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為什麼慈禧和慈安是完全不同的兩人?

西元1861年, 咸豐皇帝已經奄奄一息, 在死前冊立獨子載醇為皇太子, 留下兩宮太后與顧命八大臣的權力格局後走完了自己年輕的一生。

在咸豐死前, 他曾經親授皇后鈕鈷祿氏一枚“禦賞”印章, 同時給自己的兒子, 未來的儲君愛新覺羅·載醇一枚“同道堂”印章, 因皇帝年幼, 由她的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掌管。

網路配圖

這裡的懿貴妃, 就是日後大名鼎鼎, 主宰清朝長達47年之久的慈禧太后, 而這位皇后鈕鈷祿氏則是後來的東太后慈安。 說起慈安這個人, 她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被選入宮中, 並且被封為皇后。 這位皇后, 對於咸豐皇帝而言, 可以說是數十年榮寵不衰, 地位十分穩固, 從咸豐臨死前的做法看, 可以看出皇后鈕鈷祿氏的地位很高。

不過, 因為慈安並不像慈禧那樣熱衷權力和政治, 同時加上慈安在光緒初年就病逝的因素, 這位東太后給不少人留下了不管事、甚至是慈禧工具的印象。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麼?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 在清王朝等級森嚴的後宮中, 慈安是正宮皇后, 她的地位要比慈禧高出一截, 而她也是同治皇帝名義上的嫡母, 同治皇帝見了她也要規規矩矩的請安。 而慈禧雖然是皇帝的生母, 但從名號上也無法超越慈安太后。 對於慈安太后的影響力, 有一件事情可以很好的說明問題。

這件事是同治皇帝17歲大婚選後的事情。 當時, 按照滿清的規矩, 經過層層選拔的秀女來到了兩宮太后和皇帝的面前, 對於冊立誰為皇后, 兩宮太后產生了不同意見, 皇帝的生母慈禧則看中了鳳秀之女富察氏, 但是慈安卻看中了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

就在兩宮太后產生不同意見後,

最終的決定權落在了同治皇帝的身上, 結果同治帝採納了慈安的意見, 將玉如意遞給了慈安選中的阿魯特氏, 否決了自己生母的意見。 雖然這裡面離不開同治的叛逆以及慈禧的嚴厲管教對同治皇帝的影響等因素, 但他能夠拒絕生母的意見, 選擇阿魯特氏為皇后, 也表現出了慈安在宮廷中不可撼動的地位。

除了這件事之外, 例如在臨對於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 驕奢貪淫的勝保下令賜死, 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等決策, 很多都出自慈安的意思。 由此可見, 慈安本人在朝政大事上並不是毫無作為, 她只不過沒有慈禧那麼嚴重的權力欲和政治熱情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