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9位三甲醫院醫生共同創辦,伊問醫答想做醫療領域的“分答”

當付費問答的“分答”模式應用到移動醫療領域, 會是一個靠譜的項目嗎?

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少線上輕問診的平臺, 當用戶遇到曬傷、感冒、過敏等不痛不癢的小毛病時,

可先通過平臺上尋找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幫助, 告訴你是否應該去醫院, 甚至去醫院應該掛什麼門診, 但絕大多數線上輕問診最初的產品邏輯都是以免費的形式開展。

但免費的線上問診卻容易引發信任危機, 醫生的可信性、解答的專業性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疑惑。 最近獵雲網接觸到的“伊問醫答”創始人王俊就認為, 虛假醫療廣告和導醫資訊氾濫的當下, 使用者甄別資訊來源的成本過高。 雖然線上問診早就不是一件新鮮事, 但隨著分答和值乎的火熱, 以付費的模式為使用者提供專業而有價值的醫療知識, 還是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當然, 王俊想要做一個醫療版“分答”的想法並不是一時興起。

做為神經內科醫生他, 有著11年的臨床診治經驗。 去年8月, 他建立了一個“醫生社群”, 吸引了全國數百位醫生的加入。 醫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都普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用戶對於病情、病因、如何防範治理等方面的知識儲備欠缺, 很多醫生都會反復的去給患者解釋同一問題, 但往往時間、距離的限制, 患者的問題無法得到即時性的解決, 這樣的情況下, 能夠有一個專業的平臺隨時幫助其解答困惑, 就顯得尤為必要。

基於此, 伊問醫答做的便是一個線上醫生語音問答諮詢平臺, 平臺上彙集全國知名三甲醫院專家和醫生, 能夠線上上即時“面對面”解答用戶的健康諮詢。

在模式上, 伊問醫答則是採用付費諮詢、付費旁聽。 簡而言之, 平臺上認證註冊的醫生, 通過回答用戶的問題, 會獲得回答收益。 同時, 這個問題得到了其他用戶的收聽, 提問者和醫生均可獲得旁聽收益, 一次提問, N次收益, 實現收益共用。

為了幫助用戶更好的找到適合解答問題的醫生,

伊問醫答也對醫生的科室、專業進行了分類。 當然, 也區分出了問題榜和熱門榜, 用戶可以很方便的查看自己所需要的問題。 目前, 醫生和使用者間的問答語音時間在60s以內, 但其實醫療問題又不是簡單的一分鐘就能解答徹底, 基於此, 伊問醫答也推出了“追問”的服務, 醫生回答問題後, 用戶可以針對後續問題追問醫生。

王俊說, 對於伊問醫答這樣一個平臺而言, 一方面能夠滿足醫生之間學術交流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能滿足的廣大的 C 端患者對於專業醫療知識獲取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 醫生回答後的語音答案一直沉澱在平臺, 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形成專業知識庫, 有著極大的大資料價值,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大醫院醫生時間緊張,

患者就診問答時間短, 醫生解答不透徹的難題, 提高患者滿意度。

團隊方面, 據瞭解, 伊問醫答這個項目由鄧小娟醫生和王俊醫生等9位三甲醫院醫生共同發起, 鄧小娟有10年醫生從業經歷, 王俊醫生具有8年互聯網+醫療從業經歷, 公司創始人團隊95%擁有碩士以上學歷, 人員從三甲醫院醫生、上市公司高管到海歸頂級工程師, 熟悉醫療的同時, 深刻理解互聯網。

據獵雲網瞭解, 伊問醫答之前沒有融資經歷, 現階段新一輪融資計畫正在籌備中。

產品:伊問醫答

公司:成都伊問醫答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網址:www.51ywyd.com

本文來自獵雲網, 如若轉載, 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8764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