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國大多數APP都將死去

前幾天, 和一個投資公司的投資經理一起聊起了項目, 聊起了APP, 自然, 也就聊到了APP的推廣問題。 眾所周知的是, 現有的APP推廣獲客成本都很高, 所以, 說起APP, 大家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APP推廣, 如何讓APP的推廣成本更低。

單獨說APP推廣, 其實是毫無意義的。 因為推廣這個問題, 是和互聯網產品的差異化戰略、產品屬性、客群特點是相關聯的。 毫不客氣的說, 現有的APP產品, 大多數是沒有多少差異化屬性的, 因此, 在推廣上的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推廣獲客成本非常的高。

大家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是,

在SNS流行的那些日子裡面, 五分鐘這個公司搞的偷菜遊戲為什麼很快的流行起來?是因為:1, 這個遊戲當時是很具有差異化和產品識別度的, 甚至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2, 這個遊戲的產品屬性深入的契合人性, 滿足人性的貪婪及想更多佔有的特點。 這兩個特點加起來, 共同構成了產品的差異化屬性, 因此, 在沒有花多少錢的情況下, 這個偷菜遊戲迅速的流行起來。

還有之前流行的郭列的臉萌, 這也是一款很有差異化的產品。 (我們暫且不說這個產品的生命週期, 單單從推廣傳播角度去說事)還有餘佳文的超級課程表, 這也是一個很有差異化屬性的產品。 正是因為這些產品本身所具有的差異化屬性, 所以, 推廣流傳起來其實成本並不需要太高。

但隨著同質化產品的增多, 產品本身的辨識度越來越低, 這也就導致用戶識別越來越困難, 識別很困難, 也就要求推廣方面需要的力度強度深度廣度相應的額外增加, 這也就導致了推廣獲客成本異常的高。

人所共知的事情是, 團購這種產品, 其本身並沒有多少差異化屬性。 你可以團, 我也可以團, 美團可以搞團購, 大眾點評可以, 百度糯米還是可以。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團購這種產品的辨識度不高, 差異化不大, 沒有形成市場區隔, 用戶的心智很難認知。 所以, 在這種情況下, 團購這種沒有高辨識度的產品, 在推廣方面就必須在深度廣度力度強度上大做文章。 作為用戶,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美團及糯米的各種廣告、各種活動,

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判斷, 這樣的公司這樣的項目, 每一年花在行銷推廣上的預算一定大得驚人, 那麼自然利潤率這些就不是一個很讓人樂觀的事兒。 很慶倖的是, 百團大戰的時候, 美大靠著務實的運營, 循序漸進, 儘管推廣獲客成本很高, 還是活下來了。 但其他同類同質化產品, 可就不一定那麼幸運了, 我們清楚的記得, 在那些年, 團購行業屍橫遍野。

在新聞用戶端盛行的那些年份, 我們看到搜狐新聞、新浪新聞在很多地方打廣告, 甚至於城市公車上都是他們的廣告。 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因為他們的產品沒有多少特色, 產品沒有搞辨識度, 只有砸錢換流量。 但, 說句心裡話,

儘管花了無數的錢, 但收效還是甚微, 除了從自身的產品引流轉化而來, 推廣效果並不理想。 相比而言, 今日頭條也是用戶端產品, 但今日頭條的產品屬性比較大眾, 很接地氣啊, 這比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四不像”好太多, 所以, 有自己特色和差異化的今日頭條能夠從用戶端戰役中突圍而出, 是有必然的道理的。 同理, 快手這個產品既不是陽春白雪的高端, 也不是豆瓣一樣的小清新, 但快手就是沒有花多少推廣成本, 不但活下來而且獲得很滋潤。

綜上所述, 推廣, 其實並不是推廣本身的問題, 而是產品的差異化戰略和產品屬性的問題。 產品自身有差異化, 那麼, 推廣成本就低;產品自身沒有搞辨識度, 推廣成本就高。

單獨說推廣問題, 其實是耍流氓。

回到問題本身, 為什麼說中國大多數APP都將死去?是因為, 大多數APP並沒有高辨識度, 並且很致命的是, 它們樂於深陷同質化, 以為在同質化的競爭環境中, 靠著不同的UI以及玩命的砸推廣就能夠僥倖的活下來。

圖樣圖森破!僥倖心理是人性很大的一個弱點。 但凡有僥倖心理的, 基本上沒有太好的結果。 不信?等著看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