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蒲松齡的辛酸高考路

● 李美豔

在古代科舉之路上, “高考”的艱辛甚于現今千萬倍。 而在中國古代作家中, 很少有人像蒲松齡那樣, 熱衷科舉卻又不滿科舉, 深受其害卻又堅忍不拔, 才華橫溢卻名落孫山, 科場失敗卻在文學上大獲成功……

蒲松齡的人生確實十分矛盾的。 一方面, 他在文學上成績傑出,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 他的《聊齋志異》被稱作“中國最偉大的短篇小說集”;另一方面, 他在科舉道路上卻屢戰屢敗, 落魄一生。

他除19歲那年考中秀才外, 其後數十年間又參加了十幾次相當於高考的“鄉試”, 皆名落孫山, 無緣仕途。

他悲憤交加, 痛定思痛, 在晚年又寫成長詩《曆下吟》, 將考試中的辛酸一股腦兒暴露出來, 讀了讓人感動, 也發人深思……

當時蒲松齡和考生們辛辛苦苦地來到省城濟南應考, 一開始就遭到監考官的打罵:考前點名時, 那些監考官像堵牆一樣站在考場門前。 他們飛揚跋扈, 稍不如意就鞭打考生。 考生輕者被打斷帽帶, 重者被打傷。 如果點名時答應遲了, 就會像豬羊般被趕出場外。

不僅如此, “上頭”規定的考試時間也異常苛刻:晚上剛發出通知, 就要求考生第二天早晨趕到考場, 遲到者就被取消考試資格。 這多麼不近人情!考生考完後, 仍不准回家, 要留在濟南等待放榜。 羈留在濟南快兩個月了, 仍然沒有放榜。 這時大家帶的錢都花光了,

一個個都成了窮光蛋。 即使如此, 也不准擅自離開, 否則就要遭到嚴厲懲處。

蒲松齡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家住東海邊的一個考生, 沒等到放榜就擅自回了家鄉, “上頭”知道後, 立即發信追了回來, 並向他約法三章:要每隔五天隨場參加一次考試, 每次考試必須作兩個題目。 這樣時間長了, 他的盤纏用盡, 只能流落濟南街頭, 乞討為生。 有時朋友可憐他, 給他一點吃的。 但他離家千里, 有家難歸, 靠乞討生活又怎能長久?

考生的境況如此, 錄取情況又如何呢?蒲松齡進一步寫道:“……獨自至般陽, 妄聽怒嘲啁。 雲此有關節, 案名一筆勾。 佳文受特知, 反顏視若仇。 黜卷久束閣, 憑取任所抽。 顛倒青白眼, 事奇真殊尤。 賢守為寬譬, 拗怒無夷瘳。

良士亦何辜?陷此壑穀幽!芹微亦名器, 擲握如投股!翻覆隨喜怒, 吸呼為棄收。 古來僅一見, 聞者心駭憂……”

那次“高考”, 蒲松齡又名落孫山。 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家鄉淄川, 聽到鄉親們議論紛紛有人行賄打通了門路, 考官便營私舞弊, 把原定錄取的人一筆勾銷, 把原來賞識的文章視若寇仇, 再從已被廢棄的試卷中, 抽出“照顧者”的卷子, 作為錄取對象。 他們如此明目張膽的顛倒黑白, 委實世所罕見。

那時, 對於多數考生來說, 考試就意味著災難, “落榜”的打擊讓他們痛不欲生。 他們悲觀失望, 哭聲載道, 感到無臉回家見親人。

蒲松齡寫了落榜考生的悲慘下場, 他意猶未盡, 還把考不上的直接原因歸之為考官太貪太黑:“收錄仍棄捐, 悲憫怨落拓。

乃複被拘留, 旅食待敲撲。 不得趙孟貴, 徒苦趙孟惡。 趙孟設身處, 無乃太酷虐!怨毒至終身, 安能遽忘卻?自謂矢清公, 道路為一噱。 ”

當然, 蒲松齡高考不中, 也有主觀原因, 他有時太過自信。 如他48歲那年參加鄉試時, 一拿到考題他就感到太容易, 於是文思泉勇, 下筆如有神, 洋洋灑灑, 一揮而就。 但寫完回頭一看, 忽然發現“越幅”了, 第一頁寫完, 飛快一翻, 就連著把第二頁也翻了過去, 直接寫到了第三頁上, 違反了書寫規則。 不僅要取消錄取資格, 還得張榜公佈。

他在《大聖樂 ·闈中越幅被黜, 蒙畢八兄關情慰藉, 感而有作》一詞中寫道:“得意疾書, 回頭大錯, 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 一縷魂飛出舍, 痛癢全無。 ”蒲松齡將其在考場發現自己越幅後的震驚狀態及頹喪心情表露無遺。

就這樣, 他斷送了一次考取的機會。

還有一次, 他考試時狀態很好, 卻突然拉起了肚子, 又一次失去了飛升的機會……

蒲松齡科場失敗, 文學上成功, 這之間並非沒有聯繫。 正因他在仕途上碰得頭破血流, 才轉而發憤圖強, 潛心創作, 寫出了《聊齋志異》這樣的不朽巨著。 可以想像, 假如他在科場上春風得意, 飛黃騰達, 可能在文學上不一定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