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秋無義戰” 卻催生全民性軍隊

東周列國時期, 跨越西元前8世紀至西元前3世紀共500多年, 裡面又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 古籍中通常認為那時是“禮崩樂壞”, 周天子成了傀儡無人尊重, 諸侯國相互廝殺只為爭利而稱“春秋無義戰”。 若拋開崇拜一統王權的封建正統觀念, 人們應看到那時的戰爭並非都是壞事, 很大程度上是新制度的催生劑。

春秋戰國時代, 是中國古代社會發生天翻地覆大變革的歲月, 小國林立演進到大國爭霸, 不絕的宮廷政變和父子相殘奠定了君主集權體制, 木犁換鐵犁, 新興地主取代了奴隸主……社會在此時由奴隸制進入了封建制,

人口由幾百萬發展到2000余萬人。 中原大地上的幾百個諸侯國, 經兼併混戰最後剩下“戰國七雄”, 繼續再戰就走向了“秦王掃六合”的統一。

經過幾百年戰爭, 加上封建制社會形態確立, 中國的軍事制度也出現了一次大變革。 常備軍由奴隸主武裝發展為平民為主體的部隊, 作戰形式由車戰為主逐步演變到步、騎兵合成軍隊的交鋒。

西周和東周的春秋時期還屬於奴隸制社會, 通常國君是統帥, 貴族子弟是軍隊的骨幹, 有自由身份的平民在戰時要服役當兵, 而且是“世卿世祿”, 即官位也是世襲。 那時人口少, 據記載在中原地區有時行百里還看不到村落, 加上數額比例大的奴隸又不服兵役, 決定了參戰的兵力少,

也打不了多長時間。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戰爭, 通常是一次對陣當日便定勝負, 因為沒有像樣的後勤供應而無法持續作戰。 晉文公與楚國爭霸的決定性較量——城濮之戰是春秋時的大決戰, 雙方投入的兵力僅2.7萬人, 決戰時間也只有一天。

小國、寡民的奴隸制下只有少數專職兵的軍制, 正說明社會生產力落後。 由於春秋戰爭近似“貴族戰爭”, 士大夫和全體“國人”(即自由民)尚武是傳統。 後世往往將魯國代理宰相的儒家代表孔丘所創的“儒”家學派視為柔弱之人, 其實若細讀古籍, 會發現孔子不僅是習武、講兵之人, 還是有百步穿楊本領的射箭高手。 孔子辦學時的“六藝”順序是“禮、樂、射”, 即把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單兵訓練課目“射”放在第三位,

這也反映了當時戰事頻繁讓上層社會都把“兵者”當成“國之大事”。

在春秋交戰中統國者常要上陣統軍, 如頭等強國的晉惠公在戰場當過俘虜, 鄢陵大戰時楚王臨陣還被敵箭射瞎了一隻眼, 這同封建社會中後期只知“龍馭深宮”、足不出京的多數帝王真有天壤之別!不過國君大都親自到第一線, 也是兵力太少的“貴族戰爭”的表現。

經歷了春秋與戰國交替, 生產力水準大提升, 人口至少增長幾倍, 估計楚、秦、齊這幾大國的人口都有數百萬, 魏、趙人口也能有200萬以上。 奴隸制日趨瓦解導致自耕農比例大增, 兵源和糧源更增長了許多倍。 戰國後期的各國間大戰, 常能動用幾十萬人並持續數年。 例如秦趙長平之戰時,

雙方動用主力軍進行了兩年對峙。 最後趙王中秦反間計, 把主張持久戰的主將廉頗換為“紙上談兵”的趙括, 使趙軍急於求戰而戰敗, 趙軍投降秦並被坑殺者據稱達40余萬人。

頻繁的戰爭需求, 又推動了軍制和戰術改革。 在春秋和戰國前期, 馬拉戰車還是軍隊主力, 步兵是輔助兵力。 那時衡量一個列國的軍事實力, 主要看戰車數量, “千乘之國”才算是強國。 史籍中記載的春秋幾次大戰, 參戰國都是以戰車決勝。 不過在戰爭實踐中人們看出, 戰車有衝擊力和速度優勢, 卻因道路所限難入山地丘陵, 步兵又在複雜地帶的交戰中發揮主要作用。 戰國時期步兵又成為軍隊主體, 而且這更適合平民出身者充當。

平民大量參軍導致軍隊數量大增,

作戰主要武器也由弩代替弓成為遠射主要武器。 一個擅長彎弓的神箭手需要長年訓練, 普通平民多無此條件, 而由手工機械發射只需簡單瞄準的弩適合新手使用, 如果弩兵多還可以用“面覆蓋”代替精確射擊。 秦軍就擁有最多最強的弩兵, 與敵一接觸就先射出鋪天蓋地的箭雨, 先讓其喪魂落魄。 有可動員全民參加的軍隊, 加上適合平民使用的武器, 這決定天下最後屬誰。 追求兵多、糧多的“耕、戰”思想, 隨之也成為封建農耕條件下的軍事理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