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七月自駕藏區,不注意這些駕駛技巧就是拿生命開玩笑

只要是熱愛高原自駕的朋友大概都知道, 六月、七月、八月屬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雨季, 尤其在一些山區地區, 地質條件不穩定。 經過雨水的浸泡, 山體易發生地質災害。 茂縣疊溪的山體塌方令人心痛惋惜, 川藏線國道318上也是路況消息頻傳, 著名的海通溝、怒江天險、然烏等峽谷地帶都是地質災害的高發地段。

野行聯盟並不建議各位自駕游愛好者在這個時候前往山裡, 塌方、泥石流、飛石或任何一種危險, 都有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

從雨量圖我們可以看到, 7月5日成都往西的地區, 雨量不小。

但是, 如果您非要去走一趟, 也未嘗不可, 只是山路駕駛, 一定要注意雨天裡的行車安全。 我們在城市裡遇到雨天道路濕滑, 都會小心三分, 更何況高山峽谷了。

(1)山路駕駛, 禮讓優先。

山路駕駛, 不像是在城市裡, 城市道路劃分十分明確, 而山路往往就是雙向兩車道。 但就算是雙向兩車道都還好, 畢竟有中心線加以區分。 在一些偏僻的小道裡, 路窄, 路面非鋪裝, 有些時候錯車都困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 一般是靠山體一側的車輛讓行靠懸崖一側的車輛, 確保安全。 路實在窄的話, 由靠山體一側的車輛首先選擇一個較寬敞的區域讓行, 遇到對向來車, 千萬不要迎頭趕上, 一旦錯不了車, 你會在狹窄的懸崖上倒行數百米, 那更加危險。

(2)山路切彎, 注意觀察視野。

有很多朋友喜歡山路切彎, 就是在轉彎時走直線, 借道對向車道, 以減少刹車、減小車輛離心力而達到轉彎平順的效果。

切彎是賽道駕駛的一門技巧, 賽道是沒有對向來車的。 在山路轉彎時, 由於是雙向行駛, 切彎帶有一定危險性, 因此, 在安全為前提下, 並不提倡切彎駕駛。

但, 如果在對向視野開闊並確保無來車的前提下, 用切彎來保障車身姿態, 也未嘗不可。

技巧就是地面的線條, 如果是實線, 必然對向視野不好, 就減速慢行通過;如果是虛線, 而且可以清楚觀察到對向無來車, 則可適當借道切彎。 如果道路沒有畫線, 那必然減速慢行。

雨天山路本來就容易積水, 輪胎會失去一定的抓地力, 減速、慢行、禮讓尤為重要。

(3)過彎鳴號?還要看飛石。

過彎鳴號, 許多駕駛員都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過彎就一定要鳴號嗎?這個要看山體的情況。

在有些山路地段, 道路上方的山體有許多碎石, 風化嚴重, 比如川藏線318國道的瀾滄江大峽谷、怒江大峽谷、海通溝等著名天險, 怪石林立, 車輛一過灰塵漫天, 頭頂的石頭仿佛風一吹都能吹下來。

聲音是靠空氣震動而進行傳播的,汽車喇叭鳴笛會很突然引起空氣震動,不要小看這些細小的震動,就如同蝴蝶效應,也會引起山上的小石子崩塌,從而引發更大的落石。

所以,在通過有些路段時,就連鳴號也要非常小心,以免引起岩石崩塌。遇到這樣的路段,注意觀察,快速通過,減小被飛石擊中的概率。

(4)停車,選擇植被。

在山路上需要停車的時候,切記要選擇植被好的地段。在裸露岩石的下方停車,無疑是把自己置身於危險地段,停車必然加大了山上落石擊中你的幾率。

所以,不管是前方道路施工等候通行,還是路邊休息停車,都要選擇山上植被好的路段再停車,哪怕與前車保持一定距離。

(5)涉水路段,不要盲目通行。

一旦發生道路積水,尤其是涉水路,必然伴隨的是泥石流。在川藏線上有一段著名的涉水路,在林芝境內,很多自駕愛好者路過時都喜歡濺起高高的水花,但那是經過完善的涉水路,積水不深。

在山裡遇見泥石流,道路中斷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夏天雨季。遇見道路被沖毀、水流湍急的路面,有些駕駛員會仗著自己是越野車,強行通過。然而,水的力量是強大的,強行硬闖的後果往往是慘痛的。

積水深度在達到進氣格柵下方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是否放棄通行了。如果激起的水花達到了引擎蓋高度,沒有經過特殊改裝的車輛要完成涉水通行,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山裡的水毀路不像城市道路積水,還會考慮一下發動機熄火以後怎麼辦。山裡一旦發生洪水造成水毀路面,水的力量會將車輛直接沖走,就像水中一片樹葉一樣孤立無援,眼睜睜看著慘劇發生。因此野行聯盟就不強調水中駕駛技巧了,在不可預知的情況下,不下水是最好的,確保生命安全。

聲音是靠空氣震動而進行傳播的,汽車喇叭鳴笛會很突然引起空氣震動,不要小看這些細小的震動,就如同蝴蝶效應,也會引起山上的小石子崩塌,從而引發更大的落石。

所以,在通過有些路段時,就連鳴號也要非常小心,以免引起岩石崩塌。遇到這樣的路段,注意觀察,快速通過,減小被飛石擊中的概率。

(4)停車,選擇植被。

在山路上需要停車的時候,切記要選擇植被好的地段。在裸露岩石的下方停車,無疑是把自己置身於危險地段,停車必然加大了山上落石擊中你的幾率。

所以,不管是前方道路施工等候通行,還是路邊休息停車,都要選擇山上植被好的路段再停車,哪怕與前車保持一定距離。

(5)涉水路段,不要盲目通行。

一旦發生道路積水,尤其是涉水路,必然伴隨的是泥石流。在川藏線上有一段著名的涉水路,在林芝境內,很多自駕愛好者路過時都喜歡濺起高高的水花,但那是經過完善的涉水路,積水不深。

在山裡遇見泥石流,道路中斷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夏天雨季。遇見道路被沖毀、水流湍急的路面,有些駕駛員會仗著自己是越野車,強行通過。然而,水的力量是強大的,強行硬闖的後果往往是慘痛的。

積水深度在達到進氣格柵下方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是否放棄通行了。如果激起的水花達到了引擎蓋高度,沒有經過特殊改裝的車輛要完成涉水通行,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山裡的水毀路不像城市道路積水,還會考慮一下發動機熄火以後怎麼辦。山裡一旦發生洪水造成水毀路面,水的力量會將車輛直接沖走,就像水中一片樹葉一樣孤立無援,眼睜睜看著慘劇發生。因此野行聯盟就不強調水中駕駛技巧了,在不可預知的情況下,不下水是最好的,確保生命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