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曹瑞曉:直播“代客掃墓”孝心何處安放?

這年頭, 連掃墓都要跟上時代步伐了, 最近南京一公墓推出了一項便民服務, 代替客人掃墓, 而整個過程是通過直播手段向客戶展示的, 使用者在確定代掃後, 會收到一個密碼, 只有輸入這個密碼, 才可以觀看直播視頻, 確保隱私不會洩露。 也就是說, 連掃墓也要開啟直播模式了, 在這個全民直播的時代, 連掃墓都可以找人代掃, 這樣的創新形式讓孝心又何處安放呢?

隨著現代化的步伐逐漸加快, 許多年輕人遠離他鄉去謀求發展, 生活半徑增大, 有些甚至常年在海外, 雖然歸國心切, 思念親人但是由於客觀因素的制約,

導致原本作為“剛需”的回鄉祭掃, 成為“奢侈品”。 而“待客掃墓”這個新興行業便應運而生了, 為了滿足顧客不同的需求, “代掃”早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在購物網站輸入“代掃墓”, 可搜索到近百個提供類似服務的商家, 註冊地遍及全國各地, 收費在數十元至上千元不等, 普遍在300元左右。 一些賣家甚至提供花籃、祭掃“一條龍”服務。 根據消費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務, 這樣的等價交換, 將親情孝心放在金錢利益的天平上, 變成一種明碼標價的交換, 讓人唏噓不已。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在農耕社會, 掃墓本不是什麼難事。 人們去親人墓前掃墓去寄託一種哀思, 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遷徙常態化,

到了清明祭祖時節, 遠在外地的人們不能及時趕回, 對於先人情感的表達也受到限制, 這確實是一種普遍現象, 但是花錢找人代而為之, 這種親情被金錢薰染就變了味, 代客掃墓者只是通過這樣一種形式來獲取利益, 至於親情孝心根本無從談起, 掃墓也就變了味。

在紛紛細雨中, 梨花風起正清明, 掀動一脈恣意的春風, 翻起一些紛繁的記憶, 把一年年的思念, 折疊在一起, 把一束束鮮花放在墓前, 也許時間在這裡凝固, 但卻延續著永恆。 只有發自內心的哀思, 才能飛越陰陽兩茫茫的重重阻隔, 告慰九泉下的亡靈。 直播“代客掃墓”何處安放孝心?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曹瑞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