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乾陵:天下第一陵 打開:石破天又驚

陝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峽工程”之稱。 在位於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 埋著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則天。 一對夫婦, 兩朝皇帝, 合葬一室, 這在全世界也是極其稀罕的。 半個世紀以來, 發掘乾陵始終是個熱門話題, 隨著我國考古技術的進步, 讓武則天重見天日的時機成熟了麼?挖還是不挖?什麼時候挖?此時, 我們呼籲國內外的有識之士參與討論, 再次啟動這個話題, 旨在審視“科學發掘乾陵”的現實意義。

自唐太宗始,唐朝諸帝多以山為陵,以乾陵最典型。 眾多的石像和梁山北峰的高大形體,共同構成了乾陵雄偉壯觀的氣勢。 遠遠望去,可看見乾陵的形狀恰似一個橫臥的女人。

中國歷代帝陵中, 乾陵是最特殊的一個。 它鑿山建穴, 規模宏大, 收藏豐富, 一男一女, 兩朝皇帝, 合葬一室, 且1000多年間, 原封未動。 而武則天名揚天下, 婦孺皆知, 更使這座陵墓備受國內外關注。

中國政府在1957年, 就公佈乾陵為“陝西省第一批名勝古跡重點保護單位”。 1961年, 國務院又公佈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0多年來, 各級政府不斷撥專款進行整個陵園的維護與修葺, 到2004年底, 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800萬人次。

然而, 人們在乾陵司馬道下車, 看到的只是一座和山體渾然相融的皇家陵園, 地宮在哪裡?陵寢又在哪裡?幾乎所有的訪客遊完之後, 都帶著一連串的問號悵然而歸。 人們有理由關注的是, 陵墓裡究竟都有些什麼寶貝?武則天、唐高宗的遺體還能不能見到?會不會出現像湖南馬王堆那樣的千年女屍?如果就只留下一副屍骨, 借用現代化的造形技術復原, 能否也讓人們重見武則天的真實風采?這其中隱藏的謎團太多了,

若能打開, 乾陵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最具觀賞性的博物館。

鴕鳥浮雕主要出現在盛唐以後的陵墓石刻中, 形態可愛, 極具特色。 由漢代從西域傳入中原的鴕鳥被視為吉祥物, 稱為朱雀或鸞鳥, 乾陵開創了以鴕鳥石刻奉陵的先例。

地宮中有何無價之寶?

乾陵地宮裡, 到底有多少文物呢?經過這麼多年的探測考察, 一位資深的文物工作者推算:保守一些說, 最少有五百噸!這還不包括墓道裡的那些條石, 而那些造型各異刻有文字的條石, 也是難得的文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