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民生改善,快馬加鞭未下鞍

(一)時間有重量嗎?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 雖然在內蒙古70年的發展歷程中只是一段正常時間刻度, 卻因為厚重的民生底色, 讓這段時間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這是更有溫度的發展成績:從2012年到2016年, 內蒙古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3150元和7611.3元增長到32975元和11609元, 收入增長速度年年跑贏經濟增長速度, 老百姓錢袋子越來越鼓。

這是更有質感的幸福故事:140余萬人擺脫貧困, 在全國率先推行高中生免學費, 80歲以上老人享受高齡補貼, 重點棚戶區改造任務圓滿完成, 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覆蓋率達到98%以上……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從期待變成現實,

好日子正一步一個腳印走來。

5年來, 2500萬草原兒女生活品質迅速提高, 獲得感不斷增強, 內蒙古交出了一份溫暖的惠民答卷。 個人的發展、民生的改善, 與自治區的大方向、大目標相向而行, 是內蒙古這5年發展最生動的體現。

(二)走得再遠, 也不能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 我們黨來自人民、服務人民, 黨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歷史的關鍵細節, 往往具有象徵意味, 重新還原幾個場景,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會更加清晰。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剛剛履新時的莊嚴承諾。

——“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的諄諄囑託。

——“守住民生底線, 就是要堅持富民與強區並重、富民優先, 扎實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工作, 決不讓一個困難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 ”這是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鄭重的承諾, 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民生是大事, 民生無小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 衣食住行教業保, 小至百姓冷暖, 大到家國情懷, 近在一朝一夕, 遠到千秋萬代……保障和改善民生, 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應有之義, 也印證著趕考路上的赤子初心。

回首來路,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早已經全面融入內蒙古5年來各項決策部署中, 體現在各族群眾每一天的生活中。

塞內加爾中國問題專家、《中國與非洲》一書作者阿達瑪·蓋伊認為,

為了人民, 正是良政的初衷。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從發展全域的高度去看待民生, 就能更深刻地認識到: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 既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支點, 也是黨和政府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 “國計民生”——這個在綿延千年的漢語中始終固定在一起的詞彙, 早已經把國家發展與億萬人民命運緊密聯結在一起。

從實踐來看, 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互相支持、相互促進, 就像硬幣的兩面, 存在於一個整體之中, 誰也離不開誰。 沒有經濟發展, 不可能有民生改善;沒有民生改善, 經濟發展也將停滯不前。

5年來, 正是因為內蒙古綜合經濟實力穩步提升,

各項民生事業才得以加速推進。 面對基礎設施體系不夠完善, 基本公共服務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脫貧攻堅任務緊迫而艱巨等現狀, 兜住民生底線, 補齊民生短板, 提高民生品質, 根本出路還在於加快發展。 誠心誠意地改善民生, 又為內蒙古經濟帶來提速升級的動力。 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七網”同建、城鄉公共文體設施建設等民生工程, 推動了一大批相關行業的發展;養老服務、健康服務、文體服務、休閒服務等方面社會需求的激發, 又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改革發展實踐中, 用好民生這個“指南針”, 我們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四)好日子是幹出來的。 個人的幸福需要實幹來托舉, 民生的改善更離不開實幹去支撐。

昨天的成就來自實幹。 回顧我區5年來的民生建設成就, 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實幹, 使我們劈開荊棘, 踏平坎坷;實幹, 使一項項民生規劃變為幸福果實, 讓一個個民生期望照進生活現實。

明天的希望在於實幹。 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擺在重要位置, 擘畫出未來5年民生發展的美好藍圖。 實現既定目標, 關鍵還是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緊抓快幹。

精准脫貧、不落一人, 必須啃下“硬骨頭”, 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必須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必須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化解看病貴、看病難, 必須著力推進健康內蒙古建設……

民生工作, 來不得半點虛假, 更沒有捷徑可尋,擼起袖子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就能夠用全區各族人民穩穩的幸福,托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明天。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每一次成功都意味著新的出發。錢包鼓了,對收入分配問題的關注就更多了;吃飽穿暖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就更高了;有學上了,對教育資源均衡的期待就更殷切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值持續上升,民生建設就需要“再上層樓“”更進一步”。

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在人民訴求全面升級的時代,群眾的關注點就是改革的著力點,也是發展的落腳點。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過去如是,現在如是,將來亦如是。

民生改善,翻過一山又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塞北屏)

更沒有捷徑可尋,擼起袖子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就能夠用全區各族人民穩穩的幸福,托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明天。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每一次成功都意味著新的出發。錢包鼓了,對收入分配問題的關注就更多了;吃飽穿暖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就更高了;有學上了,對教育資源均衡的期待就更殷切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值持續上升,民生建設就需要“再上層樓“”更進一步”。

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在人民訴求全面升級的時代,群眾的關注點就是改革的著力點,也是發展的落腳點。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過去如是,現在如是,將來亦如是。

民生改善,翻過一山又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塞北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