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果你看到孩子最下緣的肋骨是超出身體邊緣的,那就是肋骨外翻!4個原因要引起重視

什麼是肋骨外翻呢?

讓孩子平躺下來, 如果你看到孩子最下緣的肋骨是超出身體邊緣的, 那就是肋骨外翻。

現在很多父母都會把肋骨外翻都會與缺鈣聯繫在一起, 其實不是的。

首先是生理原因。 寶寶骨頭比較軟, 呼吸幅度又比較大, 所以處於肋骨最下端的幾根常常會隨著呼吸向外擴, 就變成了肋骨外翻, 這種隨著年齡增加會自然好轉。

二、抱孩子姿勢不對。 這種狀況的產生也是跟平常父母總習慣用右手抱孩子, 讓左側的肋骨緊緊貼在身上有關, 經常這樣做, 那右側的肋骨就會不協調。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抱孩子時盡可能讓寶寶兩側的肋骨都緊貼自己的胸部, 堅持一兩個月就會看到效果的。

三, 褲子系的太緊。 嬰幼兒的肋骨是比較軟的, 如果經常給孩子的褲子系的太緊, 也是會導致肋骨外翻。

漫漫胸口兩邊最下緣的肋骨超出身體的外緣, 微微向外, 十分明顯, 胸口內凹。

一歲半的漫漫(化名), 在體檢時發現, 她的肋骨有些向外翻, 胸口的皮膚被頂著比較明顯。

診斷結果令人意外。 兒童醫院說, 漫漫既不是缺鈣, 也不是肋骨畸形, 是長期穿過緊的棉褲所致。 專家提醒, 在臨床上, 這種患兒並不少,

尤其是冬季衣服穿得多時, 家長們喜歡給寶寶們穿過緊的棉褲, 並將其提到胸口, 導致嚴重影響肋骨發育。

怎樣判斷褲子是不是緊了?穿鬆緊帶褲時不能太緊, 父母可以伸手摸摸, 兩三個指頭能夠活動為宜, 當然穿背帶褲就沒有此弊端。

四、真的缺鈣了。 很多人認為肋骨外翻是佝僂病(俗稱“缺鈣”)的臨床表現, 但事實上, 佝僂病的臨床症狀中沒有肋骨外翻, 而是“肋串珠”, “肋軟骨溝”。 其中, “肋軟骨溝”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 導致肋骨鈣化不足, 使得肋骨出現凹凸不平, 呈現串珠樣。 因此通常所說的寶寶“缺鈣”, 絕大多數並不是真的缺鈣, 而是缺乏幫助鈣吸收的維生素D。 這也是為什麼建議出生滿15天后的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AD的原因。

不僅可以防治小兒佝僂病和夜盲症, 同樣可以治療小兒手足抽搐。

如果寶寶真的是因為缺鈣而導致肋骨突出, 及時補鈣與維生素AD, 平時增加日曬就可逐步改善, 隨著寶寶成長也是不會留下後遺症的, 家長大可放心!

小編提醒:真的發現寶寶有肋骨外翻的症狀應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確診,

媽媽千萬別盲目補鈣, 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哦!

第一, 補鈣過量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因為大量的鈣吸收會導致寶寶的消化出現問題, 因為鈣過量會抑制孩子腸道的正常蠕動。 所以消化系統出現問題, 就會導致孩子嚴重便秘。

第二, 高鈣血症。 這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補鈣過量會使寶寶身體出現鈣中毒的問題, 通常表現是尿頻、尿急、身體疲累等症狀, 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尿結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