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紀念七七事變80周年:聽爺爺講抗戰故事

80年前的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爆發, 日本一面假意談判, 極力麻痹華北軍政當局, 一面大量從國內調兵到華北加緊侵略, 全面抗戰由此拉開序幕。

那一年, 我爺爺出生, 在戰亂中度過了他的童年。

小時候, 我經常會回到爺爺奶奶家去住, 最有意思的記憶就是聽爺爺講故事, 特別是打仗故事印象最深刻。 現在80歲的爺爺仍然精神不減當年, 眼不花耳不聾。 偶爾放假回老家, 爺爺回憶往事還是津津有味。

我的老家山西省壽陽縣松塔, 是抗戰時期平(定)西縣根據地。 爺爺的老院子在村北面高坡上, 有三眼土窯洞, 其中一眼有地道, 可直通村外, 站在院子裡可以居高臨下看到幾乎整個村貌。

從爺爺的故事中知道我太爺爺一家是抗日革命家庭, 太爺爺經常接送抗日人士, 傳遞情報, 太奶奶給抗日幹部戰士做飯, 大爺爺當民兵打日寇。

爺爺講當時平西縣縣長並代理縣委書記杜禎祥帶領抗日遊擊隊戰士在松塔一帶與日寇展開殊死鬥爭。

太爺爺家拿出平時捨不得吃的白麵招待幹部戰士們。

由於日寇的“掃蕩”, 平西縣政府原有的班子成員全被打散, 杜縣長帶領這些幹部分散隱藏在老百姓家中, 躲避日本鬼子的搜尋, 保存了實力。 太爺爺家成了縣政府臨時辦公地, 杜縣長、公安局長就住在太爺爺家。

平西縣政府駐地在離松塔10余裡的長安村, 抗戰期間, 杜縣長一面組織群眾與日寇和漢奸進行鬥爭, 一面帶領各級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抓經濟建設。

縣政府通過減租減息, 調動群眾積極性;通過發展多種經營, 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支援正規部隊;通過擴展貿易供銷, 成立銀行、貿易局,

解決平西的經濟困難和軍民所需, 從而徹底打破了日寇的經濟封鎖, 為全縣抗日鬥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當時已經7、8歲的爺爺記得太奶奶最後一次給杜縣長吃豆麵剔尖飯的場景, 這次離開後就再沒見到。 1960年代困難時期, 長安村幹部到廣州找已經是副市長的杜禎祥尋求幫助, 為村裡解決了當時很難買到的化肥和拖拉機。

1940年, 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開始了。 平西縣委、縣政府組織群眾在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中參加了9次著名戰鬥, 參戰人數達2500多人次。

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寇, 也使日本鬼子意識到在山西這片土地上還有這麼一股強有力的抗日力量, 因而改變了大規模南下的行動方案, 回師華北, 向我抗日根據地進行更大規模、更殘酷的報復“掃蕩”。

從此, 平西的抗日鬥爭進入了極其艱苦的歲月, 爺爺講日寇在松塔犯下了滔天罪行。 有一次, 平西縣公安局長田大軍路經一戶人家大門不慎被狗咬傷, 不能行走, 便住到太爺爺家養傷兼顧工作。

時間不長, 被叛徒韓德恒(原縣政府工作人員)告發。

從冀家堖據點來了一隊日軍, 直撲太爺爺家, 太爺爺聽到風聲馬上把田局長藏到地道。 日軍找不到目標, 把太爺爺吊到棗樹上嚴刑拷打了好幾個小時, 太爺爺奄奄一息, 沒有吐半個字。 日軍便要將太爺爺扔到30多米深的溝裡。 恰好鄰村太爺爺一位親戚趕來, 說好話花了錢才保住太爺爺一條命。

這次日寇在松塔打死二十多人, 有老人和兒童, 我爺爺的姑姑和大奶奶都被刺刀捅死, 腸子都流出來了, 慘不忍睹。 一個姓朱的鄰居男子當時三十多歲, 被日軍刺刀捅了十幾刀, 剩下一口氣, 後來慢慢活過來, 落下終生殘疾。

講到抗戰,爺爺總要提到“廣陽伏擊戰”。

廣陽東距松塔20餘裡,1937年快入冬的時候,陳賡率領八路軍主力進至昔陽以西的沾尚地區,準備襲擊由平定、昔陽西犯之敵。

日軍主力已逼近昔陽城西馬道嶺。八路軍一部分在馬道嶺節節抗擊,遲滯、疲憊日軍,掩護主力部隊佔領廣陽以南瑤村、前小寒以北高地,完成伏擊部署。

四天后,日軍先頭部隊4000餘人通過伏擊區進至松塔。當日軍輜重部隊進至廣陽地區時,預伏部隊突然開火並發起衝擊,經半天激戰,殲滅日軍近千人,繳獲騾馬、步槍無數以及大批軍需物資。

日軍遭此打擊後,不敢冒進,進至松塔的部隊於兩天后撤回廣陽,接應由昔陽以西沾尚鎮西進的後續部隊。陳賡再次于廣陽以東地區設伏。當日軍進入大寒口、中山村、戶豐村伏擊區時,設伏部隊迅即發起攻擊。八路軍英勇衝殺,殲滅日軍200餘人。

廣陽地區兩次伏擊作戰,八路軍共殲滅日軍千餘人,迫使日軍改道由廣陽以北的上龍泉、下龍泉西犯,遲滯日軍進攻太原的行動達一周之久。

七七事變爆發後,中華全民族的空前覺醒和因此重新煥發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是中國人民堅持14年抗戰、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根本力量。

80年前的血雨腥風不再,但那段歷史不應被遺忘,經受過炮火洗禮的英雄兒女應當被銘記。以史為訓,時刻警醒,以自強不息姿態走向未來,永遠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講到抗戰,爺爺總要提到“廣陽伏擊戰”。

廣陽東距松塔20餘裡,1937年快入冬的時候,陳賡率領八路軍主力進至昔陽以西的沾尚地區,準備襲擊由平定、昔陽西犯之敵。

日軍主力已逼近昔陽城西馬道嶺。八路軍一部分在馬道嶺節節抗擊,遲滯、疲憊日軍,掩護主力部隊佔領廣陽以南瑤村、前小寒以北高地,完成伏擊部署。

四天后,日軍先頭部隊4000餘人通過伏擊區進至松塔。當日軍輜重部隊進至廣陽地區時,預伏部隊突然開火並發起衝擊,經半天激戰,殲滅日軍近千人,繳獲騾馬、步槍無數以及大批軍需物資。

日軍遭此打擊後,不敢冒進,進至松塔的部隊於兩天后撤回廣陽,接應由昔陽以西沾尚鎮西進的後續部隊。陳賡再次于廣陽以東地區設伏。當日軍進入大寒口、中山村、戶豐村伏擊區時,設伏部隊迅即發起攻擊。八路軍英勇衝殺,殲滅日軍200餘人。

廣陽地區兩次伏擊作戰,八路軍共殲滅日軍千餘人,迫使日軍改道由廣陽以北的上龍泉、下龍泉西犯,遲滯日軍進攻太原的行動達一周之久。

七七事變爆發後,中華全民族的空前覺醒和因此重新煥發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是中國人民堅持14年抗戰、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根本力量。

80年前的血雨腥風不再,但那段歷史不應被遺忘,經受過炮火洗禮的英雄兒女應當被銘記。以史為訓,時刻警醒,以自強不息姿態走向未來,永遠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