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天京事變謎團: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杖責各王而積怨釀成王殺王

據史料記載, 從1848年至1856年8月,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傳言共有25次以上。

1853年11月, 天京剛定都8個月, 因洪秀全在監督營建天王府期間虐待宮女,

楊秀清就自稱代天父下凡, 下令杖責洪秀全以示警告, 要洪秀全體恤臣下, 不准他任意打罵和誅殺。 楊秀清還勸洪秀全要善於“納諫”, 他說, “君有未明, 良臣啟奏, 君則當從;臣理君事, 亦必先啟奏始行。 如此則君臣同德, 上下一心”。 此事造成了洪秀全在心靈上的不快, 在洪、楊的關係上有了一絲絲的陰影。 又有一次, 因洪仁發遲到, 楊秀清又代天父下凡, 指責他對天父不敬, 洪秀全知道後, 要洪仁發馬上到楊秀清處“肉袒請罪, 並請杖責”。 楊秀清常以天父名義下凡, 用神威淩駕到洪秀全頭上, 1855年8月一個晚上, “天父”突然下凡, 半夜來到天王府, 天王迎接稍遲, “天父”就大發雷霆, “甘久不開朝門, 真是該打”。 而洪秀全出於維護天父的絕對權威,
一直在忍讓, 在思想上卻與楊秀清的裂痕不斷加深。

在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去世後, 北王韋昌輝在太平天國的地位, 僅次於洪秀全、楊秀清, 在太平軍中勢力深厚, 在進軍途中和定都南京之後, 他都是重要決策人物, 對太平天國的事業起過重要作用,

但楊秀清也曾因各種緣故責駡甚至杖責韋昌輝, 1852年2月, 韋昌輝部屬張子朋責打水營太平軍, 幾近激變, 險些闖下大禍, 楊秀清杖責了張子朋1000軍棍, 杖責了韋昌輝數百軍棍。 1856年三月初五, 楊秀清借天父下凡時, 韋昌輝未能及時傳齊子女等候, 打了他40大板。 韋昌輝的哥哥與楊秀清的妾兄爭房屋, 楊秀清把他交韋昌輝議罪, 韋昌輝竟要將其哥哥處以五馬分屍, 說不如此, 不足以警示眾人。 史書記載, 韋昌輝對楊秀清“甚諂”, 車至則扶以迎, 論事不三四語, 必跪謝曰:“非四兄教導, 小弟肚腸嫩, 幾不知此。 ”多次受辱的韋昌輝, 雖表面上滿不在乎, 順從無比, 但卻懷恨在心, 他的怨恨, 一直以來都藏得非常好, 沒表露半分,
所有這一切, 韋昌輝都是陽奉陰違, 連精明的楊秀清也十分麻痹, 自以為“一朝之大, 是首一人”, 即變為至高無上的上帝, 且“只有人錯無天錯”, 把別人的敢怒不敢言當作老實和聽話, 他對韋昌輝一再威逼, 殺了韋昌輝之兄, 又“杖昌輝數百, 至不能興;又詐稱天父附體, 時挫折之。 ”誤為北王是懾于自己的威嚴, “有驚恐之心”。 而這一切都被記在了韋昌輝的賬上, 一旦有了機會, 他就會痛下殺手, 將楊秀清毫不手軟打入地獄。 對於韋昌輝的險惡用心, 有人預測“其心叵測, 蕭牆之禍正恐未遠。 ”而清方密探在事變前一年就斷言:“楊賊與昌輝互相猜忌, 似不久必有併吞之事。 ”對楊秀清是“陽下之而陰欲奪其權”。 【詳見:曾國藩的湘軍情報機構採編所曾經準確地預測了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

秦日綱、陳承瑢也都受過楊秀清的杖責。 早在1854年的一次代天父下凡時, 楊秀清曾下令把陳承瑢鎖拿起來, 說:“爾爵居諸王之下, 位列群僚之首, 便當一條草(心)對天, 真草(心)扶主……切莫變妖變怪之人。 ”隨後又把他放了, 此話意在批評陳承瑢等人對主不忠心。有一次,陳承瑢為袒護秦日綱,與東王楊秀清發生了一件極不愉快之事,那就是1854年4月發生的著名的“同庚叔事件”,也叫燕王秦日綱牧馬人事件:秦日綱府中牧馬人坐門前,見楊秀清同庚叔父未起立致敬。同庚叔大怒,抽了他200鞭後,送到負責刑審的石達開岳父、衛國侯黃玉琨處加以懲辦。黃玉昆認為既鞭打了就不用再杖,同庚叔大鬧公堂後向楊秀清告狀,楊秀清袒護親戚,勒令石達開嚴懲黃玉琨,黃玉琨和為之打抱不平的秦日綱、陳承瑢都辭職抗議,楊秀清大怒,重責杖罰了秦日綱一百,陳承瑢二百,黃玉昆三百,牧馬人則被五馬分屍。秦日綱牧馬人受罰,本與陳承瑢無直接關係,陳承瑢卻夥同秦日綱等一起辭職表示抗議,結果一塊兒挨了打,作為朝官領袖屢受屈辱,對牧馬人被處“五馬分屍”,仍無力援救,二位身居全軍重要人物,在不該受罰的情況下遭受屈打,他們對楊秀清又豈能不心懷怨恨? 而秦日綱則因打敗仗,屢受楊的處罰。1855年二月十三日,《天父天兄聖旨》中令將秦日綱“奴其三載”,即革職為奴三年,並記有因“屢次失守之罪,鎖押在牢,未經主斷”。一直到半年後,才下令複其原職。由此看來,秦日綱、陳承瑢和楊秀清的積怨也是很深的。

1856年七月初九日,楊秀清假借天父下凡,宣佈“秦日綱幫妖,陳承瑢幫妖”,又說:“朝內諸臣不得力,未齊心敬拜上帝真神。”對於擁有兵權實力的秦日綱和朝中最高行政長官的陳承瑢來說,他們二人都不會坐待其斃。如今,楊秀清又宣佈秦日綱、陳承瑢幫妖,更將矛盾推向白熱化。如果楊不動手,秦日綱、陳承瑢也必然會動手反擊。

在此次太平天國內部權力鬥爭中,陳承瑢與秦日綱情如手足,站在韋昌輝一邊,且對東王楊秀清離心離德。東王在作風上過於“威風張揚”,對人“威逼太過”,以致陳承瑢等朝內不少人“積怨於心,口順而心怒”。

1856年6月,太平軍打破了清軍的江南大營,楊秀清的權勢欲更加膨脹,借天父下凡名義要求洪秀全封他為萬歲,洪不得已,答應在楊的生日(八月十七日,陽曆9月15日)加封楊秀清為萬歲,洪秀全與楊秀清的矛盾徹底爆發了。

韋昌輝當時並不在天京,而是在前方督師。此時,韋昌輝在江西瑞州督師又連吃敗仗,連自己坐的“黃轎繡傘”也被清軍奪去,而恰好在此時,韋昌輝得收到了陳承瑢傳來洪秀全令其率軍回京密殺楊秀清的詔書,楊秀清逼迫洪秀全封其為“萬歲”,這成為了韋昌輝殺楊秀清的最好時機,他忍了那麼久的機會,終於到來了。就這樣,陳承瑢聯合了韋昌輝與秦日綱策劃入京誅殺楊秀清,共同發動了一場太平天國的天京叛亂。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閱讀:

1、天京事變:楊秀清欲弑天王奪其位,因內應陳承瑢的告密被陰謀算殺,天京上演了一場殘酷的血腥殺戮

2、湘軍之父羅澤南戰死武昌城,太平軍到處傳唱:破了鑼,倒了塔,殺了馬,飛了鳳,徒留一個也無用

3、一破江南大營:陳玉成率軍猛追清軍至丹陽,身經百戰的向榮上吊自殺

4、一破清軍江北大營:陳玉成單船飛舟闖鎮江,秦日綱統軍揚州破大營

5、樟樹鎮之戰:翼王石達開全殲湘軍周鳳山部,佔據江西50餘州縣

太平天國 ¥39.5 購買

太平天國與啟示錄(修訂版) ¥67.9 購買

此話意在批評陳承瑢等人對主不忠心。有一次,陳承瑢為袒護秦日綱,與東王楊秀清發生了一件極不愉快之事,那就是1854年4月發生的著名的“同庚叔事件”,也叫燕王秦日綱牧馬人事件:秦日綱府中牧馬人坐門前,見楊秀清同庚叔父未起立致敬。同庚叔大怒,抽了他200鞭後,送到負責刑審的石達開岳父、衛國侯黃玉琨處加以懲辦。黃玉昆認為既鞭打了就不用再杖,同庚叔大鬧公堂後向楊秀清告狀,楊秀清袒護親戚,勒令石達開嚴懲黃玉琨,黃玉琨和為之打抱不平的秦日綱、陳承瑢都辭職抗議,楊秀清大怒,重責杖罰了秦日綱一百,陳承瑢二百,黃玉昆三百,牧馬人則被五馬分屍。秦日綱牧馬人受罰,本與陳承瑢無直接關係,陳承瑢卻夥同秦日綱等一起辭職表示抗議,結果一塊兒挨了打,作為朝官領袖屢受屈辱,對牧馬人被處“五馬分屍”,仍無力援救,二位身居全軍重要人物,在不該受罰的情況下遭受屈打,他們對楊秀清又豈能不心懷怨恨? 而秦日綱則因打敗仗,屢受楊的處罰。1855年二月十三日,《天父天兄聖旨》中令將秦日綱“奴其三載”,即革職為奴三年,並記有因“屢次失守之罪,鎖押在牢,未經主斷”。一直到半年後,才下令複其原職。由此看來,秦日綱、陳承瑢和楊秀清的積怨也是很深的。

1856年七月初九日,楊秀清假借天父下凡,宣佈“秦日綱幫妖,陳承瑢幫妖”,又說:“朝內諸臣不得力,未齊心敬拜上帝真神。”對於擁有兵權實力的秦日綱和朝中最高行政長官的陳承瑢來說,他們二人都不會坐待其斃。如今,楊秀清又宣佈秦日綱、陳承瑢幫妖,更將矛盾推向白熱化。如果楊不動手,秦日綱、陳承瑢也必然會動手反擊。

在此次太平天國內部權力鬥爭中,陳承瑢與秦日綱情如手足,站在韋昌輝一邊,且對東王楊秀清離心離德。東王在作風上過於“威風張揚”,對人“威逼太過”,以致陳承瑢等朝內不少人“積怨於心,口順而心怒”。

1856年6月,太平軍打破了清軍的江南大營,楊秀清的權勢欲更加膨脹,借天父下凡名義要求洪秀全封他為萬歲,洪不得已,答應在楊的生日(八月十七日,陽曆9月15日)加封楊秀清為萬歲,洪秀全與楊秀清的矛盾徹底爆發了。

韋昌輝當時並不在天京,而是在前方督師。此時,韋昌輝在江西瑞州督師又連吃敗仗,連自己坐的“黃轎繡傘”也被清軍奪去,而恰好在此時,韋昌輝得收到了陳承瑢傳來洪秀全令其率軍回京密殺楊秀清的詔書,楊秀清逼迫洪秀全封其為“萬歲”,這成為了韋昌輝殺楊秀清的最好時機,他忍了那麼久的機會,終於到來了。就這樣,陳承瑢聯合了韋昌輝與秦日綱策劃入京誅殺楊秀清,共同發動了一場太平天國的天京叛亂。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閱讀:

1、天京事變:楊秀清欲弑天王奪其位,因內應陳承瑢的告密被陰謀算殺,天京上演了一場殘酷的血腥殺戮

2、湘軍之父羅澤南戰死武昌城,太平軍到處傳唱:破了鑼,倒了塔,殺了馬,飛了鳳,徒留一個也無用

3、一破江南大營:陳玉成率軍猛追清軍至丹陽,身經百戰的向榮上吊自殺

4、一破清軍江北大營:陳玉成單船飛舟闖鎮江,秦日綱統軍揚州破大營

5、樟樹鎮之戰:翼王石達開全殲湘軍周鳳山部,佔據江西50餘州縣

太平天國 ¥39.5 購買

太平天國與啟示錄(修訂版) ¥67.9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