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場景+汽車金融”下的P2P租車 正在向汽車產業鏈進軍

——“為何想要做汽車金融?”

——“因為這一部分比較賺錢。 ”

三月的廣州水霧彌漫, 快快租車CEO楊春暉坐在小蠻腰附近的辦公室, 這般回答來訪者的提問。 一周前, 她掌舵的快快一度傳聞將被滴滴出行收購, 小道消息言之鑿鑿。

快快迅即發出官方聲明, 予以否認。 但面對“假設未來有互聯網巨頭收購”的問題, 性情爽朗的楊春暉笑稱, “只要價錢合適, 一切皆有可能。 ”

但至少短期內, 這種可能近乎是零。 因為再過一周, 羊城的潮濕天氣結束時, 這家華南地區知名的P2P租車公司, 將迎來前所未有的一場變革, 或者叫“升級”。

快快租車的業務將延展至汽車的購買、上牌、貸款、保養和二手車處理,

即整個產業鏈。 用楊春暉的話說, 就是“覆蓋一輛車的一生”。 參照過往業內的案例, 這場變革後, “快快租車”這一品牌, 也極有可能被某個更有想像空間的名稱替代。

而原本, 快快租車主營的是P2P租車業務, 並以“三分鐘租到身邊車”的口號聞名業界。

P2P這種透著“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氣質的出行方式, 最早可以追溯到1948 年瑞士蘇黎世合作社推行的CAr-Sharing方案。 但在中國, P2P租車和它更上層的共用租車, 全都是狂飆突進的“互聯網+”侵入傳統行業的產物。

楊春暉是這波浪潮的一位先行者。 早年, 她跟汽車和互聯網均無瓜葛。 最初, 她在BP石油公司旗下的便利店, 負責門店運作。 隨後轉投中油BP石油有限公司,

以“項目經理”的身份, 幹完專案經理、產品經理和實施經理的工作。 2005年, 楊春暉轉行進入酒店行業, 並以元老級的身份, 見證七天酒店的上市。

2013年, “互聯網+”如火如荼, 楊春暉終於“上車”——她出任瑞卡租車的集團高管, 次年憑著女性特有的敏銳, 嗅出行業的新風向, 於是決定與另外兩位創始人——劉忠忠和林樂昌一起, 創立快快租車。

劉林二人一同出自著名的3G門戶, 前者是技術大牛, 後者是行銷大咖。

快快租車在2014年秋天上線區別於百分百的P2P, 快快從一開始, 就決定兼顧B端和C端的車源, 在盤活私家車存量的同時, 與數家租賃公司保持合作, 保證資源供給(比如開創性地提出“車輛全託管模式”), 這使得租客能在快快找到最大跨度的車型,

從瑪莎拉蒂到飛度。 上線半年後, 快快拿到A輪6000萬元的融資。

前後時期, 一大波創業者和投資機構正帶著一種顛覆者的心態, 進入租車領域。 因為, 與傳統租車企業(比如神州租車)相比, P2P模式沒有獲取牌照、購買車輛、佈局門店這些“沉重”的負擔, 步履輕快。 但三年過去, 即便是在北上廣深這些私家車保有量極高的一線城市, 預期中租車市場的井噴, 卻遲遲不見到來——沒有享受過網約車的那種全民追捧, 也沒有共用單車的炙手可熱。

按楊春暉的理解, 租車之所以不溫不火, 一種原因是“應用場景不同”——“我給你100元的打車券, 你出門馬上可以用。 但在租車業務上, 如果你沒有駕照, 我給你補貼也沒用。 ”

業內觀察者的另一種普遍共識是,

P2P租車模式的溫吞, 源于車主與租客之間的信任。 楊春暉深有同感。 在她看來, 快快租車一直在做的, 就是連接人與人的信任, “信任可以提高效率, 二話不說, 把車租給你。 ”作為解決信任問題的配套手段, 快快在過去三年構建起完備的風控體系, 比如建立車主和租客的互評機制, 比如提供高達435萬、業內第一的丟車保險。

截至目前, 在快快的平臺上, 車主的二次三次放租比例是接近60%, 租客的回頭率則是35%。 這個用戶活躍度足以排進業內前三。

然而, 時至2017年, 以P2P模式起家的租車企業像流水落花:寶駕變成寶駕出行, 把業務拓展到試駕和新能源車租賃;曾經豪言在“一年內超越神州租車”的PP租車, 已經改叫START, 轉做共用豪車;如CoCar和友友這般倒閉的,

則湮沒在歷史的灰燼中。

而新的力量還在入場。 去年底以“最強攪局者”姿態加入租車市場的滴滴出行, 便是典型。 滴滴的加入, 讓老牌的神州租車神經緊繃, 也再次提醒各家租車平臺:事情正在起變化。 在燒錢模式難以為繼的情況下, 唯有轉型, 才能在共用租車領域殺出一條血路。

但更準確地說, “轉型”這個詞並不適用於快快。 按照楊春暉的設計, 快快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只做P2P、靠租車賺錢——儘管目前它已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線上租車品牌。

“2014年成立時我就在想, 有一天規模起來後要如何跟進, 才會讓公司更有價值。 所以我們雖然主營租車, 但一直在嘗試新的模式, 比如保險和金融。 ”楊春暉口中提到的嘗試, 即是一年多以前,快快與Formax金融圈一同推出的免息抵押貸款和託管放租業務。

而現在,楊春暉決定與員工們一起,把事情搞大。快快即將成為P2P租車企業中第一家轉向整條汽車產業鏈的公司。

汽車金融是重中之重。公開資料顯示,十年前,中國的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不到5%,十年後仍不到三成,與歐美國家動輒70%的滲透率相比,成長空間巨大。

不單只有快快租車看到這一前景。但按照楊春暉的判斷,目前沒有能夠覆蓋整個產業鏈的、壟斷型的租車企業。“一些做實業的人會跟風做個汽車金融類的APP,但對後續的推廣和運營,可能沒概念。反過來,一些互聯網出身的人,對傳統行業不夠瞭解,也很難拿到好的資源管道,只能靠砸錢。而我們快快在技術上有優勢,在資源整合方面有足夠經驗,當然要果斷去做。”

CEO本人對外放出的口風是,目前快快的汽車金融還沒上線,但在B端已經有收入,“預計今年就會超過租車業務的收入”。至於未來要把汽車金融做到何種高度,她決定“暫時不考慮太遠”。

而如果參照一下CEO的履歷,就會發現,“暫時不考慮太遠”的意思更像是“我們走著瞧”。

十年前,楊春暉列出過一張寫滿30個計畫的“夢想清單”,結果2014年創立快快時發現,目標全都實現。她在2015年列下第二張清單,迄今為止也全部完成。

儘管她一再宣稱,自己是一個很沒有情懷的人,但沒人能保證,她不會在一周後快快租車的那場“升級”中,列出自己的第三張清單。

即是一年多以前,快快與Formax金融圈一同推出的免息抵押貸款和託管放租業務。

而現在,楊春暉決定與員工們一起,把事情搞大。快快即將成為P2P租車企業中第一家轉向整條汽車產業鏈的公司。

汽車金融是重中之重。公開資料顯示,十年前,中國的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不到5%,十年後仍不到三成,與歐美國家動輒70%的滲透率相比,成長空間巨大。

不單只有快快租車看到這一前景。但按照楊春暉的判斷,目前沒有能夠覆蓋整個產業鏈的、壟斷型的租車企業。“一些做實業的人會跟風做個汽車金融類的APP,但對後續的推廣和運營,可能沒概念。反過來,一些互聯網出身的人,對傳統行業不夠瞭解,也很難拿到好的資源管道,只能靠砸錢。而我們快快在技術上有優勢,在資源整合方面有足夠經驗,當然要果斷去做。”

CEO本人對外放出的口風是,目前快快的汽車金融還沒上線,但在B端已經有收入,“預計今年就會超過租車業務的收入”。至於未來要把汽車金融做到何種高度,她決定“暫時不考慮太遠”。

而如果參照一下CEO的履歷,就會發現,“暫時不考慮太遠”的意思更像是“我們走著瞧”。

十年前,楊春暉列出過一張寫滿30個計畫的“夢想清單”,結果2014年創立快快時發現,目標全都實現。她在2015年列下第二張清單,迄今為止也全部完成。

儘管她一再宣稱,自己是一個很沒有情懷的人,但沒人能保證,她不會在一周後快快租車的那場“升級”中,列出自己的第三張清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