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胡建兵:幸福感不高,GDP再高也難讓人拍拍手

統計結果顯示, 2016年31個省份中, 25個省份GDP總量進入萬億俱樂部。 12省份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排名前十的省份中, 東部占了8個席位。 天津、北京和上海三大直轄市的人均GDP均超過了11萬元。 (3月21日《中國經濟週刊》)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這首《拍手歌》許多人從小就會唱。 但近年來, 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 很多人的幸福感越來越小。 不可否認, GDP是衡量經濟發展和進步的一個重要指標。 儘管它在中國政治經濟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漸被淡化, 但它依然是解讀中國經濟發展水準的切入口。 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

如果不把更多的錢用在改善民生上, 那再高的GDP也沒有任何意義, 也不會引來民眾的掌聲。

這幾年, 一些地方的GDP大幅的增長, 但民眾的幸福感卻不是很高。 譬如:一些地方這幾年大拆大建, 致使房價飛漲, 很多人大半輩子的積蓄全用在買房上都不夠, 還得還幾十年的貸款。 再譬如:看病難、看病貴。 以前看一個感冒不足百元錢, 現在動輒就是千元以上, 雖然醫保能報銷60%左右, 但還是比以前多花了不少錢。 還譬如:上學難。 原先孩子上幼稚園一年只要幾百元, 且可以在雙方父母單位報銷。 現在, 孩子上幼稚園, 一年少則五、六千元, 多則幾萬元。 另外, 還在就業、養老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壓力。 環境污染、出行困難、停車困難等等, 居民幸福感與收入逐漸背離。

然而, 中西部地區的一些縣(市), GDP與東部一些縣(市)相比, 也許只是一個零頭, 但他們把不是太多的財政收入更多地用在民生上, 人民的幸福指數在不斷提高。 譬如:陝西省寧陝縣、留壩縣、府谷縣、高陵縣、山西長治縣、甘肅平塘縣等國家級貧困縣, 雖然GDP和財政收入都不是太高, 有的年財政收入不足億元, 卻率先實現了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教育免費的全覆蓋。 再譬如:陝西神木縣、貴州大方縣等全面實施了免費醫療等。 民眾不再為看不起病, 上不起學擔憂, 幸福指數還是比較高的。

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確實需要較高的GDP, 但GDP上升的同時更需要提升民眾的幸福感。 人民網曾進行了一次“逃離北上廣”的調查,

34%的人表示一線城市年輕人生活壓力太大;2%的人表示生活平淡;58%的人表示很擔憂。 伴隨一線城市的壓力, 二線城市一度被看好。 二線城市規模適中、經濟適度發達、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比例適當。 各種大城市存在的買房難、看病難、上學難等問題不是十分嚴重。 但近年來, 二線城市越來越向一線看齊, 城市病也接踵而至。 一個“快”字挑戰了幸福, 一個“大”字挑戰了幸福。

所以, 各級政府在關心GDP、財政收入的同時, 應更加注重老百姓的就業、醫療、上學, 以及社會的環保、治安, 這也是為官之本、為政之要。 對於一座城市的居民而言, 在評價城市的建設成效時, 不管是切實可見的修路造橋, 還是不可見只可感的教育醫療、城市治安等,

最終都要歸結到一個問題上:居民生活是不是變得更加幸福?只有在GDP不斷上升的同時, 人民的幸福指數也隨之不斷上升。 只有讓民眾有了更大的幸福感, 才能讓政府得到民眾的支持, 才能讓民眾為拍拍手。 如果民眾感到不幸福, 那再高的GDP又有何用。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胡建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