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講述老北平三裡屯往事,我和我同母異父的哥哥!2

這女人正是白天在屯子口被我們追打的瘋女人。

一名壯碩的少年趴在女人肚皮上, 這少年叫趙壯, 是三裡屯的這幫大孩子的頭兒。

“趙壯你快點, 我們都要凍死了。 ”一個瘦弱的少年催促。

“急你娘個腿。 ”趙壯小聲吼道, 滿臉通紅。

其他少年見趙壯的動作更加興奮, 紛紛跪下身來, 女人的哭聲隱約傳來。

那時候的我並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意味著什麼, 只覺得心裡害怕, 想要離開那裡。 我悄悄地沿著河坡上了岸, 回到家時剛好看見母親和父親從屯子口走來。

“江絨, 大半夜你又瞎跑出去幹什麼?”母親呵斥, 將我拎到屋簷下拍打身上的積雪。

我想到橋底下的女人和脫得精光的一群少年, 不知道該如何說, 父親從口袋裡掏出一把糖塞在我手裡, 我滿心高興, 話到嘴邊終究沒說出大石橋底下正發生的事情。

母親幫父親把髒兮兮的舊棉襖脫下來掛在炕上晾著,

旁邊烤著火爐, 那時候的北平已經沒有多少戶人家用炕, 一來柴火不足, 二來煤塊又不夠, 好在三裡屯附近有個廢棄煤礦廠, 母親會時常到那拾些煤塊回來燒火。

那一年是民國三十二年, 也就是一九四三年, 時局動盪, 內院外患的年代。

父親叫江正陽, 年輕時候跟村裡在建築隊的師傅學手藝, 我的記憶裡, 父親早年是在北平邊境修鐵路的, 好幾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 後來經過警署和建築隊的保舉給日本憲兵隊修建房子, 不然若是一般沒有手藝的壯丁或者流浪漢被抓去做勞工, 死了都沒人收屍。 即便如此, 他每一次見我的神情也都像訣別。

我不知道父親給日本憲兵隊幹活有多少工錢拿, 只知道父親有時回家會給我帶回一把糖,

那糖特別甜, 父親也特疼我, 從不捨得打我, 有時還會趁我熟睡的時候撫摸我的臉。 很多次我都被驚醒又不敢睜眼, 他的手常年都是凍得皴破口子, 傷口硬得像老樹皮。

那時候抗日戰爭已經到了後期, 外面戰火連天, 內戰外戰一起打, 到處都是死人, 好在童年中的三裡屯像是得到上天庇佑一般, 稍得一絲寧靜。

母親一邊給父親烤棉襖一邊問道:“這雪下得越來越大, 房子還能蓋嗎, 小日本不給人休息嗎?”

父親說道:“有警署和建築隊保著, 丟不了命, 我能晚上回來已經不錯了更別說休息, 那些被抓去的壯丁晚上都沒地方睡, 擠在草棚子磚縫裡, 今早病死了一個, 認不得哪的人, 屍體晾了一天, 晚上大夥兒幫襯著埋了才回來晚的”

母親聽到有人死, 正烤著棉襖的手哆嗦一下, 她將棉襖放在炕上, 說道:“米湯涼了, 我給你熱熱。 ”

父親說道:“不用熱, 剛好喝, 你也坐下來吃飯吧。 ”

母親說:“等你們吃完我再吃, 我先燒熱水等會給你洗洗上藥。 ”

我坐在炕上, 抬頭看著母親說道:“藥水都給牛愛花拿去了, 哪還有藥水?”

母親這才想起白天的事情, 當下臉色難看, 起身說道:“我上她家討點來。 ”

“那麼晚了你少去跟她吵吵, 那女人你惹得起?”父親板著臉說話, 手中的筷子把碗邊敲得叮噹響, 然後看向我說道:“江絨, 又是你惹事的吧?”

我嘟著嘴, 小聲嘀咕道:“小五先惹我的。 ”

“都說了不要跟小五打架, 他媽不通人氣, 三番五次來家裡拿東西, 人家巴不得你惹事, 你怎麼就不長記性?”父親瞪著我說,

見我低頭不再頂嘴, 面色緩和下來, 對母親說道:“秀梅你吃飯吧, 手凍了是小傷不打緊, 等咱爹回來再讓他配點藥就是了。 ”

母親點頭, 這才蹲下來吃飯。

吃過飯, 母親燒好水將浴帳支起來, 父親背對著我脫衣服進浴帳洗澡。

母親用熱毛巾給我擦了擦臉, 問我困不困, 我搖了搖頭, 她不問我的意見, 將我的棉襖脫了讓我上床睡覺。

我看著牆邊的小床說道:“我今晚要在炕上睡, 那小床冷。 ”

“別不聽話, 你爸累了一天了得好好休息, 要是他著涼生病就沒法幹活賺錢, 到時候咱娘倆兒都得餓死。 ”母親小聲說道。

“就不, 我就要睡炕上。 ”我嘟囔著嘴說。

母親揚起手做要打我的動作, 我哼了一聲, 屁顛屁顛地跑向小床, 不一會兒就起了困意。

我迷迷糊糊地在昏暗的燭光下看到父親光著身子走上炕,將母親壓在床上,發出粗重的喘息,還有母親如泣如訴的低吟,猶如橋洞中那女人驚恐的哭聲。

我大氣都不敢喘,等父親完事後躺在床上,壓著嗓音說道:“今天我在憲兵隊聽到有人說北平可能要打仗了,秀梅,要是真打起來,你可得看好丫頭,把咱家錢都帶著讓老江帶你們跑,他是軍醫,給那麼多人看過病,活下去的路子廣。”

母親說:“我曉得了,這話你也不是說一次兩次,馬上都快過年了,甭講不吉利話。”

母親的聲音也變得低沉起來,她突然像是想起來什麼,連忙從床上爬起來穿衣服。

“你這麼晚了要去哪?”父親問道。

母親說道:“我白天看見一個外鄉大姐躲在屯子口的土牆邊,說拿些吃食給人家的結果沒找著人,這麼晚了她穿得衣服也少,外面冬雪寒天,還不得凍死。”

父親歎了口氣說道:“一個外鄉人你管哪門子閒事,這屯裡屯外凍死餓死的人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以前還有蘆席蓋著,現在哪還有人管,給野狗叼走都不錯了,去年河南逃荒陸陸續續還有人往咱北平竄,少管點分外事兒。”

母親猶豫了一下,說道:“怕是現在連野狗都沒有了,我答應人家帶點吃食,若是她死了,我心裡難熬。”

“明天再說吧,那麼晚你上哪去找?”父親說道,有些不高興。

母親猶豫,應諾一聲便躺炕上,門外的寒風呼呼,響徹著三裡屯的夜空,像是敲醒某種隱藏在欲望中迫切而響的鑼。

第二天我醒來的時候窗外的雪已經停了,屋裡很暖和,爐子上還熱著湯。

父親由於是在日本憲兵隊幹活,早上還要先去建築隊點個卯,所以走得特別早,不然要是哪天突然失蹤,想要找日本人理論都沒個依據,那時候的人命不比狗命金貴,各個城區每天都會有人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失蹤……

母親為了不讓父親遲到,又怕父親去早了白天犯困,所以她每天早晨都要早醒一兩個小時,洗菜淘米,燒湯,倒夜壺。時間久了她就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鐘,不論寒暑,大概每天五點鐘左右都會醒來,這個習慣直到後來我上了學依然保持著。

母親見我醒來,幫我穿好衣服,帶我到門口用冒著熱氣的井水洗漱,之後我匆匆忙忙扒完飯,趁母親收拾碗筷的空檔跑到三裡屯後面的大石橋。

橋下除了些火堆已經沒有人在,但是我回來的時候卻看到了昨天晚上趴在瘋女人肚皮上的趙壯。

當時趙壯正和一名屯子裡的少年小聲說話,樣子猥瑣極了,他手裡拿著香煙,見我從屯子後的大石橋走來,就把煙頭丟向我,說道:“髒丫頭,你過來,老子有話問你。”

我抓起地上的一把雪就砸向趙壯,口中罵道:“你大壞蛋!”

罵完之後我撒腿就向屯子裡跑,趙壯嘿了一聲,拔腿就追,追了幾步見我跑遠就停下來憤憤然地罵了兩句,說以後讓我好看。

我回到家後,詢問母親那瘋女人的下落,母親沒搭理我,站在門口正出神,她不停地搓著已經凍皴了的手。

我以為母親是生了我的氣,便老實地坐在堂屋裡不敢再亂跑,母親就一直挨在門邊出神,期間時不時地走動,像是有極大的心事。

我從來沒見過母親這般模樣,就覺得也許是家裡要發生大事了。

臨近晌午,門外突然傳來叫喚母親的聲音:“秀梅,秀梅在沒在家,有人打電話找你!”

母親聽到聲音,連忙向門外走去,喊她的人是屯子裡的劉蘭英,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按輩分管她叫大娘。之前我說過,三裡屯還未通電,但劉蘭英家不同,她男人叫趙富貴,是三裡屯的地主。

趙富貴雖然是地主,但為人並不囂張跋扈,之前北平鬧過一次土地革命,各地提出了打倒地主的口號,當時淺塘鎮的幾個地主家裡都被村民包圍了,包括趙富貴家,三裡屯和其他村子種趙富貴家田的村戶都扛著鐵鍁鋤頭要討伐地主,那時候的趙富貴還年輕,不知該如何應對亂局,扛著家裡的獵槍就要跟人拼命。

趙富貴的爹趙福喜是當家人,他和其他幾名地主買通了警署,警署出面干涉,最後商議決定開倉放糧以平民憤。

這件事情雖然最後不了了之,但是趙福喜是個聰明人,他看出來時局動亂,眼下內憂外患,不管哪一方贏了最後土地都是要改革的,便百般叮囑趙富貴為人謙遜,將手裡的農田逐漸賣出去不少。

趙富貴不像其它鎮上的地主那麼家大業大,但是家境倒是挺富足,起碼在我們三裡屯是第一大戶,他娶了劉蘭英之後生了個兒子叫趙大海,開了家商店賣些油鹽味精也算是造福一方,省了屯子裡的人再跑一趟鎮上。那時候一些富裕的鎮子都有了可以異地通話的洋玩意兒,電話機,趙富貴便花錢買了一台電話機。

雖然三裡屯以及附近的幾個村子電話機只有那麼一台,但是打電話的人並不是很多,屯子裡有人到外地闖蕩的,到了大年才捨得打一個電話回家,電話費很貴,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平常時候只能寫信。

母親的娘家是在鎮上,自從嫁到三裡屯就很少回家,她也沒有什麼朋友,我本以為是娘家的人有緊急事找她,可母親接完電話後,並沒有急著去鎮上,而是先回了趟家。

她認認真真地將自己的頭髮打理了一番,還將壓在衣櫃底下的錦藍色棉襖拿了出來,母親出嫁時候娘家人送的嫁妝裡除了一床喜被,就是這件棉襖,鵝絨的。

“媽,你是要到鎮上嗎,我跟你一起去。”我說道。

母親聞言,這才注意到站在她身後許久的我,她說道:“江絨,你乖乖在家哪裡也不要去,媽媽到鎮上很快就回來。”

母親說完起身就走,走的時候還特意將大門鎖上,怕我偷偷跑出去。

從三裡屯到鎮上十多裡路,大概一小時的腳程,母親匆匆忙忙向鎮上趕去,我看到她的眼神中,隱隱露出某種興奮的期待。

我本以為母親下午就會回來,可到了傍晚也沒看見她的身影,直到天色近晚,再到父親從日本憲兵隊的工地回家,一直都不見她回來。

父親也以為母親是回娘家,臨近年關回娘家是理所當然,可眼下兵荒馬亂的,到處還都是外鄉逃荒的人,其中不乏一些心存歹心的流浪漢,父親越發著急,把我拉到身邊一五一十地問起了白天發生的事情,緊接著就奪門而去。

父親小跑著到了鎮上,去了母親的娘家,我體會不到父親當時得知母親根本就沒回娘家時的心情,只看到他回家後眼睛通紅,很鄭重地告訴我:“江絨,你媽不見了。”

父親是個少言寡語的人,那時候的他也不過才二十七八歲,他的神情就像個孩子一樣,說完就轉身抹眼淚,然後跑向趙富貴家,跑向村長家,挨家挨戶敲門讓三裡屯的人幫忙找母親。

三裡屯的村民們全體出動,繞著村子周圍找了幾圈,鎮上大大小小的胡同也找了個遍,一直找到大半夜也沒見著母親的身影。

父親問地主婆劉蘭英到底是誰給母親打的電話,劉蘭英說她也不知道,只知道電話裡面是一個男的聲音。

父親當時面無表情,跟大夥道了個謝,然後領著我向家裡走。

“爸,媽還會回來嗎?”我抬頭問父親。

父親的嘴唇噏動,欲言又止,他和我一樣,都希望母親會回來,但是他也不知道母親會不會回來。

那天晚上,父親一夜沒睡,他早早地爬起來到鎮上的建築隊點了個卯就又匆匆趕回屯子裡,他沒有任何法子,對於母親的不辭而別,只能等。

萬幸的是,母親在第二天晌午時終於回了三裡屯,但她並不是一個人回來的,同行而來的,還有一個三四十歲的男人和一個小男孩。

那個小男孩,就是我後來的哥哥,一個足以影響我一生,影響到整個三裡屯所有人的人。

我迷迷糊糊地在昏暗的燭光下看到父親光著身子走上炕,將母親壓在床上,發出粗重的喘息,還有母親如泣如訴的低吟,猶如橋洞中那女人驚恐的哭聲。

我大氣都不敢喘,等父親完事後躺在床上,壓著嗓音說道:“今天我在憲兵隊聽到有人說北平可能要打仗了,秀梅,要是真打起來,你可得看好丫頭,把咱家錢都帶著讓老江帶你們跑,他是軍醫,給那麼多人看過病,活下去的路子廣。”

母親說:“我曉得了,這話你也不是說一次兩次,馬上都快過年了,甭講不吉利話。”

母親的聲音也變得低沉起來,她突然像是想起來什麼,連忙從床上爬起來穿衣服。

“你這麼晚了要去哪?”父親問道。

母親說道:“我白天看見一個外鄉大姐躲在屯子口的土牆邊,說拿些吃食給人家的結果沒找著人,這麼晚了她穿得衣服也少,外面冬雪寒天,還不得凍死。”

父親歎了口氣說道:“一個外鄉人你管哪門子閒事,這屯裡屯外凍死餓死的人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以前還有蘆席蓋著,現在哪還有人管,給野狗叼走都不錯了,去年河南逃荒陸陸續續還有人往咱北平竄,少管點分外事兒。”

母親猶豫了一下,說道:“怕是現在連野狗都沒有了,我答應人家帶點吃食,若是她死了,我心裡難熬。”

“明天再說吧,那麼晚你上哪去找?”父親說道,有些不高興。

母親猶豫,應諾一聲便躺炕上,門外的寒風呼呼,響徹著三裡屯的夜空,像是敲醒某種隱藏在欲望中迫切而響的鑼。

第二天我醒來的時候窗外的雪已經停了,屋裡很暖和,爐子上還熱著湯。

父親由於是在日本憲兵隊幹活,早上還要先去建築隊點個卯,所以走得特別早,不然要是哪天突然失蹤,想要找日本人理論都沒個依據,那時候的人命不比狗命金貴,各個城區每天都會有人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失蹤……

母親為了不讓父親遲到,又怕父親去早了白天犯困,所以她每天早晨都要早醒一兩個小時,洗菜淘米,燒湯,倒夜壺。時間久了她就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鐘,不論寒暑,大概每天五點鐘左右都會醒來,這個習慣直到後來我上了學依然保持著。

母親見我醒來,幫我穿好衣服,帶我到門口用冒著熱氣的井水洗漱,之後我匆匆忙忙扒完飯,趁母親收拾碗筷的空檔跑到三裡屯後面的大石橋。

橋下除了些火堆已經沒有人在,但是我回來的時候卻看到了昨天晚上趴在瘋女人肚皮上的趙壯。

當時趙壯正和一名屯子裡的少年小聲說話,樣子猥瑣極了,他手裡拿著香煙,見我從屯子後的大石橋走來,就把煙頭丟向我,說道:“髒丫頭,你過來,老子有話問你。”

我抓起地上的一把雪就砸向趙壯,口中罵道:“你大壞蛋!”

罵完之後我撒腿就向屯子裡跑,趙壯嘿了一聲,拔腿就追,追了幾步見我跑遠就停下來憤憤然地罵了兩句,說以後讓我好看。

我回到家後,詢問母親那瘋女人的下落,母親沒搭理我,站在門口正出神,她不停地搓著已經凍皴了的手。

我以為母親是生了我的氣,便老實地坐在堂屋裡不敢再亂跑,母親就一直挨在門邊出神,期間時不時地走動,像是有極大的心事。

我從來沒見過母親這般模樣,就覺得也許是家裡要發生大事了。

臨近晌午,門外突然傳來叫喚母親的聲音:“秀梅,秀梅在沒在家,有人打電話找你!”

母親聽到聲音,連忙向門外走去,喊她的人是屯子裡的劉蘭英,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按輩分管她叫大娘。之前我說過,三裡屯還未通電,但劉蘭英家不同,她男人叫趙富貴,是三裡屯的地主。

趙富貴雖然是地主,但為人並不囂張跋扈,之前北平鬧過一次土地革命,各地提出了打倒地主的口號,當時淺塘鎮的幾個地主家裡都被村民包圍了,包括趙富貴家,三裡屯和其他村子種趙富貴家田的村戶都扛著鐵鍁鋤頭要討伐地主,那時候的趙富貴還年輕,不知該如何應對亂局,扛著家裡的獵槍就要跟人拼命。

趙富貴的爹趙福喜是當家人,他和其他幾名地主買通了警署,警署出面干涉,最後商議決定開倉放糧以平民憤。

這件事情雖然最後不了了之,但是趙福喜是個聰明人,他看出來時局動亂,眼下內憂外患,不管哪一方贏了最後土地都是要改革的,便百般叮囑趙富貴為人謙遜,將手裡的農田逐漸賣出去不少。

趙富貴不像其它鎮上的地主那麼家大業大,但是家境倒是挺富足,起碼在我們三裡屯是第一大戶,他娶了劉蘭英之後生了個兒子叫趙大海,開了家商店賣些油鹽味精也算是造福一方,省了屯子裡的人再跑一趟鎮上。那時候一些富裕的鎮子都有了可以異地通話的洋玩意兒,電話機,趙富貴便花錢買了一台電話機。

雖然三裡屯以及附近的幾個村子電話機只有那麼一台,但是打電話的人並不是很多,屯子裡有人到外地闖蕩的,到了大年才捨得打一個電話回家,電話費很貴,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平常時候只能寫信。

母親的娘家是在鎮上,自從嫁到三裡屯就很少回家,她也沒有什麼朋友,我本以為是娘家的人有緊急事找她,可母親接完電話後,並沒有急著去鎮上,而是先回了趟家。

她認認真真地將自己的頭髮打理了一番,還將壓在衣櫃底下的錦藍色棉襖拿了出來,母親出嫁時候娘家人送的嫁妝裡除了一床喜被,就是這件棉襖,鵝絨的。

“媽,你是要到鎮上嗎,我跟你一起去。”我說道。

母親聞言,這才注意到站在她身後許久的我,她說道:“江絨,你乖乖在家哪裡也不要去,媽媽到鎮上很快就回來。”

母親說完起身就走,走的時候還特意將大門鎖上,怕我偷偷跑出去。

從三裡屯到鎮上十多裡路,大概一小時的腳程,母親匆匆忙忙向鎮上趕去,我看到她的眼神中,隱隱露出某種興奮的期待。

我本以為母親下午就會回來,可到了傍晚也沒看見她的身影,直到天色近晚,再到父親從日本憲兵隊的工地回家,一直都不見她回來。

父親也以為母親是回娘家,臨近年關回娘家是理所當然,可眼下兵荒馬亂的,到處還都是外鄉逃荒的人,其中不乏一些心存歹心的流浪漢,父親越發著急,把我拉到身邊一五一十地問起了白天發生的事情,緊接著就奪門而去。

父親小跑著到了鎮上,去了母親的娘家,我體會不到父親當時得知母親根本就沒回娘家時的心情,只看到他回家後眼睛通紅,很鄭重地告訴我:“江絨,你媽不見了。”

父親是個少言寡語的人,那時候的他也不過才二十七八歲,他的神情就像個孩子一樣,說完就轉身抹眼淚,然後跑向趙富貴家,跑向村長家,挨家挨戶敲門讓三裡屯的人幫忙找母親。

三裡屯的村民們全體出動,繞著村子周圍找了幾圈,鎮上大大小小的胡同也找了個遍,一直找到大半夜也沒見著母親的身影。

父親問地主婆劉蘭英到底是誰給母親打的電話,劉蘭英說她也不知道,只知道電話裡面是一個男的聲音。

父親當時面無表情,跟大夥道了個謝,然後領著我向家裡走。

“爸,媽還會回來嗎?”我抬頭問父親。

父親的嘴唇噏動,欲言又止,他和我一樣,都希望母親會回來,但是他也不知道母親會不會回來。

那天晚上,父親一夜沒睡,他早早地爬起來到鎮上的建築隊點了個卯就又匆匆趕回屯子裡,他沒有任何法子,對於母親的不辭而別,只能等。

萬幸的是,母親在第二天晌午時終於回了三裡屯,但她並不是一個人回來的,同行而來的,還有一個三四十歲的男人和一個小男孩。

那個小男孩,就是我後來的哥哥,一個足以影響我一生,影響到整個三裡屯所有人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