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個子長了,但是體重不增反減到底是怎麼回事?

科學研究調查發現, 寶寶在出生頭一年裡長得最快, 尤其是頭三個月。 但有些爸爸媽媽會發現, 自家寶寶的個子是長了但是體重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變化, 或者是不增反降了, 這是怎麼回事?

寶寶體重增長多少算正常?

有的家長十分關注寶寶的體重變化, 他們認為:體重是孩子生長發育好壞的直接表現。

所以幾乎每週都會給自家寶寶稱下體重, 一旦發現寶寶體重增長不多, 就立馬懷疑寶寶營養不夠或者健康狀況出現了問題。 事實上了看寶寶體重增長是否正常, 不應該以每週的增長量為准, 而是要看4周體重的平均增長量。

因為寶寶體重增長週期會有波動, 比如寶寶遇到長牙或者是生病等情況, 食欲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 體重可能會暫時不長或者輕微減輕。 等到病情康復之後, 體重自然而然就會追趕上去。 因此只要看4周平均體重增長是否正常就可以了。

那麼寶寶體重每週平均增長多少算正常呢?大多數情況下, 新生兒前3個月內, 平均每週增長150-200克;4-6個月大時, 平均每週增重100-150克;6-12個月大時, 平均每週增重70-90克左右。

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並不一樣, 所以有的寶寶體重增長的速度有可能比這快,

有的寶寶可能比這慢, 但這並不能說明寶寶的健康狀況就一定有問題。

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比較好, 吃得好、睡的香、玩得開心, 那麼爸爸媽媽們就不必過於擔心了, 可以暫時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但如果寶寶體重持續有一段時間沒有增長, 或者是持續幾天都在下降, 那麼爸爸媽媽們可就要警惕了應及時排查原因找出根源。

有哪些因素會讓寶寶體重不增或下降?

(1)暫時的生理現象

正常情況下, 在剛出生的一周內, 如果足月出生的寶寶精神狀態比較好, 食欲又不錯, 同時爸爸媽媽們能做到合理哺喂, 那麼都會讓寶寶的吃奶量大於排泄量(大便、小便、皮膚蒸發和肺部的呼吸運動消耗水分的總和), 所以寶寶的體重理論上每天都會有所增加。

如果寶寶長期吃奶的量小於排泄量, 寶寶便會出現體重不升反降的情況。

對於足月的寶寶來說, 如果下降的體重僅為出生體重的3%~6%, 不超過7%的話則屬於暫時性的生理現象, 不需要過於擔心只需要注意餵養即可。 如果下降的體重超過7%,

則說明餵養肯定存在問題, 那麼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而對於早產兒而言, 由於各個器官發育都不夠成熟等種種原因, 體重有所下降是暫時難免的, 但只要下降體重僅為出生體重的10~15%, 不超過15%的話, 爸爸媽媽們也無需過分擔心, 以後加強營養注意餵養還是有可能恢復過來的。

(2)家長餵養不當

1.媽媽母乳不夠或者餵食的奶粉不足

如果寶寶體重增長確實過緩或者是不長反降的話, 媽媽們首先要判斷下寶寶每天攝入的奶量是否充足。

在這裡有兩個簡單的判斷方法:一是看寶寶大小便的量是否正常。 如果寶寶每天能換6~8塊很濕的尿布, 說明寶寶每天攝取的奶量是充足的。 二是通過寶寶吃完奶以後的反應來判斷, 如果寶寶吃飽了,會主動吐出乳頭或奶嘴,反之則不會。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攝入的奶量不足的話家長要考慮下是否是由哺乳姿勢不當所導致的(前提是母乳充足)。

正確的哺乳姿勢是:媽媽選擇側臥或者是正坐著,將乳房靠近寶寶臉頰(切勿離得過近,不然很容易讓寶寶呼吸不暢),並讓乳頭觸及寶寶口唇,誘發寶寶自身的覓食反射,確保寶寶的嘴張得足夠大,以含住大部分乳暈,這樣才能充分擠壓乳暈下方的乳竇區,有效的刺激肌體分泌乳汁。

在寶寶有6個月大以後,如果每天光靠攝取母乳或者配方奶粉的話,那已經無法滿足他日常生長發育的需要,所以爸爸媽媽們必須及時、合理地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

如果輔食輔食不當的話,寶寶也會出現體重不變甚至下降的情況。

2.疾病造成的

如果爸爸媽媽們的餵養方式正確沒有問題的話,那就有可能是疾病因素,造成寶寶無法吸收營養和熱量,亦或者是造成寶寶的排泄太多,使得體重增長不達標。

其中由消化系統引起的問題最為常見,爸爸媽媽們可以結合噁心、嘔吐、腹瀉等異常生理表現來進行判斷。

如果寶寶有反復發作的肚子疼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以及便秘等症狀,則說明寶寶體內有可能有寄生蟲。

如果寶寶睡著以後,常用小手摳肛門附近,並有煩躁不安、失眠、夜驚等表現,則提示爸爸媽媽們寶寶有可能感染了寄生蟲,當然造成這些行為的原因以醫生的建議看法為准。

如果寶寶真的感染了寄生蟲,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驅蟲治療,切莫自己“開藥”給寶3寶致病,那樣往往只會事與願違平添更多麻煩。

(以上是個人見解若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賜教指出謝謝!)

如果寶寶吃飽了,會主動吐出乳頭或奶嘴,反之則不會。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攝入的奶量不足的話家長要考慮下是否是由哺乳姿勢不當所導致的(前提是母乳充足)。

正確的哺乳姿勢是:媽媽選擇側臥或者是正坐著,將乳房靠近寶寶臉頰(切勿離得過近,不然很容易讓寶寶呼吸不暢),並讓乳頭觸及寶寶口唇,誘發寶寶自身的覓食反射,確保寶寶的嘴張得足夠大,以含住大部分乳暈,這樣才能充分擠壓乳暈下方的乳竇區,有效的刺激肌體分泌乳汁。

在寶寶有6個月大以後,如果每天光靠攝取母乳或者配方奶粉的話,那已經無法滿足他日常生長發育的需要,所以爸爸媽媽們必須及時、合理地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

如果輔食輔食不當的話,寶寶也會出現體重不變甚至下降的情況。

2.疾病造成的

如果爸爸媽媽們的餵養方式正確沒有問題的話,那就有可能是疾病因素,造成寶寶無法吸收營養和熱量,亦或者是造成寶寶的排泄太多,使得體重增長不達標。

其中由消化系統引起的問題最為常見,爸爸媽媽們可以結合噁心、嘔吐、腹瀉等異常生理表現來進行判斷。

如果寶寶有反復發作的肚子疼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以及便秘等症狀,則說明寶寶體內有可能有寄生蟲。

如果寶寶睡著以後,常用小手摳肛門附近,並有煩躁不安、失眠、夜驚等表現,則提示爸爸媽媽們寶寶有可能感染了寄生蟲,當然造成這些行為的原因以醫生的建議看法為准。

如果寶寶真的感染了寄生蟲,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驅蟲治療,切莫自己“開藥”給寶3寶致病,那樣往往只會事與願違平添更多麻煩。

(以上是個人見解若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賜教指出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