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重磅!摩拜單車即將登陸瓷都,景德鎮迎來共用經濟時代!還用買車不?給你算筆賬!

終於等到你

摩拜單車即將登陸景德鎮

刷爆北上廣朋友圈的網紅

也將出現在景德鎮街頭

與景德鎮市的其他共用單車相比, 摩拜採用實心輪胎與軸傳動, 配備的GPS智慧鎖芯讓每一輛車在人工智慧平臺’魔方’上都有跡可循, 運營人員可以就近干預, 為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可操作性。

摩拜單車 mobike, 致力於解決短途出行問題, 利用手機App, 就能快速完成單車租賃與歸還, 我們不設置停車樁, 最大程度上讓每一位用戶得到方便, 以低廉的價格, 經濟、環保、高效地出行!

關於如何使用

我們想要讓你知道的一些事情:

摩拜單車不需要固定車樁

請停在公共停車區域以內

不要停放在社區、車庫, 或收費停車區域

方便自己, 也方便下一個用戶

隨著共用經濟的不斷變革

人們的生活方式開始變成一群人的狂歡

從網約計程車開始,

在移動互聯網的助力下,

網約車、共用單車、分時租賃汽車等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相比私家車通勤出行,

共用交通能為我們省多少錢?

假如有一天,

當城市出行服務體系足夠健全,

我們會不會不再買車?

停車費、保養費、油錢,

養車一年燒你多少銀子?

熱衷買車的背後, 你有沒有算過養車每年要用掉你多少銀子?從提車那天起, 你的養車之路就會正式開始, 怕它“風吹雨打”得在社區找個靠譜車位;里程數到一階段就得按時保養檢修;防患於未然, 每年還得交金額不等的汽車保險;一周加油幾次基本就是常規支出等等。

秦峰, 就職於北京中關村附近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 除了限號、工作日都會開車通勤。 以他擁有的一輛20萬元左右的私家車來計算, 一年保養3次, 每次花費在1000-2000元;每月油費在600-700元;所在社區的地下停車位年租金4500元;他在單位附近找了個20元/天的停車位,按每月停放15天來算是300元;加上每年的基礎保險5000元,算下來,每年至少要花23300元。若算上買車錢,20萬的車能用10年的話,一年平均支出則到43300元。

但不得不說,秦峰是幸運的——就停車費看,按照北京市發改委公示的停車收費標準,北京城區內很多地方的停車費遠不止20元一天。

假如你在北京一類地區上班,即三環路以內區域及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等4個重點區域,白天7:00-21:00的停車費為2.5元/15分鐘,單日收費就要80元;如果在遠一點的二、三類地區上班,單日停車費將顯著降低,分別為48元和16元。

同樣30公里的上班路,秦峰也曾試過搭順風車,來回花費在50多元,按照20個工作日計算,每月就是2000多元,一年合計約24000元。“不算買車的20萬塊錢,跟每年開車通勤的花費差不多”。

網約、共用車都來了

城市孕育“藏車”一族

“剛有網約車那會兒,特上癮,一到下班點就開始發訂單、約快車。順路的同事還能拼車,到家就花20多塊錢,比打計程車便宜一半。”那時,徐虹還在一家傳媒公司上班,17公里的通勤路乘計程車要50元,還不算早晚高峰的堵車費。

“互聯網+出行”真能省錢?滴滴出行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6月,滴滴平臺每天為一線城市市民累計節省37.4萬小時,相當於節省1400萬元。

近年來,互聯網這股洪流已深入城市交通的各個埠,網約車只是其中之一。

互聯網+巴士、互聯網+專車、互聯網+自行車,甚至互聯網+共用汽車也成為近期的新熱點……網路融入,讓城市交通變得更加靈活、豐富、有彈性,除了日常通勤,國民短途旅遊、商務出行、乃至最後一公里的出行方式都在發生改變。

私家車限號時,秦峰上下班都要倒3趟地鐵、走2公里路才能抵達郊區的家,共用單車的出現讓他更從容。“單位樓下很容易找到共用單車,下班騎上一段,就能省去地鐵裡的兩趟換乘,也算鍛煉了身體”。

“分時租賃汽車規模仍有擴大空間,以北京地區為例,至少可以從現在的千餘輛擴充到20000輛。”城市交通專家徐康明介紹。

隨著拼車、合乘概念逐漸被大眾接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把私家車“藏起來”,而去充分利用公共或共用的交通方式。現在存在一群“週末開車”的有車一族。不想堵路又堵心,這些有車族都是乘公交地鐵或搭車通勤,直到週末出遊才開出來。

“大城市居民不願開私家車通勤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道路資源緊張、擁堵嚴重;二是燃油成本偏高。”易觀汽車出行分析師張旭告訴記者。

當公共出行方式足夠發達

買車還有必要嗎?

那麼,發展合乘會不會是提高私家車利用率的一個有效途徑?

“合乘概念確實能解決部分問題,但從商業模式來講並不樂觀,可能沒有企業願意去做這個很難盈利的事情。”張旭說。

只有“提質增效”才能長效發展,對如今的網約車同樣適用。徐康明就向記者剖析了網約車價格偏高的4個原因:首先,互聯網技術應用於交通領域,其優化成本的作用微乎其微,總成本並不因‘網’而低;同時,運營效率並不高;與巡遊計程車相比,網約車還額外增加了銷售成本;最後,網約車對即時類需求採取的動態加價模式,也導致了定價難降。

想省錢,有公交;要舒適,就搭網約車;享受駕駛樂趣,租個汽車;最後一公里,還能掃共用單車。當城市出行日益多樣化,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否不再買車?

“會,但現在,還為時尚早。”對於無需自持交通工具、完全靠城市交通就能順暢出行的未來,徐康明也十分憧憬,他認為這需要整個出行服務體系足夠健全,畢竟,個人擁有車輛的成本一定是最貴的。

每次花費在1000-2000元;每月油費在600-700元;所在社區的地下停車位年租金4500元;他在單位附近找了個20元/天的停車位,按每月停放15天來算是300元;加上每年的基礎保險5000元,算下來,每年至少要花23300元。若算上買車錢,20萬的車能用10年的話,一年平均支出則到43300元。

但不得不說,秦峰是幸運的——就停車費看,按照北京市發改委公示的停車收費標準,北京城區內很多地方的停車費遠不止20元一天。

假如你在北京一類地區上班,即三環路以內區域及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等4個重點區域,白天7:00-21:00的停車費為2.5元/15分鐘,單日收費就要80元;如果在遠一點的二、三類地區上班,單日停車費將顯著降低,分別為48元和16元。

同樣30公里的上班路,秦峰也曾試過搭順風車,來回花費在50多元,按照20個工作日計算,每月就是2000多元,一年合計約24000元。“不算買車的20萬塊錢,跟每年開車通勤的花費差不多”。

網約、共用車都來了

城市孕育“藏車”一族

“剛有網約車那會兒,特上癮,一到下班點就開始發訂單、約快車。順路的同事還能拼車,到家就花20多塊錢,比打計程車便宜一半。”那時,徐虹還在一家傳媒公司上班,17公里的通勤路乘計程車要50元,還不算早晚高峰的堵車費。

“互聯網+出行”真能省錢?滴滴出行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6月,滴滴平臺每天為一線城市市民累計節省37.4萬小時,相當於節省1400萬元。

近年來,互聯網這股洪流已深入城市交通的各個埠,網約車只是其中之一。

互聯網+巴士、互聯網+專車、互聯網+自行車,甚至互聯網+共用汽車也成為近期的新熱點……網路融入,讓城市交通變得更加靈活、豐富、有彈性,除了日常通勤,國民短途旅遊、商務出行、乃至最後一公里的出行方式都在發生改變。

私家車限號時,秦峰上下班都要倒3趟地鐵、走2公里路才能抵達郊區的家,共用單車的出現讓他更從容。“單位樓下很容易找到共用單車,下班騎上一段,就能省去地鐵裡的兩趟換乘,也算鍛煉了身體”。

“分時租賃汽車規模仍有擴大空間,以北京地區為例,至少可以從現在的千餘輛擴充到20000輛。”城市交通專家徐康明介紹。

隨著拼車、合乘概念逐漸被大眾接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把私家車“藏起來”,而去充分利用公共或共用的交通方式。現在存在一群“週末開車”的有車一族。不想堵路又堵心,這些有車族都是乘公交地鐵或搭車通勤,直到週末出遊才開出來。

“大城市居民不願開私家車通勤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道路資源緊張、擁堵嚴重;二是燃油成本偏高。”易觀汽車出行分析師張旭告訴記者。

當公共出行方式足夠發達

買車還有必要嗎?

那麼,發展合乘會不會是提高私家車利用率的一個有效途徑?

“合乘概念確實能解決部分問題,但從商業模式來講並不樂觀,可能沒有企業願意去做這個很難盈利的事情。”張旭說。

只有“提質增效”才能長效發展,對如今的網約車同樣適用。徐康明就向記者剖析了網約車價格偏高的4個原因:首先,互聯網技術應用於交通領域,其優化成本的作用微乎其微,總成本並不因‘網’而低;同時,運營效率並不高;與巡遊計程車相比,網約車還額外增加了銷售成本;最後,網約車對即時類需求採取的動態加價模式,也導致了定價難降。

想省錢,有公交;要舒適,就搭網約車;享受駕駛樂趣,租個汽車;最後一公里,還能掃共用單車。當城市出行日益多樣化,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否不再買車?

“會,但現在,還為時尚早。”對於無需自持交通工具、完全靠城市交通就能順暢出行的未來,徐康明也十分憧憬,他認為這需要整個出行服務體系足夠健全,畢竟,個人擁有車輛的成本一定是最貴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