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新媽媽們都看過來:早教應遵循哪些原則 乾貨 值得收藏

為了寶寶能夠贏在起跑線上, 家長也是蠻拼的, 不少家長早早開始讓孩子早教, 認為對孩子智力開發有很大的幫助, 寶寶更聰明。 但是很多家長對寶寶早教存在誤區, 而且不當的早教不能對寶寶起到教育的目的, 反而對寶寶認知的形成不利。

早期教育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避免過度教育

過度教育對孩子的危害很大, 因為過分的保護包辦代替, 就剝奪了孩子練習正常動作的權利和機會, 進而限制智慧的發展;好奇好動是孩子的天性, 過多的干涉使孩子膽小、怕事, 也會助長他們的反抗心理, 過分保護和干涉, 培養的孩子缺乏獨立性、自立性。 過度期望給孩子很大的壓力, 使孩子神經衰弱、恐懼、翹課、曠課等。

二、根據孩子大腦發育每個階段的特點訓練, 遵循大腦發育的規律性, 抓住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機, 提供環境條件以發展孩子的智力潛力,

既要注意刺激、誘發兒童智力的發展, 又要重視培養, 發展兒童的良好行為和個性品德。

三、循序漸進

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有先後順序, 孩子的智力發育也有一定規律, 故對兒童教育時, 遵循生長發育規律和知識本身的順序性, 由易到難, 由淺到深, 不能超過他們的實際水準和能力,

不能操之過急, 否則防礙兒童智力的發展。

四、寓教育於遊戲、講故事之中

很多家長教育寶寶開始的時候, 往往選擇做遊戲, 講故事的方式, 很多家長反映看到別的家長這樣教孩子, 自己也就這樣教孩子了, 其實這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遊戲和講故事是比較生動和具體的教育方式, 很適合孩子的治理發展, 組織孩子遊戲時, 家長注意四個方面, 即遊戲的活動性、創造性、知識性和角色性。 通過遊戲活動促進孩子動作、技能, 言語的發育, 發揮他們的創造性, 促進思維能力及想像力的發展。

講故事、聽故事能培養孩子的表達力、注意力、思維力及想像力的綜合作用, 但應注意故事內容, 適合孩子的智力水準,

言語生動, 注意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五、因材施教

不同的孩子, 遺傳素質、生活環境、接受教育及個人努力程度不同, 身心發展的可能性和發展水準上不一樣, 其興趣、能力、性格也都不同, 即使雙胞胎, 其智力水準也不相同。 因此應當根據孩子的個性特徵,

實施不同教育, 家長不要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強加給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