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我家寶寶活潑過頭,難道是多動症?

寶媽有話說:

小石頭三歲多了, 自從他會走以來, 爸爸媽媽就整天提心吊膽, 每天不是站到桌子上就是爬到衣櫃裡, 沒有一刻是安靜的。

每次帶小石頭去商場貨是公園, 他不是在電梯上蹦蹦跳跳, 就是爬上爬下。 又一次帶他去公園, 他非要翻越公園的欄杆, 不小心從欄杆上摔了下去, 頭上摔了個大口子, 還縫了好幾針。 而小石頭是典型的好了傷疤忘了疼, 非但沒改, 還變本加厲了, 爸爸媽媽甚至都懷疑小石頭可能有多動症, 為此苦惱不已。

一、多動症和正常好動的區別

寶寶長到三四歲的時候, 正是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的時候, 孩子好動, 並不代表就是患了多動症。

有專家表明:兒童多動症是“輕度腦損傷”, 或被稱為“輕度腦功能障礙”, 多發於5-10歲的兒童中, 發病率在3%左右。 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應該由醫院專家醫生來確定, 一旦確診要及時加以治療。

那麼, 兒童多動症和正常的好動應該怎麼區分呢?

1、專注能力不同

正常好動的孩子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專注;而多動症的寶寶, 即使是感興趣的遊戲、電視節目等, 也不能集中精神, 經常半途而廢。

2、控制能力不不同

正常好動的孩子可能只是在家裡或是家裡人在的場合好動,

並且是容易接受大人的管教、控制自己的行為。 患有多動症的寶寶則整日鬧騰不停, 不容易受大人的管教, 和其他小盆友相處時容易發生衝突, 管控不住自己的行為。

3、年齡不同

孩子好動一般發生在幼兒時期, 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減輕;而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在嬰幼兒、幼兒、甚至青少年期都會多動,

不會隨著年齡的改變有明顯的改善。

二、孩子好動背後所隱藏的心理需求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不老實、調皮, 對好動的寶寶加以種種限制, 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這是為什麼呢?

1、探索心理

好動是寶寶探索自然和誰會的一種表現

幼兒時期, 寶寶對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新奇的, 他們什麼都要自己去摸一摸、看一看, 還會提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 這是他們再通過自己的方式認識和瞭解各種事物, 以及生活的環境。

2、性格差異

人的性格和氣質生下來就會不同, 所以寶寶對人或事物的態度也是不同的, 有的寶寶活潑好動, 有的寶寶就回安安靜靜的, 這種性格在寶寶小的時候體現的會更加明顯。

3、取悅心理

每個寶寶都想要得到別人的誇獎和讚揚。 很多孩子之所以好動, 就是想要用這種方式來獲取父母的讚揚。 特別是當寶寶這樣做曾得到過父母的讚賞時, 孩子的這種行為會愈發的多。

4、補償心理

有的父母平時工作很忙,無法多陪寶寶,寶寶的被關注心理得不到滿足,因此,當父母在家時,寶寶就會做一些事引起父母的注意,如跳來跳去,吵吵鬧鬧等等,

5、精力過剩

小孩子的精力比較旺盛,正處於跑跑鬧鬧的年紀。可能因為平時活動量少,無法消耗過剩的精力,於是,,寶寶只好在家裡尋找可以“運動”的機會。

三、正確引導好動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活潑好動,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受傷而阻止他,更不要對他發火。要知道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那麼,面對好動的孩子,父母該怎麼做呢?

1、讓孩子痛快自由的玩耍

孩子精力得不到宣洩,不但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會讓孩子感到焦躁。所以。父母要保證每天讓孩子在室外玩至少一個小時,孩子在玩耍時,父母最好陪在身邊,以保證孩子的安全。

2、多陪伴孩子

幼兒時期,寶寶的心理非常脆弱、缺乏安全感,這就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督促寶寶集中注意力,進而提高孩子的控制能力。

3、讓孩子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告訴孩子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比如在畫畫的時候就專心畫畫,不要想著做別的。否則,寶寶什麼事都做不好。

4、訂立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在順應孩子好動的天性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制定一些規矩,進行有必要的約束,尤其是3歲以上的孩子,要讓他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作為父母,必須要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心密碼,才能給予孩子一些適當的引導。

孩子的這種行為會愈發的多。

4、補償心理

有的父母平時工作很忙,無法多陪寶寶,寶寶的被關注心理得不到滿足,因此,當父母在家時,寶寶就會做一些事引起父母的注意,如跳來跳去,吵吵鬧鬧等等,

5、精力過剩

小孩子的精力比較旺盛,正處於跑跑鬧鬧的年紀。可能因為平時活動量少,無法消耗過剩的精力,於是,,寶寶只好在家裡尋找可以“運動”的機會。

三、正確引導好動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活潑好動,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受傷而阻止他,更不要對他發火。要知道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那麼,面對好動的孩子,父母該怎麼做呢?

1、讓孩子痛快自由的玩耍

孩子精力得不到宣洩,不但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會讓孩子感到焦躁。所以。父母要保證每天讓孩子在室外玩至少一個小時,孩子在玩耍時,父母最好陪在身邊,以保證孩子的安全。

2、多陪伴孩子

幼兒時期,寶寶的心理非常脆弱、缺乏安全感,這就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督促寶寶集中注意力,進而提高孩子的控制能力。

3、讓孩子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告訴孩子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比如在畫畫的時候就專心畫畫,不要想著做別的。否則,寶寶什麼事都做不好。

4、訂立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在順應孩子好動的天性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制定一些規矩,進行有必要的約束,尤其是3歲以上的孩子,要讓他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作為父母,必須要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心密碼,才能給予孩子一些適當的引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