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牛人OR窩囊廢,黎元洪兩任大總統、三任副總統

黎元洪照片

黎元洪一直被當作段子和包袱出現在各種歷史教科書裡, 床下被捉被迫出任都督, 有名無實的傀儡副總統被袁世凱戲弄,

府院之爭被張勳利用……反正一提到他, 總有人說黎元洪簡直就是個窩囊廢。 歷史真相果真如此嗎?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會是個窩囊廢嗎?

寒門學霸

黎元洪字宋卿, 1864年10月19日(清同治三年九月十九)生於湖北黃陂木蘭鄉, 人稱黎黃陂。 幼年家裡生活非常艱難。 他父親在湘軍營中當兵, 家中生活主要是靠祖父做一些小生意勉強維持, 經常飯菜斷頓, 黎元洪就到人家地裡偷蘿蔔吃。 14歲時被父親接到天津北塘, 不久母親在生下弟弟黎元澤後去世, 十幾歲的黎元洪擔負起養家的重任。 幸運的是在天津黎元洪得以到私塾裡讀書, 知識改變了他的命運。

1883年, 李鴻章在天津創辦北洋水師學堂,

為北洋海軍培養專門的駕駛和管輪等專業人才。 有過五六年私塾生涯的黎元洪一考即中, 關鍵是學校的待遇不錯, 除了供應本人的衣食住之外, 還供應一筆養家費:一個月八兩銀子。 次年不幸再次降臨, 父親黎朝相去世了, 一家老小的生計全靠他讀書掙的養家費來生活, 日子清苦。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黎元洪在水師學堂學習很勤奮, 到1888年畢業時, 24歲的黎元洪被派往北洋艦隊的“來遠艦”實習輪機管理, 一年實習期他表現優異。

此間張之洞任兩廣總督, 力組廣東水師, 在福州船政局定制了四艘軍艦。 到1890年第一艘軍艦“廣甲艦”建成下水, 急缺技術人員管理和駕駛軍艦。 於是張之洞與李鴻章商量, 從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借調一批學生,

黎元洪也被派去廣甲艦擔任“三管輪”, 屬於清軍水師編制中最低等的士官。 編制雖去了廣東, 但廣東水師只有廣甲一艦不能成軍, 主要隨北洋水師活動, 偶爾到廣東來巡邏一下。 也就是說黎元洪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天津。

甲午逃生

青年黎元洪

1894年9月下旬, 廣甲艦配合濟遠艦參加了甲午中日黃海大海戰。 “濟遠號”在管帶方伯謙指揮下臨陣脫逃, 廣甲艦獨木難支, 也跟著跑, 慌亂間在大連口外的三山島觸礁, 停了兩天后日艦迫近, 管帶吳敬榮下令炸船, 官兵自行逃生。 船距離大連甚遠, 逃生成功率很低, 幸運的是黎元洪在巡邏時曾自費買了救生衣, 所以穿著救生衣隨風浪漂流到了岸邊獲救。 上岸後憑身上僅有的一塊銀元, 換了身衣服, 沿途討飯回到天津, 海軍生涯宣告結束。

新的就業機會還是得益于張之洞。 甲午戰後, 代理兩江總督的張之洞開始招募新軍, 黎元洪南下應徵。 1895年, 黎元洪到南京後憑藉北洋水師學堂學習經歷和英語水準, 很快被錄用。 第一個任務是監修南京城外幕府山等地炮臺兼新練自強軍的英文翻譯。

黎元洪出色的表現受到張之洞賞識, 隨即派他做獅子山炮台等處的總教習、專台官。

鄂軍新星

1895年底劉坤一回南京任兩江總督, 張之洞返回到湖廣總督任上, 挑選了500新兵骨幹, 黎元洪跟隨張之洞返鄂。 很快, 張之洞把這五百人擴編成兩個營共一千人, 分為前後營。 黎元洪在後營當幫帶, 相當於副營長, 實際成了湖北編練新軍的主幹力量。 此時的黎元洪真可謂龍歸大海, 大顯身手;張之洞對其愈加賞識, 著力培養, 1898到1901年派黎元洪三赴日本, 考察日本陸軍部隊的編練, 觀看軍事演習和專門學習日本軍事理論, 黎元洪晉升為正式營長。

1904年, 清政府提出一個編練36鎮新軍計畫, 張之洞計畫在湖北練兩個師的新軍,第一鎮由張彪統制,黎元洪負責統領第二鎮。1906年,清朝統一編制,湖北只能保留一鎮一協(旅),即第8鎮和第21混成協,張彪任第八鎮的統制,而黎元洪則任第21混成協的協統,於是黎元洪在辛亥革命前一直擔任協統,是湖北軍界僅次於張彪的二號人物。

湖北新軍成色如何呢?我們用事實說話。1906年,清政府在河南彰德組織一次秋操,派袁世凱和兵部侍郎鐵良校閱。河南和湖北的部隊抽調士兵組成“南軍”,由張彪、黎元洪統領;北方由北洋軍抽調士兵組成“北軍”,由袁世凱手下名將段祺瑞、張懷芝指揮。南軍實際上由黎元洪主持,隊形戰術操練部署皆由黎元洪籌畫。袁世凱向清廷彙報時,高度讚揚了南方的部隊,他認為湖北的新軍是東南第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對黎元洪具體操練的部隊評價也非常高。

兩年後清政府又以端方為校閱大臣在安徽太湖舉行秋操。湖北的南軍仍由黎元洪指揮。兩江地區陸軍命名為北軍,由徐紹楨指揮。演習辦法仍然是北軍和南軍對打,徐紹楨的北軍三戰皆敗北,黎元洪的指揮水準可見一斑。

辛亥抉擇

黎元洪與孫中山

黎元洪對革命的態度算不上是支持,也算不上是反對,他是一個憑實力和本事立足的人。武昌起義的那個夜晚到底發生了什麼呢?1911年10月10日晚,張彪所屬的工程營新軍起義,當夜控制了武昌城。鑒於形勢不明朗,黎元洪採取了四字原則:靜候待變。士兵不可外出聯絡,外人也不可前來鼓動生事,違者格殺勿論!在此原則下,他手刃了兩名革命黨人表明其態度。然而形勢急轉直下,起義部隊在蛇山上架起大炮,炮彈打到黎元洪的指揮所,他感到局面不妙,迅即解散部隊,自己逃到部下劉文吉家裡躲避。

次日清晨,黎元洪的伙夫在搬運行李時被起義軍發現,才沿著線索才找到劉文吉家裡。斯時起義軍群龍無首,正在尋找有威望有能力之人統領軍隊,於是起義軍從劉文吉家的帳子後找到了黎元洪。注意是帳子後而不是床下找到的,試想以黎元洪龐大的身軀怎能縮進老式木床之下?當天清晨黎元洪被帶到楚望台軍械庫,吳兆麟組織起義軍列隊歡迎。中午黎元洪又被帶到諮議局,大家推舉黎元洪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

黎元洪戎裝照

武昌起義雖成功,但前途未蔔,失敗了就有殺身之禍呀!黎元洪三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思考人生道路的選擇問題,最終答應出任都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黎元洪的選擇是理性的,審慎的,歷史證明了選擇的正確性。

擁護共和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選為副總統兼領鄂督。湖北是黎元洪的根據地,為了保有自己的老巢,黎元洪的許多舉動在外人看來有些匪夷所思。2月,南北和議告成,他與孫武、劉成禺等組織“民社”,任理事長,鼓動武昌和南京分裂,實際想做割據一方的諸侯;為排除異己,他將原8個師改編為3個師,並與與袁世凱合謀,誘殺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張振武,此舉不僅未使他消除異己,反而弄得與湖北革命黨人水火不容。

在湖北軍政漩渦中尋找平衡的黎元洪深知中國的政局是靠實力說話的,因此二次革命中,他義無反顧地站在袁世凱一方。熟料,要玩韜略老袁自然更勝一籌。1913年10月袁世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黎元洪為正式副總統兼鄂督。副總統哪能在地方任職呢?為了將黎元洪拽離老窩,袁世凱派段祺瑞到湖北,以“磋商要政”為詞,迫使黎元洪赴京。黎元洪焉能不知這是調虎離山之計呀,無奈湖北樹敵太多,只好北上。他被安置在瀛台,這可是當年慈禧囚禁光緒帝的地方啊!失去軍隊地盤的黎元洪以後就靠智慧周旋于各方勢力之間,頗為不易。

黎元洪照片與書法

袁世凱通過與他結為兒女姻親來控制他,他答應了。可是在大的是非面前,他是堅決的毫不含糊的。有個外國記者曾問:袁世凱若做皇帝,你還跟著他走嗎?黎元洪回答:我相信袁世凱不會做皇帝。假如袁世凱稱帝,我也要起來打倒他。1915年袁世凱真的要恢復帝制了,黎元洪遷居東廠胡同並閉門謝客。老袁冊封他為武義親王,這可是洪憲朝唯一的王爵啊,黎元洪堅辭不就,並勸袁世凱能迷途知返。袁世凱逼他接受武義親王封號,他說,若再相逼,唯有以頭觸柱而死而已,袁世凱只得作罷。

1916年袁死後,黎元洪的政治地位達到巔峰,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而國務總理段祺瑞飛揚跋扈,獨斷專行,終於導致“府院之爭”。1917年黎元洪再出昏招,竟引長江巡閱使張勳入京斡旋,7月1日張勳和康有為復辟帝制,黎元洪立刻發表聲明,表示維護共和,並堅決支持死對頭段祺瑞討逆,此後黎元洪被迫棄職。1922年6月,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趕走皖系總統徐世昌,黎元洪再任大總統。好景不長,次年初曹錕賄選,黎被迫下野,從此告別愛恨交加的政壇。

投資實業

遠離政壇的黎元洪全身心致力於實業,曾任中興煤礦董事長、黃陂商業銀行總董事和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等企業的董事。他投資企業45個,其中銀行17家,工廠12個、煤礦6家,總投資額達200萬元。他還在武昌油坊嶺等地購置大量田產並與華僑創辦中國遠洋貨船公司,開通了香港經上海至美國三藩市的遠洋航線,填補了我國遠洋運輸的一項空白


晚年從商的黎元洪

1928年蔣介石揮師北伐軍,途中欲沒收黎投資最多的中興煤礦。黎元洪多方找人疏通才保住企業,但要出資200萬之巨購買債券和資助軍餉,老黎心力交瘁。5月25日黎元洪腦溢血復發,6月3日離世。辭世前告誡子女要從事實業,勿涉足政治。次日淩晨張作霖的專列在皇姑屯被炸北洋時代悄然落幕!

這就是黎元洪的一生,雖說他不是最堅決的革命者,可是他堅持維護共和,還積極投身實業,兩任大總統,三任副總統,于政于商,都是響噹噹的牛人,絕非世人眼中的窩囊廢。

張之洞計畫在湖北練兩個師的新軍,第一鎮由張彪統制,黎元洪負責統領第二鎮。1906年,清朝統一編制,湖北只能保留一鎮一協(旅),即第8鎮和第21混成協,張彪任第八鎮的統制,而黎元洪則任第21混成協的協統,於是黎元洪在辛亥革命前一直擔任協統,是湖北軍界僅次於張彪的二號人物。

湖北新軍成色如何呢?我們用事實說話。1906年,清政府在河南彰德組織一次秋操,派袁世凱和兵部侍郎鐵良校閱。河南和湖北的部隊抽調士兵組成“南軍”,由張彪、黎元洪統領;北方由北洋軍抽調士兵組成“北軍”,由袁世凱手下名將段祺瑞、張懷芝指揮。南軍實際上由黎元洪主持,隊形戰術操練部署皆由黎元洪籌畫。袁世凱向清廷彙報時,高度讚揚了南方的部隊,他認為湖北的新軍是東南第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對黎元洪具體操練的部隊評價也非常高。

兩年後清政府又以端方為校閱大臣在安徽太湖舉行秋操。湖北的南軍仍由黎元洪指揮。兩江地區陸軍命名為北軍,由徐紹楨指揮。演習辦法仍然是北軍和南軍對打,徐紹楨的北軍三戰皆敗北,黎元洪的指揮水準可見一斑。

辛亥抉擇

黎元洪與孫中山

黎元洪對革命的態度算不上是支持,也算不上是反對,他是一個憑實力和本事立足的人。武昌起義的那個夜晚到底發生了什麼呢?1911年10月10日晚,張彪所屬的工程營新軍起義,當夜控制了武昌城。鑒於形勢不明朗,黎元洪採取了四字原則:靜候待變。士兵不可外出聯絡,外人也不可前來鼓動生事,違者格殺勿論!在此原則下,他手刃了兩名革命黨人表明其態度。然而形勢急轉直下,起義部隊在蛇山上架起大炮,炮彈打到黎元洪的指揮所,他感到局面不妙,迅即解散部隊,自己逃到部下劉文吉家裡躲避。

次日清晨,黎元洪的伙夫在搬運行李時被起義軍發現,才沿著線索才找到劉文吉家裡。斯時起義軍群龍無首,正在尋找有威望有能力之人統領軍隊,於是起義軍從劉文吉家的帳子後找到了黎元洪。注意是帳子後而不是床下找到的,試想以黎元洪龐大的身軀怎能縮進老式木床之下?當天清晨黎元洪被帶到楚望台軍械庫,吳兆麟組織起義軍列隊歡迎。中午黎元洪又被帶到諮議局,大家推舉黎元洪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

黎元洪戎裝照

武昌起義雖成功,但前途未蔔,失敗了就有殺身之禍呀!黎元洪三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思考人生道路的選擇問題,最終答應出任都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黎元洪的選擇是理性的,審慎的,歷史證明了選擇的正確性。

擁護共和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選為副總統兼領鄂督。湖北是黎元洪的根據地,為了保有自己的老巢,黎元洪的許多舉動在外人看來有些匪夷所思。2月,南北和議告成,他與孫武、劉成禺等組織“民社”,任理事長,鼓動武昌和南京分裂,實際想做割據一方的諸侯;為排除異己,他將原8個師改編為3個師,並與與袁世凱合謀,誘殺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張振武,此舉不僅未使他消除異己,反而弄得與湖北革命黨人水火不容。

在湖北軍政漩渦中尋找平衡的黎元洪深知中國的政局是靠實力說話的,因此二次革命中,他義無反顧地站在袁世凱一方。熟料,要玩韜略老袁自然更勝一籌。1913年10月袁世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黎元洪為正式副總統兼鄂督。副總統哪能在地方任職呢?為了將黎元洪拽離老窩,袁世凱派段祺瑞到湖北,以“磋商要政”為詞,迫使黎元洪赴京。黎元洪焉能不知這是調虎離山之計呀,無奈湖北樹敵太多,只好北上。他被安置在瀛台,這可是當年慈禧囚禁光緒帝的地方啊!失去軍隊地盤的黎元洪以後就靠智慧周旋于各方勢力之間,頗為不易。

黎元洪照片與書法

袁世凱通過與他結為兒女姻親來控制他,他答應了。可是在大的是非面前,他是堅決的毫不含糊的。有個外國記者曾問:袁世凱若做皇帝,你還跟著他走嗎?黎元洪回答:我相信袁世凱不會做皇帝。假如袁世凱稱帝,我也要起來打倒他。1915年袁世凱真的要恢復帝制了,黎元洪遷居東廠胡同並閉門謝客。老袁冊封他為武義親王,這可是洪憲朝唯一的王爵啊,黎元洪堅辭不就,並勸袁世凱能迷途知返。袁世凱逼他接受武義親王封號,他說,若再相逼,唯有以頭觸柱而死而已,袁世凱只得作罷。

1916年袁死後,黎元洪的政治地位達到巔峰,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而國務總理段祺瑞飛揚跋扈,獨斷專行,終於導致“府院之爭”。1917年黎元洪再出昏招,竟引長江巡閱使張勳入京斡旋,7月1日張勳和康有為復辟帝制,黎元洪立刻發表聲明,表示維護共和,並堅決支持死對頭段祺瑞討逆,此後黎元洪被迫棄職。1922年6月,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趕走皖系總統徐世昌,黎元洪再任大總統。好景不長,次年初曹錕賄選,黎被迫下野,從此告別愛恨交加的政壇。

投資實業

遠離政壇的黎元洪全身心致力於實業,曾任中興煤礦董事長、黃陂商業銀行總董事和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等企業的董事。他投資企業45個,其中銀行17家,工廠12個、煤礦6家,總投資額達200萬元。他還在武昌油坊嶺等地購置大量田產並與華僑創辦中國遠洋貨船公司,開通了香港經上海至美國三藩市的遠洋航線,填補了我國遠洋運輸的一項空白


晚年從商的黎元洪

1928年蔣介石揮師北伐軍,途中欲沒收黎投資最多的中興煤礦。黎元洪多方找人疏通才保住企業,但要出資200萬之巨購買債券和資助軍餉,老黎心力交瘁。5月25日黎元洪腦溢血復發,6月3日離世。辭世前告誡子女要從事實業,勿涉足政治。次日淩晨張作霖的專列在皇姑屯被炸北洋時代悄然落幕!

這就是黎元洪的一生,雖說他不是最堅決的革命者,可是他堅持維護共和,還積極投身實業,兩任大總統,三任副總統,于政于商,都是響噹噹的牛人,絕非世人眼中的窩囊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