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夏季養生菜品

1.竹蓀葛根海底椰湯

工藝:煲

人數:3人份

食材用料:豬大排500克、海底椰10克、竹蓀20克、葛根15克

輔料:薏米15克淮山(幹)15克、百合(幹)10克、芡實米10克

調味料:食鹽1茶匙、清水2升

做法步驟:

①準備好所需食材, 將豬大排剁段, 姜切成片, 放入鍋中添適量清水置火上加熱煮開(去掉骨頭中的血水和腥味)。

②將海底椰、葛根、薏米、芡實米、百合和淮山入冷水浸泡30分鐘, 再清洗乾淨備用, 竹蓀的尾巴和菌傘剪掉, 保留中間菇體部分, 用溫水浸泡15分鐘後清洗乾淨。

③將所浸泡好的食材放入紗布袋或無紡布袋中(竹蓀不用放入)。

④將食材布袋和豬大排同時放入煲鍋, 加入1.5-2升清水, 大火煲開後小火煮2小時, 最後放入竹蓀煲20分鐘, 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特性:

①竹蓀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 能夠保護肝臟, 減少腹壁脂肪的存在, 有俗稱“刮油”的作用, 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

②葛根素能使血漿腎素活性和血管緊張素顯著降低, 血壓下降, 葛根素對微循環障礙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烹飪小建議:

①如果覺得豬大排比較油膩, 可以選用瘦肉較多的小排, 另外雞肉, 鴿子也可以。

②如果想降血壓, 降血糖的功效更明顯, 建議在煲湯2小時後加入黃瓜或一截苦瓜, 轉成大火煮開, 再小火煮10分鐘。

2.黃瓜拌豆皮

工藝:拌

人數:2人份

食材用料:黃瓜1根、豆腐皮1大張

調味料:食鹽1小勺、醬油1小勺、蒜4瓣、香油幾滴即可、白醋1小勺

做法步驟:

①準備好食材, 豆皮用溫水泡10分鐘(泡發)。

②黃瓜洗淨切絲, 裝入大湯碗內。

③大蒜搗成蓉或拍散切末, 放入小碗內, 倒入醬油、白醋、香油、鹽調成拌汁備用。

④將豆皮撈出控水(如果是豆皮切成絲控水), 倒入裝好黃瓜絲的湯碗內, 將調拌汁澆在裡面, 拌勻裝盤即可。

功效特性:

①豆腐皮含有大量卵磷脂, 防止血管硬化, 預防心血管疾病, 保護心臟, 並含有多種礦物質, 補充鈣質, 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

②黃瓜內含有丙醇二酸, 對肥胖者和高血壓高脂肪的人士都有很好的作用。

涼拌小建議:

可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加入麻油和辣椒油。

3.木耳冬菇蒸雞

工藝:蒸

人數:2人份

食材用料:家養土雞半隻、黑木耳(幹)20克、冬菇(幹)30克

調味料:食鹽5克、薑2片、料酒5克、生抽5克、白糖3克、生粉5克

做法步驟:

①雞肉洗淨切塊, 冬菇用水泡3個小時,

木耳用水泡發。

②泡好的冬菇洗淨擠幹水份切塊, 黑木耳洗淨切絲備用。

③將雞塊、冬菇、黑木耳、薑絲放進碗裡, 放入適量的食鹽、料酒、生抽、白糖、生粉攪拌均勻蓋上保鮮膜醃制半個小時。

④鍋內放入清水和蒸架將醃制好的雞肉放進鍋裡, 大火將水燒開轉中火蒸30分鐘即可。

功效特性:

①冬菇富含多種對身體有益的營養要素, 營養價值非常高。 其中含有抗真菌活性物質以及將血脂物質, 冬菇裡的麥角固醇能夠轉變成維生素D, 具有防癌, 防治高血壓的功效。

②現在醫學研究發現, 黑木耳營養豐富, 其含有的卵磷脂、腦磷脂、鞘磷脂及麥角甾醇等。 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對冠心病、動脈血管硬化、腦血栓、高血壓病頗為有益, 並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烹飪小建議:

①冬菇比其它的東西更容易入味,所以吃的時候可能比雞肉味道更重一些,如果覺得不喜歡冬菇的濃味道,可以在泡的時候用熱水浸泡或者直接使用新鮮冬菇。

②生粉不能省略不用,加入生粉的雞肉會嫩滑許多,並且眼之後的雞肉更入味。

4.百合玉竹蓮子羹

功效:

養心安神,滋陰潤燥,補血養氣,潤腸通便,健脾祛濕。

湯中的紅棗、百合、白蓮子、枸杞、桂圓肉都是安心安神之品,同時還補氣血;再搭配上養陰潤肺的銀耳、玉竹,健脾利濕的薏米,對脾、肺、腎都是很好的養護。是主打安神養血的祛濕湯。

材料:

百合、白蓮子、薏米、玉竹、桂圓肉、枸杞、紅棗、銀耳。

做法:

銀耳提前泡發。切一小片生薑提鮮。所有食材加入砂鍋中,加2升水。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燉2小時。亦可加入木瓜、雪梨等水果一同煮。

5.五指毛桃薏米水

功效:

祛濕補氣,消腫,利尿。健脾。

湯中的五指毛桃、紅豆、薏米都是祛濕利水,消腫非常好的食材。再配上健脾燥濕的茯苓和安神固氣的蓮子,是主打祛濕的湯。

材料:

五指毛桃、紅豆、薏米、茯苓、蓮子。

做法:

提前泡4小時,切一小片生薑提鮮。所有食材加入砂鍋中,加2升水。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燉2小時。

6.霸王花淮山螺肉湯

功效:

除煩清熱,潤肺,補氣養陰,清濕濁之氣。

霸王花清心潤肺,除痰止咳。配以滋潤的銀耳、百合、海底椰、玉竹、沙參,加上補腎的螺片,疏肝理氣的陳皮,健脾祛濕補中的淮山和紅蓮子,是能主打補脾益腎,還能滋陰潤燥的祛濕湯。

材料:

螺片、銀耳、霸王花、陳皮、淮山、枸杞、紅蓮子、百合。

做法:

螺片提前泡1小時,水不要到。排骨一斤冷水入鍋,水沸後去血水浮沫。切3片生薑。所有食材清水浸泡10分鐘,洗淨放入砂鍋,加2.5升清水。武火煮滾轉文火慢燉2小時。出鍋裝碗加少量食鹽調味即可。排骨可蘸醬油佐餐。

7.四神湯

功效:

健脾祛濕,潤燥輕身。

這湯最適合煲豬肚,加點白胡椒。但豬肚很難洗,搞不定就不要試了,洗不乾淨很悲劇,用排骨就好。素食者可以加豆類、胡蘿蔔、玉米來煲。

這湯是經典的健脾食方,瘦人增肥,胖人輕身都可以用,四味藥材搭配相互補遺,祛濕潤燥。燉出來很清淡,喝進肚子裡,胃感覺軟軟的。芡實軟彈有嚼勁,蓮子、薏米軟糯,茯苓沒什麼味道,吃了更好,不浪費食材祛濕藥效。

材料:

淮山、茯苓、薏米、芡實、蓮子。

做法:

排骨一斤冷水入鍋,水沸後去血水浮沫。切3片生薑。所有食材清水浸泡10分鐘,洗淨放入砂鍋,加2.5升清水。武火煮滾轉文火慢燉2小時。出鍋裝碗加少量食鹽調味即可。排骨可蘸醬油佐餐。

烹飪小建議:

①冬菇比其它的東西更容易入味,所以吃的時候可能比雞肉味道更重一些,如果覺得不喜歡冬菇的濃味道,可以在泡的時候用熱水浸泡或者直接使用新鮮冬菇。

②生粉不能省略不用,加入生粉的雞肉會嫩滑許多,並且眼之後的雞肉更入味。

4.百合玉竹蓮子羹

功效:

養心安神,滋陰潤燥,補血養氣,潤腸通便,健脾祛濕。

湯中的紅棗、百合、白蓮子、枸杞、桂圓肉都是安心安神之品,同時還補氣血;再搭配上養陰潤肺的銀耳、玉竹,健脾利濕的薏米,對脾、肺、腎都是很好的養護。是主打安神養血的祛濕湯。

材料:

百合、白蓮子、薏米、玉竹、桂圓肉、枸杞、紅棗、銀耳。

做法:

銀耳提前泡發。切一小片生薑提鮮。所有食材加入砂鍋中,加2升水。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燉2小時。亦可加入木瓜、雪梨等水果一同煮。

5.五指毛桃薏米水

功效:

祛濕補氣,消腫,利尿。健脾。

湯中的五指毛桃、紅豆、薏米都是祛濕利水,消腫非常好的食材。再配上健脾燥濕的茯苓和安神固氣的蓮子,是主打祛濕的湯。

材料:

五指毛桃、紅豆、薏米、茯苓、蓮子。

做法:

提前泡4小時,切一小片生薑提鮮。所有食材加入砂鍋中,加2升水。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燉2小時。

6.霸王花淮山螺肉湯

功效:

除煩清熱,潤肺,補氣養陰,清濕濁之氣。

霸王花清心潤肺,除痰止咳。配以滋潤的銀耳、百合、海底椰、玉竹、沙參,加上補腎的螺片,疏肝理氣的陳皮,健脾祛濕補中的淮山和紅蓮子,是能主打補脾益腎,還能滋陰潤燥的祛濕湯。

材料:

螺片、銀耳、霸王花、陳皮、淮山、枸杞、紅蓮子、百合。

做法:

螺片提前泡1小時,水不要到。排骨一斤冷水入鍋,水沸後去血水浮沫。切3片生薑。所有食材清水浸泡10分鐘,洗淨放入砂鍋,加2.5升清水。武火煮滾轉文火慢燉2小時。出鍋裝碗加少量食鹽調味即可。排骨可蘸醬油佐餐。

7.四神湯

功效:

健脾祛濕,潤燥輕身。

這湯最適合煲豬肚,加點白胡椒。但豬肚很難洗,搞不定就不要試了,洗不乾淨很悲劇,用排骨就好。素食者可以加豆類、胡蘿蔔、玉米來煲。

這湯是經典的健脾食方,瘦人增肥,胖人輕身都可以用,四味藥材搭配相互補遺,祛濕潤燥。燉出來很清淡,喝進肚子裡,胃感覺軟軟的。芡實軟彈有嚼勁,蓮子、薏米軟糯,茯苓沒什麼味道,吃了更好,不浪費食材祛濕藥效。

材料:

淮山、茯苓、薏米、芡實、蓮子。

做法:

排骨一斤冷水入鍋,水沸後去血水浮沫。切3片生薑。所有食材清水浸泡10分鐘,洗淨放入砂鍋,加2.5升清水。武火煮滾轉文火慢燉2小時。出鍋裝碗加少量食鹽調味即可。排骨可蘸醬油佐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