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日戰爭中被遺忘的功勳,中國軍犬“板凳狗”!

在抗日戰爭中, 日本人在中國戰場上大量使用軍犬。 這些軍犬在中國各種場合上使用, 在掃蕩時會利用這些狗去尋找中國平民或是老百姓的糧食。 同時, 也是日本人用來震懾中國平民的工具。 然而, 只會做這些那軍犬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日本狼青

其實日本軍犬在中國戰場上的主要作用是對中國抗日部分的搜索和敵情警報, 有時我方軍隊在一些有利的地開上準備對日軍進行伏擊時, 會被這些日本軍犬發現, 從而使得中國軍隊遭到打擊。 另外一方面, 在對撤退的中國軍隊的追擊中, 日本軍犬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日本狼青

這種情況讓當時的國民黨軍方們非常頭疼, 為了克制日本人的這些軍犬, 國民黨瞭解到日本做使用的軍犬叫做狼青, 並不是日本人本土產的狗。 而是, 經過多年從德國牧羊犬的選育中培養出來一個新品種, 因些也叫日本狼青。

日本狼青

另外, 國民政府也找到了當時的軍犬專家, 這個人就是董翰良。 董翰良早年留學日本, 在日本學的也是軍犬的專業, 後來經日本學校推薦到了德國學習, 對軍犬有著非常大的瞭解。 估計, 知道這事後的日本一定是後悔不及的。

對付軍犬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軍犬了, 在對全國各地的本土犬只瞭解後。 董翰良發現自己的老家, 也就是浙江紹興, 有一種叫做“板凳狗”的本土狗。 這各種狗天性好鬥, 非常的兇猛, 完全有能力咬死那此日本狼青。 於是, 很快這些“板凳狗”們如同普通士兵們一樣報名參軍了,

當然不知道這是不是算是“抓裝配”?

“板凳狗”

經過一段時間的選報與訓練, 一支“板凳狗”大軍正式參戰了, 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沒讓人失望, 每次戰鬥中都可以看到被咬斷脖子的日本狼青的屍體。 日本人面對這種情況, 並不像對待自己的士兵們一樣,

要求這些日本狼青們去“武士道”什麼的。 還是用上了個土辦法, 給日本兒狼青的脖子套上了鐵圍脖。 可是, 由於“板凳狗”非常的聰明, 在短時間的訓練後, “板凳狗”開始知道去咬日本狼青的肚子和襠部。 在一系列的戰鬥中, 日本狼青最終因傷亡過大被從戰場上撤回, 也就只能給守備城池的日本士兵們去嚇嚇中國的平民百姓了。

日本狼青

而這些勇敢的“板凳狗”們也多多少少也使得正在戰場節節失利的國民黨軍隊鼓舞了信心,至少他們不怕被這些日本狼青欺負得到處跑了

此文章為邊關急報原創,歡迎訂閱!如您有感興趣的題材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日本狼青

而這些勇敢的“板凳狗”們也多多少少也使得正在戰場節節失利的國民黨軍隊鼓舞了信心,至少他們不怕被這些日本狼青欺負得到處跑了

此文章為邊關急報原創,歡迎訂閱!如您有感興趣的題材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