫過一封信,寄過一文錢。1947年,《改造日報》記者陸立之在東京見到安娜,當時安娜室徒四壁,空無一物,全家僅靠一點山芋充饑。安娜悲極哽咽,痛訴郭沫若的無情與冷酷:“鼎堂(郭沫若)不應該是這樣。……他音信全無,把這個家全忘了。如果說是戰爭阻隔、資訊不能,這也是藉口胡說,這裡還是不斷的有中國人的消息,我就讀到過他回去後寫的一篇文章叫做《在轟炸中來去》,說自己光榮的見到蔣介石……”

但據郭沫若的秘書王廷芳在《郭沫若和安娜的情感糾葛》寫道,1946年,一位叫青木和夫的日本朋友從中國返回日本,郭沫若托他給安娜帶去了一封信及數百美元,在當時經濟已經完全崩潰的日本,這筆錢實屬可觀。青木和夫向安娜詳細介紹了郭沐若的情況,包括他已組織了新的家庭並已有了四個孩子的事。

抗戰勝利後,為了能夠順利地到中國去,安娜向有關方面提出了與郭開貞結婚的申請並獲得了批准,從1947年3月起,安娜失去了日本國籍,成了一名中國人。

安娜知道郭已另有家庭,於立群已為他的丈夫生育了兒女時,通過多次交涉,她選擇了與郭沫若解除夫妻關係,安娜向郭沫若提出了三條要求:1、要負責供給郭淑和郭志鴻讀完大學;2、要給她相當數額的撫養金;3、在上述兩條得到圓滿解決後,雙方登報聲明脫離夫妻關係。郭沫若避而不見,讓跟安娜很熟悉的馮乃超出面做她的工作,儘量協商妥善解決。

後來,安娜等人來到北平,這時,安娜覺得她和郭沫若的問題還沒有徹底的解決,要當面談個清楚,同時提出要見周恩來。這年七八月間,周恩來在北京飯店接見了她。

1975年夏天,安娜由郭淑陪同從上海到達北京。當時郭沫若生病住在北京醫院,安娜到京第二天就提出要到醫院看望郭老。郭老同意了。當安娜和淑走進病房時,坐在沙發中的郭沫若吃力地要站起來迎接她們。安娜快步向前將郭扶回沙發,幽默地說:“你變了,變得慈祥了,你是會進天堂的。”

郭沫若晚年多次談到安娜,說她十分能幹,善於理家。但她自尊心特別強,看准了的事,別人是很難說服和改變的。

安娜解放後由政府安置,享受副部長級待遇。1983年曾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89年由於一生為中日友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而榮獲第一屆亞非和平獎。1994年8月15日,安娜逝世,享年101歲。

安娜與於立群的兒女之間不相往來。安娜的子女,對郭沫若也不親近,也不敬重,更無感情。二兒子郭博曾在記者面前這樣評價父親:“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

安娜在談論自己時說:我這一輩子生活得像是一隻野狗!據說郭沫若臨去世前,見到安娜最後一面時,留下的一句話是:“都怨日本軍國主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