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晉史話:這八個山西商人為何被順治帝封為“皇商”?

在中國傳統觀點看來, 商人是“無利不起早”的, 甚至千百年來都被扣上“奸商”的帽子。 商人對利潤的追逐, 用馬克思的話講,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

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正因如此, 明清晉商才提出了“以義制利”的觀點, 但是仍有不少晉商冒險去幹那種“刀尖舔血”的生意。

其中, 山西所謂“八大皇商”因一己之利而為後金政權提供糧草物資甚至軍事情報, 在明朝的滅亡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這也是直到現在, 雖然滿漢早已成為一家人, 仍有很多人對此耿耿於懷的原因。

後金政權與晉商

明朝後期, 努爾哈赤再東北的建立了後金政權。 但是經過多年的征戰, 後金國庫空虛, 負擔不起龐大的軍需開支。 不管是金錢、鐵器、糧草, 這些戰略物資後金都極度缺乏。 雖然明朝政府明令禁止與滿清進行商業交易, 但是利潤之豐厚讓晉商們甘願冒生命危險將物資運往後金。 努爾哈赤開出高額利息向山西商人借巨額錢款。 為了表示還款的信譽, 努爾哈赤向借款的山西商人出具了蓋有龍璽的借票以為證據, 這就是“龍票”。 甚至還有一些山西商人在從事販貿活動同時, 還為為滿族政權傳遞文書情報。

據《清實錄》載, 天命三年(1618), 時有山東、山西、河東、河西、蘇杭等處在撫順貿易者16人, 努爾哈赤“皆厚給資費, 書七大恨之言, 付之遣還”。

努爾哈赤死後, 清太宗皇太極登基稱帝, 改國號“後金”為“大清”。 皇太極繼續和山西商人保持密切的聯繫, 承諾將來入主中原後, 所借銀錢加利息一併奉還。 同時, 他大力支持山西商人, 採取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他們來做生意, 給他們提供極大的便利, 利用他們儲備軍用戰略物質, 還發展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為間諜, 利用他們刺探大明王朝的軍事經濟情報, 瞭解和掌握明朝軍隊的動向。

通過與晉商的貿易, 滿清獲得了大量的鐵器、糧草, 並裝備了一支武器精良的八旗部隊, 磨刀霍霍指向明朝。

西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 李自成攻入京師, 崇禎皇帝上吊自殺。 滿清趁機發難, 在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進入山海關內, 攻佔北京, 不久清朝遷都北京。

“八大皇商”

滿清入關前, 晉商中較大的有八家, 分別是王登庫、靳良玉、範永鬥、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

都是大財閥, 其中最顯赫者是範家。

後來, 清王朝入主中原後, 順治帝沒忘為入主中原建立過赫赫功業的八大商家, 在紫禁城設宴款待, 並賜給服飾。 順治還要給他們封官賞爵, 八大商家受寵若驚, 竭力推辭。 於是, 順治便將他們封為“皇商”(籍隸內務府)。 範永鬥被命主持貿易事務, 並“賜產張家口為世業”。 其餘七家, 亦各有封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