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就是做不到努力生活,又有什麼不可以

原創 2017-03-22 莫能 新京報書評週刊

前幾天, 我們發了《高中培優班尖子生之死》這篇報導, 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 案件的具體因由依然在調查當中, 所以我們尚不清楚是否另有隱情。 但從留言區的評論中可以看到, 大家對高中時代的高強度管理、學習成績帶來的心理失衡有著普遍的共同記憶, 很多人表示“曾有過輕生的想法”或“慶倖自己終於走過來了”。

和高中聯繫最緊密的詞, 是拼搏、努力、奮鬥。 為什麼這些“正能量”的狀態, 同時又是那麼多人艱難的回憶?除了成功和收穫, “努力”為什麼又總會帶來焦慮和痛苦?除了通過“努力”來實現“更好的人生”,

我們還有其他選擇嗎?

撰文 | 莫能

1

成功與垮掉只有一線之隔?

上週末看到了兩條和學生有關的新聞。 一條是新京報的報導《高中培優班尖子生之死》, 河南一所重點高中高二培優班發生了一場血案, 一個男生殺害了同班同學, 另一位同學也受了刀傷。 這一極端案件的發生有何具體的因由, 現在還不清楚, 但文章中提到了培優班競爭的激烈和兩人成績上的差距, 這一點顯然讓眾多讀者感同身受, 因此事件引發的評論和反思多半集中於應試教育下高中生承受的壓力。

點擊圖片可閱讀文章《高中培優班尖子生之死》

另一條是《華裔學生公開信:被美國名校錄取的背後》, 一位在美國讀高中並被錄取到斯坦福大學的華裔學生, 在這封公開信中坦陳“真實情況並不是您所想像的那樣”, 可以看一下公開信中的部分內容:

您可能以為我高中階段學習方面一定很順利, 但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高中四年來, 每得一個A, 平均下來大概就得有一次恐慌的經歷。

每次得不了A的時候, 恐慌發作得當然就更嚴重。

我有過跳樓的衝動。 但是, 大多數有這種想法的時候, 我會感覺難受到連真正跳下去的動力都沒有。

四年來, 我經常會有非週末沒時間睡覺的經歷。 有時候, 會連續幾個月, 在非週末期間日均睡眠低於四個小時。 有時連週末都沒有補覺的機會。

這種情況很容易用褒義的話來講:您可以說我有幹勁、有動力、有野心, 等等。 您甚至可以用大學錄取官的行話來說我的成績單如何出色, 我的課外活動如何優秀。 我承認這些方面有很高的含金量。

但是, 更準確的說法是:我高中四年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 幾乎是一直徘徊在崩潰的邊緣。

……高中四年, 我的健康,

尤其是心理健康——完全被忽略了。 我當時既沒有時間, 也沒有能力試圖面對我的心理負擔, 所以我的應對措施就是忽視一切。

我在大學才開始重視我的心理健康。 但是等我到了斯坦福的時候, 我的心理狀況已經壞得一塌糊塗, 需要漫長的適應過程才逐漸好轉。 這是我付出的代價, 我真的不希望您家孩子也付出這麼多。

……像我那樣的高中生涯實際上是一種僥倖的賭博, 我的確有可能考上名校, 但是更有可能在高中的時候或者剛入大學就完全垮掉。

我沒有垮掉, 只能算是我走運而已。 我覺得這不是值得您孩子嘗試的賭博。 誰都希望孩子能成功, 能有出息。 但是, 成功的代價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是您孩子的身心健康。

培優班尖子生之死讓人痛心疾首, 而這位斯坦福學生的公開信更令人五味雜陳。 為什麼?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事件”發生, 這幾位年輕人都在過著一種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努力學習”的生活, 不僅正常, 而且正確, 符合家長、老師們的期待, 而且是其他很多進不了名校、進不了培優班的學生的榜樣和標杆。 “垮掉”這樣的詞似乎離他們很遠很遠。

在中學階段, 中國學生接觸最多的信念是——努力學習, 就離名校、離成功更近。 正如前文配圖中教室裡的橫幅“我自信 我拼搏 我堅持 我一定能成功”, 我們反反復複地被灌輸這一道理, 也願意去相信這一道理, 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有信心和毅力應對一天又一天高強度的學習生活。

某地高中教室裡懸掛的橫幅:“要成功,先發瘋”、“當時間與堅持相遇,就會產生奇跡”

努力有錯嗎?當然不是。當“努力”和自我實現、更好生活,乃至於突破社會階層聯繫起來,我們無論如何不能說它是錯的。畢竟,出身無法改變、天份無法改變,社會現實無法改變,對於個人來說,所擁有的唯一變數就在於自己的能動性,這是無奈之中唯一可靠的抓手。它沒有錯,但問題在於,當我們為了“勵志”而放大努力的意義,把它塑造成一個光明、正確的真理時,是否忽視了一些同樣重要的東西?在這個光明的真理背後和四周,都有著幽深而危險的深溝。

相較於橫幅標語所承諾的成功和成就感,“努力”所更早帶來的,往往是焦慮和迷茫。這當然可以被視為收穫之前的等待、黎明之前的黑暗,但一方面,付出的努力多少與所謂成功之間從來不是線性相關,每個人的天資與特質不同,絕不是花費同樣的工夫便能取得一樣的結果。另一方面,當這種結果的不平衡顯現,會加劇心理上的失衡,而每個人應對心理失衡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也許一些人可以在短暫的失落後一笑而過,但也會有人天生對負面情緒更加敏感,真的會陷在這種焦慮和迷茫中走不出來,或者留下長久的心理創痛。

即使是最終的“成功者”比如那位順利進入斯坦福的華裔學生,也在這個過程中無數次體驗“崩潰的邊緣”,並在進入大學後開始了漫長的心理重建,所以這種對負面情緒的忽視所造成的後果,並不會由“成功”自然而然地將其化解。而對於另一些最終也難以嘗到“成功”滋味的人,如果無法獲得身邊人的撫慰和支持,甚至被認為只是因為“努力得還不夠”,就更難走出這巨大的陰影了。

2

反雞湯與“喪文化”

打開近年備受歡迎的一眾年輕“勵志作家”出的暢銷書或個人公號,或者翻開一本老牌青春雜誌比如《青年文摘》《意林》,乃至於點進一些官方媒體,都能看到鋪面而來的關於“努力”的勵志文章。典型的標題有:《努力,才配有未來》《你不努力,就別怪世界殘酷》《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我比誰都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

在購書網站搜索“努力”的結果提示

這些勵志型“雞湯”或“雞血”的受眾,既包括面臨高考的中學生,也涵蓋了初出校園進入社會打拼的年輕人。它們依然發揮著效力——同類產品的暢銷和層出不窮證明著這一點。

但與此同時,與“勵志”派截然相反的另一種文化,在近幾年也在悄然地流行和壯大。先是有所謂“反雞湯”,樂於揭開溫情脈脈、付出必有收穫的“雞湯體”所掩蓋的另一面,比如“真正努力過的人,就會明白天賦的重要”,“世界上如果有錢辦不到的事情,加錢一定可以辦到”,“還是要努力的,不然有時候不努力一把你就不知道什麼叫絕望”,在看似殘酷的戲謔中緩解在社會中感受到的現實與挫敗感。

如今,在豆瓣等平臺又興起了一種“喪文化”——很多年輕人放肆地展現著自己頹廢、無力、不思進取的一面,他們像是在以“累得不想動”“窮得買不起”為主題做著自嘲遊戲,轉發各種“癱坐”“心累”“抑鬱”的表情包,一切都好像有意要與我們從小習得的主流“正確”態度——積極、健康、向上劃清界限、徹底相悖。在一片哀號與喪氣中,他們從中感受到了一絲抱團取暖的撫慰。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文化流行?它是一種逆反,是在發現那些從小接受了的關於“努力”的童話破滅之後的自我療傷,是多年來一直被壓抑、被無視的負面情緒終於找到了排解的通道。

事實上,每天爭先恐後地“喪”著的絕大部分人,並非真的把生活過成行屍走肉,他們恰恰曾經是、甚至如今在人群面前依然是那個努力、正面、受到了良好教育、能把自己工作做好的年輕人。

這種“反”和“喪”只是在證明“努力”“拼搏”這樣的詞從不像校園橫幅和勵志雞湯所告訴我們的那麼光明和純粹,是把從前光照不到的陰暗一面也終於展示了出來。這不僅不是心態上的不健康,它所起到的作用,恰恰是一直缺位又極為必須的心理支撐和療愈。

“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的流行,也是“喪文化”的體現。

“反雞湯”和“喪文化”乃是深刻地認識到了“努力”教化所不告訴我們的那部分事實:有些鴻溝,不是靠個人努力所能跨越。所以,在階層加劇分化的當下,那些關於“努力”的教義仍然鋪天蓋地地擴散,甚至被由上而下地宣揚,它所造成的後果是否還不止于個體心理層面?它是否在客觀上引導年輕人只關注自我人生的改變,而疏離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參與?是否會讓年輕人面臨挫敗的境遇時,首先歸咎於個人努力的欠缺,而淡漠社會層面的基本問題?

對於個人而言,“喪”沒有錯,“努力”也沒有錯。但“努力”本身應該是對現實有所認識之後的一種自覺選擇,而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努力”更不應是來自外界的一種灌輸甚至蒙蔽,無論這個“外界”是家長,還是其他。

3

“努力”的前方只是“成功”?

當談起“努力”,其實有很多潛在的預設。比如它一定要有一個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才成其為“努力”。

對於高中生而言,它永遠是高考成績和一所好大學;而對於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它意味著工作上的晉升、賺更多的錢或者收穫聲名和人脈。如果方向有所偏離,即便你付出了精力和心血,也通常不會被認可為“努力”,而是成了“不務正業”。

所以,“努力”話語鋪天蓋地的背後,意味著有一套被普遍認可的價值體系和人生路徑。顯然,就目前而言,它是我們熟悉的“成功學”。

“努力”作為一種投入,是為了獲得“成功”的產出。而所謂“成功”,是功利主義意義上的收穫,是被多數人推崇的財富積累、功成名就。這就像一個經濟上的算式,如果收穫沒有達成,“努力”的意義也就泯滅了。

正因為有這樣一種簡單明確的邏輯,與“努力”相伴的那些迷茫、焦灼與挫敗才理所當然地被選擇性地無視。因為如果成功如期到來,它們都可忽略甚至成為一種點綴;而如果與成功無緣,它們也就沒有意義。這是明確的結果導向——過程不重要,感受也不重要。

對“成功學”的批判已經不少,但究其根本,“成功學”的問題還並不在於富人們的成功是否真的可以被複製,而在於“成功”被當做了人生價值的終極實現,甚至唯一實現。在經濟和社會都高速發展的這近40年,對“進步”“成功”的渴望和對“努力”的激發相伴而生,締造了經濟的繁榮,和一代人的新面貌。我們可以肯定這些奮鬥甚至“成功”的意義——但也許是時候對個體的差異、對多元的追求、對心理狀態的複雜和豐富給予更多的關注了。

所以,反思“努力”話語,並不是要鼓勵一種以輕鬆為上、無目的追求,甚至空虛墮落的生活。我們所期待的,是多元和包容;是大家不再用“名牌大學”“月薪XX”“有房無貸”來標籤一個人,而是能關心他或她的人格與品行,情感與內心。

某地高中教室裡懸掛的橫幅:“要成功,先發瘋”、“當時間與堅持相遇,就會產生奇跡”

努力有錯嗎?當然不是。當“努力”和自我實現、更好生活,乃至於突破社會階層聯繫起來,我們無論如何不能說它是錯的。畢竟,出身無法改變、天份無法改變,社會現實無法改變,對於個人來說,所擁有的唯一變數就在於自己的能動性,這是無奈之中唯一可靠的抓手。它沒有錯,但問題在於,當我們為了“勵志”而放大努力的意義,把它塑造成一個光明、正確的真理時,是否忽視了一些同樣重要的東西?在這個光明的真理背後和四周,都有著幽深而危險的深溝。

相較於橫幅標語所承諾的成功和成就感,“努力”所更早帶來的,往往是焦慮和迷茫。這當然可以被視為收穫之前的等待、黎明之前的黑暗,但一方面,付出的努力多少與所謂成功之間從來不是線性相關,每個人的天資與特質不同,絕不是花費同樣的工夫便能取得一樣的結果。另一方面,當這種結果的不平衡顯現,會加劇心理上的失衡,而每個人應對心理失衡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也許一些人可以在短暫的失落後一笑而過,但也會有人天生對負面情緒更加敏感,真的會陷在這種焦慮和迷茫中走不出來,或者留下長久的心理創痛。

即使是最終的“成功者”比如那位順利進入斯坦福的華裔學生,也在這個過程中無數次體驗“崩潰的邊緣”,並在進入大學後開始了漫長的心理重建,所以這種對負面情緒的忽視所造成的後果,並不會由“成功”自然而然地將其化解。而對於另一些最終也難以嘗到“成功”滋味的人,如果無法獲得身邊人的撫慰和支持,甚至被認為只是因為“努力得還不夠”,就更難走出這巨大的陰影了。

2

反雞湯與“喪文化”

打開近年備受歡迎的一眾年輕“勵志作家”出的暢銷書或個人公號,或者翻開一本老牌青春雜誌比如《青年文摘》《意林》,乃至於點進一些官方媒體,都能看到鋪面而來的關於“努力”的勵志文章。典型的標題有:《努力,才配有未來》《你不努力,就別怪世界殘酷》《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我比誰都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

在購書網站搜索“努力”的結果提示

這些勵志型“雞湯”或“雞血”的受眾,既包括面臨高考的中學生,也涵蓋了初出校園進入社會打拼的年輕人。它們依然發揮著效力——同類產品的暢銷和層出不窮證明著這一點。

但與此同時,與“勵志”派截然相反的另一種文化,在近幾年也在悄然地流行和壯大。先是有所謂“反雞湯”,樂於揭開溫情脈脈、付出必有收穫的“雞湯體”所掩蓋的另一面,比如“真正努力過的人,就會明白天賦的重要”,“世界上如果有錢辦不到的事情,加錢一定可以辦到”,“還是要努力的,不然有時候不努力一把你就不知道什麼叫絕望”,在看似殘酷的戲謔中緩解在社會中感受到的現實與挫敗感。

如今,在豆瓣等平臺又興起了一種“喪文化”——很多年輕人放肆地展現著自己頹廢、無力、不思進取的一面,他們像是在以“累得不想動”“窮得買不起”為主題做著自嘲遊戲,轉發各種“癱坐”“心累”“抑鬱”的表情包,一切都好像有意要與我們從小習得的主流“正確”態度——積極、健康、向上劃清界限、徹底相悖。在一片哀號與喪氣中,他們從中感受到了一絲抱團取暖的撫慰。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文化流行?它是一種逆反,是在發現那些從小接受了的關於“努力”的童話破滅之後的自我療傷,是多年來一直被壓抑、被無視的負面情緒終於找到了排解的通道。

事實上,每天爭先恐後地“喪”著的絕大部分人,並非真的把生活過成行屍走肉,他們恰恰曾經是、甚至如今在人群面前依然是那個努力、正面、受到了良好教育、能把自己工作做好的年輕人。

這種“反”和“喪”只是在證明“努力”“拼搏”這樣的詞從不像校園橫幅和勵志雞湯所告訴我們的那麼光明和純粹,是把從前光照不到的陰暗一面也終於展示了出來。這不僅不是心態上的不健康,它所起到的作用,恰恰是一直缺位又極為必須的心理支撐和療愈。

“葛優躺”和“感覺身體被掏空”的流行,也是“喪文化”的體現。

“反雞湯”和“喪文化”乃是深刻地認識到了“努力”教化所不告訴我們的那部分事實:有些鴻溝,不是靠個人努力所能跨越。所以,在階層加劇分化的當下,那些關於“努力”的教義仍然鋪天蓋地地擴散,甚至被由上而下地宣揚,它所造成的後果是否還不止于個體心理層面?它是否在客觀上引導年輕人只關注自我人生的改變,而疏離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參與?是否會讓年輕人面臨挫敗的境遇時,首先歸咎於個人努力的欠缺,而淡漠社會層面的基本問題?

對於個人而言,“喪”沒有錯,“努力”也沒有錯。但“努力”本身應該是對現實有所認識之後的一種自覺選擇,而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努力”更不應是來自外界的一種灌輸甚至蒙蔽,無論這個“外界”是家長,還是其他。

3

“努力”的前方只是“成功”?

當談起“努力”,其實有很多潛在的預設。比如它一定要有一個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才成其為“努力”。

對於高中生而言,它永遠是高考成績和一所好大學;而對於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它意味著工作上的晉升、賺更多的錢或者收穫聲名和人脈。如果方向有所偏離,即便你付出了精力和心血,也通常不會被認可為“努力”,而是成了“不務正業”。

所以,“努力”話語鋪天蓋地的背後,意味著有一套被普遍認可的價值體系和人生路徑。顯然,就目前而言,它是我們熟悉的“成功學”。

“努力”作為一種投入,是為了獲得“成功”的產出。而所謂“成功”,是功利主義意義上的收穫,是被多數人推崇的財富積累、功成名就。這就像一個經濟上的算式,如果收穫沒有達成,“努力”的意義也就泯滅了。

正因為有這樣一種簡單明確的邏輯,與“努力”相伴的那些迷茫、焦灼與挫敗才理所當然地被選擇性地無視。因為如果成功如期到來,它們都可忽略甚至成為一種點綴;而如果與成功無緣,它們也就沒有意義。這是明確的結果導向——過程不重要,感受也不重要。

對“成功學”的批判已經不少,但究其根本,“成功學”的問題還並不在於富人們的成功是否真的可以被複製,而在於“成功”被當做了人生價值的終極實現,甚至唯一實現。在經濟和社會都高速發展的這近40年,對“進步”“成功”的渴望和對“努力”的激發相伴而生,締造了經濟的繁榮,和一代人的新面貌。我們可以肯定這些奮鬥甚至“成功”的意義——但也許是時候對個體的差異、對多元的追求、對心理狀態的複雜和豐富給予更多的關注了。

所以,反思“努力”話語,並不是要鼓勵一種以輕鬆為上、無目的追求,甚至空虛墮落的生活。我們所期待的,是多元和包容;是大家不再用“名牌大學”“月薪XX”“有房無貸”來標籤一個人,而是能關心他或她的人格與品行,情感與內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