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愛說謊的孩子沒有錯,該反思的是父母!

我們都不是謊話精,

只是曾經被誤解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變成謊話精, 只要孩子一撒謊, 就草木皆兵。 可是, 撒謊不過是孩子給自己撐起的保護傘, 因為他們發現自己並不是被無條件地愛著, 又發現父母並非那麼值得信任。

所以, 當孩子撒謊的時候, 我們要反思的我們做了什麼, 讓他們不想再誠實。

孩子說謊, 父母談之色變

前天, 在樓下散步, 和鄰居一個年輕的媽媽聊天, 她說起最近的苦惱。

兒子是個“小謊話精”?

她有一個五歲的兒子, 是個“小謊話精”。 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說起這個苦惱了。 年初的時候, 我就聽過一次。

她說, 有一天, 自己陪著兒子看動畫片, 他特別喜歡動畫片裡一個小姑娘, 不喜歡那個整天纏著她的小男孩。 可媽媽卻經常誇獎小男孩, 時不時地還要給兒子來一番說教。 那天又說起小男孩勤奮學習, 兒子不服氣地來了一句“我今天考試好考了第一名呢!”

這下, 鄰居媽媽樂開了花, 兒子雖然平時表現都不錯, 但從來沒摘過頭牌。 這次居然得了第一名, 越想越開心, 恨不得抱著兒子親個沒完沒了。 沒想到, 第二天和家長們一聊天, 發現學校根本就沒安排考試。

媽媽崩潰了, 孩子玩心重、不愛學, 她都能忍受, 可孩子這麼小就學會說謊, 她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的。 於是, 回到家裡把兒子教育了一頓。

說謊這兩個字, 就像毒品, 讓父母們談之色變。 仿佛自己的孩子沾上這兩個字, 一輩子就戒不掉了。

就像鄰居媽媽一說起兒子就是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表情。 但她可能沒有意識到, 說謊, 恰恰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想來, 小時候, 誰不是個謊話精呢?

到底什麼是謊言?

每每和身邊的寶媽聊起孩子說謊這個問題, 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 不要拆穿。 但也有人問, 你順著孩子的話說, 不就是說謊嗎?用謊言面對謊言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方法呢?

我想, 我們得回到問題的起點, 到底什麼是謊言?

誇張說謊的小女孩

有一次下班去餐廳吃飯, 遇上同事帶著女兒, 於是就拼了一桌。 我第一次見她的女兒, 滿滿的膠原蛋白, 笑起來兩個大酒窩, 萌出一臉血。 小姑娘特別愛說話, 絲毫不見外地跟我們說起她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

這大概是所有父母和子女的日常, 我有一搭沒一搭地聽她嘰裡呱啦地講述, 越聽越覺得不靠譜。

不是小朋友A和小朋友B打架, 有人摔跤, 流了很多血, 就是吃了十幾個雞腿的世界紀錄。 一個比一個誇張

一般的媽媽聽到女兒在外人面前這麼誇張地說謊話, 肯定早就忍不住糾正女兒, 可同事卻津津有味地聽著孩子講故事, 時不時地還擺出一副驚訝、讚歎的表情。

等女兒跑到餐廳兒童區去玩的時候,

同事才不好意思地看著我, 說了一句:“我女兒想像力比較豐富。 ”

後來, 我仔細想了一下, 孩子未必是說說謊, 可能我們眼裡的一個手上的小傷口, 在孩子看來就是血流成河。 可能孩子不小心吃得太飽, 就覺得自己吃了十幾個雞腿。

說得很對。 我們總是以成人的眼光評判孩子的世界, 你所謂的說謊或許只是孩子豐富的想像力。

孩子說謊每個理由都跟父母有關

其實,仔細想想,孩子愛說謊無非有這麼幾個原因,而每一個都和父母有很大關係。

孩子對父母失去信任

父母有一種行為特別讓孩子傷心,就是明知故問。小時候,胡同裡有個小夥伴,經常被他媽媽設套。有時候,我們一起騙家長,學校組織晚自習,偷偷出去玩。可她媽媽總是第一時間發現,還假裝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不停地問他去哪裡了。直到他說謊了, 迎接他的就是一場語言暴力。

曾經聽過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曾經無條件地信任父母,覺得父母無論如何都會站在自己身邊。然而,突然有一天,父母突然站在對立面,成為他們最需要防範的人,想想那一刻,得多失望。

“表現好”是父母愛你的條件

我回想了一下自己小時候,說謊好像是一件不知不覺就學會的事。但模糊的記憶裡,還是有一些印象,說謊好像是父母教我的。

不是他們愛說謊給我做了壞榜樣,而是他們一直在提示我,表現好,他們才會開心。可如果我表現不好,又想讓他們開心的話,唯一的選擇就是:撒謊。

我說老師和小朋友們都喜歡我,是撒謊。因為我明明在幼稚園因為搶玩具把小夥伴弄哭。我說自己早就把作業做完了,也是撒謊。因為老師明明留了十道題,我卻說做五道就好。於是,我就成了一個勤奮努力又被人喜歡的孩子。

謊言最肥沃的土壤就是不被允許。起初,會有人告訴你,這樣不好,那樣不行,但漸漸地,這種標準就內化成了你內在父母的一部分。即便沒有人再要求你,你會覺得這樣不好。當這個“不好”的範圍越大,孩子說謊的可能性就越高。

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當年上中學的時候,他長得特別帥,很多迷妹給他寫情書、送禮物,他想偷偷地把這些東西藏在廁所的一個常年沒人用的小櫃子裡,可他打開一看,卻發現櫃子裡都是哥哥藏的東西。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裡都有過那麼一個時期,不喜歡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生活,他們渴望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有一扇可以關上的門,兜裡有點可支配收入。

可這種適度的距離很少有孩子能得到。生活裡,父母經常陷入權威幻象,覺得沒有自己,孩子的人生就會失控。

你大概沒想過,對自己養育的孩子竟然是這麼地信心不足。

當一個孩子渴望獨立又無法獨立的時候,撒謊就成了唯一平衡二者的方式。

真正聰明的父母首先會設定界限,明白謊言和想像和誇大的區別,不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容易就踩到父母的那條線。其次,他們會花時間去瞭解自己孩子的成長需要,問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有點多,是不是不希望孩子有秘密,是不是曾經用自己已經知道事實懲罰過他們。

孩子說謊每個理由都跟父母有關

其實,仔細想想,孩子愛說謊無非有這麼幾個原因,而每一個都和父母有很大關係。

孩子對父母失去信任

父母有一種行為特別讓孩子傷心,就是明知故問。小時候,胡同裡有個小夥伴,經常被他媽媽設套。有時候,我們一起騙家長,學校組織晚自習,偷偷出去玩。可她媽媽總是第一時間發現,還假裝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不停地問他去哪裡了。直到他說謊了, 迎接他的就是一場語言暴力。

曾經聽過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曾經無條件地信任父母,覺得父母無論如何都會站在自己身邊。然而,突然有一天,父母突然站在對立面,成為他們最需要防範的人,想想那一刻,得多失望。

“表現好”是父母愛你的條件

我回想了一下自己小時候,說謊好像是一件不知不覺就學會的事。但模糊的記憶裡,還是有一些印象,說謊好像是父母教我的。

不是他們愛說謊給我做了壞榜樣,而是他們一直在提示我,表現好,他們才會開心。可如果我表現不好,又想讓他們開心的話,唯一的選擇就是:撒謊。

我說老師和小朋友們都喜歡我,是撒謊。因為我明明在幼稚園因為搶玩具把小夥伴弄哭。我說自己早就把作業做完了,也是撒謊。因為老師明明留了十道題,我卻說做五道就好。於是,我就成了一個勤奮努力又被人喜歡的孩子。

謊言最肥沃的土壤就是不被允許。起初,會有人告訴你,這樣不好,那樣不行,但漸漸地,這種標準就內化成了你內在父母的一部分。即便沒有人再要求你,你會覺得這樣不好。當這個“不好”的範圍越大,孩子說謊的可能性就越高。

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當年上中學的時候,他長得特別帥,很多迷妹給他寫情書、送禮物,他想偷偷地把這些東西藏在廁所的一個常年沒人用的小櫃子裡,可他打開一看,卻發現櫃子裡都是哥哥藏的東西。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裡都有過那麼一個時期,不喜歡和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生活,他們渴望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有一扇可以關上的門,兜裡有點可支配收入。

可這種適度的距離很少有孩子能得到。生活裡,父母經常陷入權威幻象,覺得沒有自己,孩子的人生就會失控。

你大概沒想過,對自己養育的孩子竟然是這麼地信心不足。

當一個孩子渴望獨立又無法獨立的時候,撒謊就成了唯一平衡二者的方式。

真正聰明的父母首先會設定界限,明白謊言和想像和誇大的區別,不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容易就踩到父母的那條線。其次,他們會花時間去瞭解自己孩子的成長需要,問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有點多,是不是不希望孩子有秘密,是不是曾經用自己已經知道事實懲罰過他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