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別再不以為然了,父母的這些行為或將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人們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往往代表著父母的素質與文化。 其實這樣說是有其中的道理的, 有文化有教養的父母一定不會允許自己的孩子出去和別人抽煙喝酒, 打架。 而是會用合理的教育來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所以, 父母們一定要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 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一、經常打罵孩子的家長

我有一個朋友, 小的時候家裡面特別窮, 父母也都是農村的農民, 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是一味的打罵孩子。 經常把孩子的身上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 父母越打, 孩子就越抱著一個逃離出這裡的決心, 孩子下決心一定要離開這個農村, 所以就拼了命的學習, 終於高考考到了大城市之中。 雖然現在掙了錢之後會寄回給家裡, 但是, 打罵時的情景卻在她的心裡一直影響著她。

二、有私心的家長

有了二胎後, 有的家長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 在生活中會明顯偏向于其中一個孩子。 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不僅僅會讓自己的兩個孩子引起矛盾, 還會使收到偏向的孩子習慣養尊處優, 而另一個孩子則失去了自信心。

三、過分溺愛的家長

家長過於溺愛孩子, 沒有讓孩子學會起飛的本領。 家長把孩子的每一件事情都操辦的妥妥帖帖, 孩子就在一定的程度上習慣了索取, 而不是共用和貢獻。 到頭來會讓孩子自私自利, 萬事都等待別人, 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

四、不注意孩子禮貌的家長

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會遇見這樣的家長和孩子, 對人沒禮貌, 對熟悉的人窩裡橫。 蠻不講理的孩子, 突出一個沒有教養。 甚至有時還會動手打自己的家人或者年老的長輩。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學不會尊重長輩和他人, 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到頭來會很慘。

五、對老人不孝的家長

萬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 如果家長對自己的父母不孝, 孩子慢慢學會了, 覺得也沒必要孝順老人, 等到孩子長大了之後, 父母既是養成孩子習慣的傳播者也是最終的受害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