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15歲1米45中考後才就醫 女孩骨齡顯示長高希望渺茫

市區趙女士的女兒玲玲就診。

15歲的她身高僅145釐米, “近兩年來, 孩子身高好像沒怎麼長, 但是她學業忙, 我們也想等等看, 說不定她自己還能長。 ”蘇北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陶月紅博士發現, 玲玲比同齡女生的身高矮十幾釐米, 經測骨齡, 玲玲骨骺線已經基本癒合, 今後的生長空間十分有限, 已屬於矮小症。 當她問趙女士為何不早點帶孩子檢查時, 趙女士很是後悔, 她說:“孩子的父親就發育晚, 高中才開始猛躥個子, 我以為孩子跟他父親一樣, 就沒著急。 ”

“家長存在一定誤區, 可以說孩子的身高是被耽誤的。

”陶月紅博士說, 趙女士在發現孩子身高停長後, 並沒有及時帶孩子就診, 而是怕耽誤孩子學業, 等到暑期孩子中考忙完才“抽空”帶孩子到醫院。 “玲玲就診得太遲了, 如果就診早一年, 其實還是有長高希望的。 ”

學生暑期測骨齡

一天半門診接待150人

陶月紅博士專門治療性早熟和矮小症, 她介紹, 暑期矮小症的就診人數直線上升。 “一周我是一天半門診, 一周下來, 來測骨齡的孩子估計有150左右。 ”陶月紅介紹, 特別是中小學生放假後, 測骨齡的人數增加四五成。

據介紹, 測骨齡其實是個很簡單的檢查, 就是拍攝兒童左手手腕的X光片, 這是目前國際通用的測骨齡方法。 醫生在得到骨齡平片後, 對照圖譜, 就可以據其判斷骨骼的成熟程度,

從而預測生長潛力。 “很可惜, 不少孩子測骨齡後, 發現都錯過了最佳的生長時間。 ”

陶月紅告訴記者, 在得知孩子患有矮小症之後, 有些家長可能會特別詫異, 認為自己的孩子每天“好吃好喝”, 不可能患有這種疾病。 實際上, 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引發矮小症。 “例如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性早熟、特發性矮小、全身性疾病、體質性生長和青春期延遲等都有可能引發矮小症。 ”

怎麼還能長得高

專家建議晚9點前入睡

“有些家長對孩子比較矮的情況不以為意, 像趙女士的大有人在, 認為這只是因為孩子生長發育比較慢而已, 所以只要‘靜觀其變’即可, 但這樣有可能耽誤了孩子。 ”陶月紅表示, 矮小症在臨床上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因為孩子的年齡越小, 其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 所以生長的空間和潛力也就越大, 此時治療的效果也就越好。

“想要長個子, 孩子就要早點睡覺。 ”陶月紅接診過一些孩子因長期熬夜玩手機, 抑制了生長激素分泌, 影響了長個。 “所以建議處於生長期的學生最好在9點前睡覺, 特別是暑期, 不要總玩手機和電腦, 早睡對長個子有好處。 ”此外, 家長還應定期記錄孩子身高資料。 “骨骺發育的指標, 跟實際年齡不一樣, 它決定孩子的最終身高, 它能提示孩子生長發育的狀況。 ”

陶月紅建議, 家長需要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 儘早發現、及早干預, 否則一旦骨骺閉合, 孩子就失去了長高的機會。 一般女孩的骨齡超過15歲,

男孩的骨齡超過17歲, 骨骺大多已經閉合, 長高的機會就非常小了。 因此, 越早瞭解骨骺癒合情況, 越早干預, 效果越好, 3歲-12歲是較好治療期。

通訊員 蘇宣 記者 王詩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