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在換牙期,媽媽必須知道的3件事

乳牙脫落一般從寶寶4~5歲的時候開始, 這個時期稱為“乳恒牙替換期”。 人一生中的唯一次全部換牙便是從這個時期開始, 而且只有一次。 換牙期處理的好壞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相貌、飲食、健康乃至心情。 對於換牙期, 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會有不少的擔心和疑問, 那該如何正常處理換牙期, 讓寶寶擁有一副健康漂亮的好牙齒呢?

已經鬆動的小牙

乳牙逐個脫落的時間有一定的規律, 但每顆牙掉落的時間長短並不是固定的。 它取決於恒牙胚的位置、發育情況和乳牙牙根的吸收程度。 如果這顆晃動的牙齒不是由外力的碰撞造成, 已經到了該替換的時間, 一般不需要人為的時常搖動, 可以自然地等待牙齒正常脫落和替換。 如果乳牙已經特別鬆動, 影響吃東西, 可以找醫生將牙齒拔除, 以免刺激牙齦, 引起牙齦發炎。

乳牙已經掉了很久, 恒牙卻長不出來

事實上,

正常的乳牙能夠促進頜骨的發育、保持恒牙萌出位置、引導恒牙萌出的作用。 如果乳牙由於齲病或外傷等原因過早脫落, 而恒牙胚尚未發育好因此無法萌出, 孩子習慣了用牙床嚼東西, 牙床因而變得厚壯, 也容易阻礙恒牙的萌出。 乳尖牙和乳磨牙過早脫落, 鄰牙向缺隙處移位, 恒尖牙和恒磨牙的萌出間隙不夠, 也會造成萌出困難。 另外, 如果孩子有全身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等, 也可以引起牙齒萌出困難, 這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才能做出診斷。

恒牙長時間不萌出, 家長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找出原因, 及時處理, 必要時可能需要做開窗手術助萌。 如果有乳牙早脫的情形, 家長也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乳磨牙過早缺失, 需要戴缺隙保持器, 保持間隙。

恒牙長不齊, 需要及早做矯正

造成牙齒長不齊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方面是先天因素。 比如遺傳因素,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看, 由於人類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食物由生食變熟食, 由粗糙變細軟, 咀嚼器官的功能性刺激減弱, 咀嚼器官總體呈現退化的趨勢, 頜骨退化的速度快於牙齒, 所以在現代人類中牙齒排列擁擠不齊的情況比較普遍。 從個體發育的角度看, 孩子的面形和牙齒排列常常與父親或母親非常相似。 還有牙齒數目發育的異常、先天多生牙和缺失牙等, 都可能引起牙齒擁擠錯位。

另一方面就是後天因素。 全身性因素有內分泌紊亂,

營養不良等。 乳恒牙過早缺失或遲遲不脫落、不萌出。 各種口腔不良習慣, 如吮指、咬物、咬唇、吐舌、口呼吸、夜磨牙、偏側咀嚼等, 都可能導致牙齒排列異常。

很多時候是多種因素都存在, 遺傳所致的畸形目前除了用矯正器矯正之外尚無好的方法預防,

但是有一些先天因素及很多後天因素導致的牙齒排列異常, 是可以通過定期檢查, 及早發現, 及時處理而避免或減輕的。 如多生牙的及時拔除, 不良習慣的儘早糾正, 過早缺失牙的缺隙保持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