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預案滯後,不是抓瞎就是瞎抓

一次跨區演習, 某部指揮員在擬制預案時, 放著上級配屬的特戰、電抗等新質作戰力量不用, 仍採用傳統的“靠前配置”“一線平推”等傳統手段, 結果慘遭失敗。 戰後複盤, 專家組的講評一針見血:你們嘴上說的是資訊化, 預案卻停留在機械化, 這不是瞎抓瞎打嗎?

“事不前定, 不可應猝;兵不預謀, 不可制勝。 ”預案, 是對作戰進程和戰法的具體設想, 是指揮員定下作戰決心、組織作戰行動的基本依據。 戰爭的硝煙升起之前, 敵對雙方的交鋒早已在預案上展開。 預案的優劣, 直接影響著戰局的走向, 甚至戰爭的勝負。

預案這個“綱”立不好, 練兵備戰工作不是抓瞎就是瞎抓。 這就要求我們制定預案時, 必須像奔赴前線一樣, 以面對生死存亡之心對待之, 以精益求精之心完善之。

古往今來, 凡是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指揮員, 無不重視對預案的制定與調整。 德國軍事家毛奇, 對預案就有著近乎偏執的苛求, 每當部下向他呈上三四種方案時, 他總是搖頭:我還要第五種方案。 解放戰爭中, 粟裕將軍率部完成6次大的戰役全部告捷, 他所向披靡的“秘笈”之一, 就是不斷研判戰勢、修改方案。 1948年, 當粟裕對中央軍委已經決定的“渡江預案”提出不同意見時, 毛澤東專門請他去說明, 最後採納了他的意見, 取得大捷。

從沒有一成不變的戰場, 也從沒有完美無缺的方案計畫。

未來戰場上, 誰的預案更新更活、即時“保鮮”, 勝利的天平就會向誰傾斜。 對預案這個“核心系統”全力維護、全時更新, 確保其正常運轉, 才能為能打仗、打勝仗做好周密扎實的準備。

然而, 我軍30多年沒打過仗了, 長期的和平環境, 考驗著軍隊制定、調整、完善、更新預案的能力水準。 有的單位對預案重視不夠、思考不深, 主觀想像、憑空設計, 缺少具體管用的真招實策;有的方案照抄照搬、常年不變, 與擔負任務結合不實、與戰場實際對接不夠、與實戰要求貼得不緊;有的熱衷於造“四六句”、編“順口溜”, 沒有考慮預案如何落地, 難於把握、難以操作;有的把敵人想得過於簡單, “一廂情願”搞預案, 對困難的估計和準備不足。

這些缺少硝煙味的預案, 在實戰面前只能是一張沒有意義的廢紙、一道徒勞無功的程式。

以昨天的預案, 打不贏明天的戰爭。 如果以小變應大變、以遲變應快變、以假變應真變, 就如刻舟求劍、緣木求魚, 能打仗、打勝仗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仗一旦打起來, 情況往往是難以預料、瞬息萬變的。 制定預案, 就要立足最困難、最複雜的局面, 儘量做到想深、想細、想周全, 寧可“想多了”, 也不能“沒想到”。 一位外國的軍事專家將作戰預案比作“果樹”:“一棵果樹如果不分枝枒, 當然不可能指望它結出果子。 計畫如果只有一個方案、只有一個目標, 那它就像一根不能結果的光杆木頭。 ”

種好預案的“果樹”, 殊非易事。 什麼時機、什麼地域、什麼情況下, 使用什麼力量、採取什麼方式、誰來組織指揮、怎麼搞好協同等問題,

都應該周密慎重地做好部署, 做到一場戰爭多種預案、一種行動多手準備。 與此同時, 還應搞好作戰方案計畫常態化推演、實戰化檢驗、動態化更新, 並根據不同對手的特點, 靈活調整各種力量的編組配置、空間部署、時間調控, 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策略。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當前, 世界新軍事革命進入加速發展期, 作戰樣式、博弈重心、對抗空間都在不斷變化。 在下一場戰爭到來之前, 我們不僅需要“更新、更加勇敢的頭腦”, 還需要“更高、更有遠見的預案”。 各級只有將目光聚焦瞬息萬變的未來戰場, 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 及時更新各類預案, 才能贏得主動、勝於未戰。

(作者單位: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