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開陽:困難村裡來了致富領路人

高寨鄉久場村是貴陽市20個特別困難村之一, 開車從縣城出發, 要走兩個鐘頭。 最近, 這個偏遠貧窮的村子, 變得熱鬧起來。

鄉黨委副書記來掛任“第一書記”;每天, 村委會前那個小院子裡停滿了車, 進出的多是省、市、縣各級的幹部;村委會不遠處還增設了一個指揮部……大家有一個共同的任務——脫貧攻堅。

春節後, 高寨鄉黨委副書記張國令幾乎沒在鄉里的辦公樓待過, 他的辦公地點轉到了久場村。

張國令介紹說, 久場村現在有1280戶4478人, 村內一直沒有找到適宜發展的產業, 將近一半的人選擇外出打工。 不久前,

貴陽市出臺特別困難村扶貧解困定點包乾工作方案, 久場村的發展開始有些變化。

市里的幹部和相關幫扶單位負責人分別擔任指揮長、副指揮長, 在村裡成立指揮部。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市、縣領導的調研次數不下十次。

大家認為, 久場村“一村、兩帶、三園、四場”的產業發展規劃基本成型。 一村即盆景花卉專業村;兩帶即幹山——山灣——林山——大坡茶果休閒觀光帶、肯井——黃土坡茶果休閒觀光帶;三園即無公害蔬菜種植園、晚熟葡萄種植園、精品紅心獼猴桃種植園;四場即林下養雞場、林下養鴨場、志豐養殖場、淡水養殖場。

今年, 久場村將以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導, 圍繞道路交通和水利設施等短板, 著力解決久場村道路內通外聯和生產生活用水等問題;圍繞茶葉、清脆李、蔬菜等現有產業基礎,

突出規模效益和市場需求, 創新合作模式, 基本完成久場村主導產業佈局。

談到規劃中的蔬菜種植, 久場村早有先例, 卻不盡如人意。

久場村村支書王珍學是個種菜的老把式, 他前幾年開始大規模種植蔬菜, 面積在200畝左右。 他說, 久場村海拔高, 冷涼蔬菜種植有天然優勢。 一般而言, 冷涼蔬菜可以錯開蔬菜的上市高峰賣出個好價錢, 沒想到前年水災、去年價格低谷, 讓他賠了20多萬元。

今年, 村裡計畫增加500畝蔬菜, 他不但沒有“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繩”, 還挺身而出願意做個致富帶頭人, 發展村集體經濟。

王珍學說:“今日不同往日, 以前種菜收成看天, 現在種菜收成看人。

久場村此次擴大蔬菜種植面積, 不僅採取“村級集體經濟+致富帶頭人+合作社+低收入困難戶”模式, 帶動20多戶低收入困難戶入股分紅, 還將與奇申專業合作社簽約, 發展“訂單農業”。 合同都簽了, 自然旱澇保收。

現在, 合作社正著手準備育苗。 趁著空閒, 王珍學又陪著省農科院來的技術人員到田裡去看看青脆李的長勢。

“村裡去年就種了3000畝清脆李, 今年還要擴大規模再種2000畝。 原來技術不過關, 長勢不太好, 今年可要上心了。 ”王珍學邊介紹邊招呼村民跟著技術員學技術。 經過一上午田間地頭的“實戰演練”, 大部分村民心頭有了譜, 對於未來村裡提出的20多個發展項目充滿期待。

“久場村只是鄉里脫貧攻堅的一個示範。

”張國令說, 高寨鄉要“以村帶鄉、全面發展”, 明確“一心、二通、三輻射”的發展思路, 即以久場村為扶貧解困幫扶核心區, 以道路聯通、產業通聯為“以村帶鄉”發展路徑, 輻射帶動高寨村小城鎮、杠寨村精品農牧業、平寨村民族文化旅遊發展。

張國令說, 未來兩到三年, 高寨鄉將繼續攻堅基礎設施、產業發展, 集中攻堅社會治理、文明新風、黨建提升等重點任務, 真正實現“高一格”脫貧、“快一步”致富。

開陽發佈 | kyfabu

編輯 | 陳金

來源 | 開陽縣新聞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