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的變法建議比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還猛:穿西服說西語嫁西人,第4條更辣眼,光緒很欣賞

26

“超英趕美”, 這個口號是不是很熟悉?不過, 第一次提出這個口號的年代不是你上學時聽歷史老師講的那個答案, 得提前半個世紀——百日維新期間。

口號誰不會喊?關鍵是落實。 百日維新的紅人是“六君子”, 再刷掉一半都話, 就只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了。 不過, 這幾人儘管名氣很大, 在保守派眼裡簡直大逆不道, 但和另一個支持變法的人比起來, 又顯得保守了。 此人提出的變法建議, 是歷史課本裡面提都不敢提的, 而光緒卻非常欣賞。

在當年, 這些變法建議可謂“石破天驚”:

好詩

第一, 換衣服, 脫掉中式袍裝改穿西服。 自個兒都穿上了, 就不會覺得西方人奇裝異服, 說人家是妖怪似。 別以為換套衣服很容易, 尤其是換成“蠻夷”的衣服。 想當年, 趙武靈王搞“胡服騎射”就遭遇了很大阻力。

第二, 增語種, 不能只說中國話, 人人都要學西語, 這樣才能更好地與西方人打交道,

融入國際社會。 一般來說, 誰的國力強大, 誰的語言也會更加強勢, 成為“世界語言”。 提出學西語, 等於公開承認“蠻夷”比大清強。 儘管這已經是事實, 但讓全國人民從心理和行動上完全接受還是不容易。

第三, 合宗教, 把基督教和孔教合併起來, 基督教的人要崇拜孔教, 孔教的人要膜拜基督教, 實現和諧發展。 這一條也太理想了, 即使到今天, 要讓孔教和基督教毫無嫌隙地“哥倆好”, 恐怕也很難吧。

第四, 變婚姻, 儘量多與西方人通婚, 這是與西方人溝通和打交道最好的方式。 當然了, 這比日本人還差那麼一點兒——人家鼓勵本國女人與境內西方人“媾合”, 那才叫“激進”!不過, 咱文化傳統太深厚, 能提出儘量與西方人婚配, 已經很了不得了。

怎麼樣, 夠激進吧。 光緒皇帝看了此人的建議, 十分欣賞, 批示給軍機大臣和總理衙門認真閱讀。 當然了, 這些建議太超越時代了, 並未執行。

光緒皇帝書法

究竟是誰提出來的呢?

陳鼎!

知道這個名字的怕是不多。

他是譚嗣同老鄉, 湖南衡陽人, 比譚嗣同大11歲(1854年生), 學歷也更高——進士出身。 當年蔡元培在浙江參加鄉試, 副主考官正是陳鼎。

陳鼎思想開放, 積極為百日維新建言獻策。 值得玩味的是, 他在私下並未與康有為和梁啟超等有什麼交往, 但在變法措施上卻走得更遠。 比如, 康梁主張廢除科舉取士, 其實只是不要科舉考試這種形式, 並未徹底否定科舉考試的內容。 陳鼎則不然, 他覺得應該“燒盡宋人之書使天下士人一以真面目相見”。

作為一個參加過科舉考試而且26歲就中進士的成功考試人士來說, 陳鼎的建議很出人意料。 在他看來, 那些考試過關的人都戴著假面具做人, 于國無益。

六君子

儘管陳鼎在變法觀點上比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走得更遠, 但百日維新事敗後,

他並未被賜死, 判的是終生監禁。 1903年天下大赦, 他沾光出獄, 但第二年就死了。 也許, 他的心死先於身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