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山西武鄉辦八路軍文化旅遊節 朱德外孫等紅色後代參加

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7日舉辦第七屆八路軍文化旅遊節。 圖為現場一位老八路。 李娜 攝

中新網長治7月7日電 (記者 李娜)有“八路軍故鄉”之稱的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7日舉辦第七屆八路軍文化旅遊節,

朱德元帥外孫劉進、彭德懷元帥侄孫彭宇、陳賡大將女兒陳知進等人參加活動, 追尋先輩足跡。

7日上午, 在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廣場上, 成片的黃色雛菊裝點著現場, 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人的塑像沉默而莊嚴。 來自中國各地的紅色後代、老八路代表等數千人參加第七屆八路軍文化旅遊節開幕式。

據中共長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劉琳介紹, 抗戰時期, 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重要機關曾長期駐紮在武鄉, 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戰鬥、生活, 部署和指揮了百團大戰等大小戰役6368次。 八年抗戰中, 僅14萬人口的武鄉有9萬餘人參加各種抗日團體,

14600餘人參加了八路軍。

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7日舉辦第七屆八路軍文化旅遊節。 圖為朱德元帥外孫劉進參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李娜 攝

上午11時許, 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英魁宣佈第七屆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

7日下午, 朱德元帥外孫劉進、彭德懷元帥侄孫彭宇、陳賡大將女兒陳知進等10余位紅色後代參觀了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劉進告訴記者,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變爆發, 全民族抗戰爆發, 八路軍組建後, 外公朱德元帥率領三大主力師東渡黃河, 來到太行山, 選擇在長治武鄉落腳。

據其介紹, 當時糧食匱乏, 朱德元帥命令戰士們不得和老百姓爭食, 而是帶著戰士們挖野菜、墾荒。

上世紀60年代, 劉進的母親朱敏選擇來武鄉進行教育調查, 和當地老百姓一起生活了一年多。 2002年, 劉進也選擇來到武鄉, 掛職武鄉縣委副書記。 八路軍總部舊址磚壁村一位老房東告訴劉進, 朱德元帥在他家住時, 大家一起下棋、幹活, 沒有人知道朱德元帥的身份, 都以為他只是一名老軍人。

這種樸素、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作風讓劉進很受啟發。

劉進說:“當時, 八路軍裝備落後、人數有限, 卻義不容辭地組建起抗戰武裝力量, 開赴抗戰前線, 和裝備強、編制正規的日本軍隊作戰, 付出了很大代價。 這種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太行精神, 是我們後人的精神支撐, 也是紅色基因的傳承。 現在經濟建設等各方面發展都需要這種精神。 ”

陳賡大將女兒陳知進也並不是第一次來武鄉。 她說:“武鄉是父親和母親相識的地方, 父親去世比較早, 沒有和我說過在武鄉抗戰的事, 但他的日記裡都有記載。 他和我母親第一次見面、合影就是在武鄉蟠龍鎮。 ”

據武鄉縣委書記胡堅介紹, 武鄉是全國紅色旅遊重點縣、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國家全城旅遊示範區。

近年, 武鄉縣建設了八路軍文化園、遊擊戰體驗園、大型實景劇《太行山》等一批精品旅遊景區, 實施了紅色旅遊公路、八路軍零散烈士安葬等重點工程, 掛牌成立山西省黨性教育基地太行幹部學院。

據瞭解, 本屆八路軍文化旅遊節活動包括開幕式暨開幕式文藝演出, 第七屆八路軍文化研討會, 第五屆紅色藏品展, “武鄉·八路軍文化”進校園活動, 喜迎十九大革命歌曲大合唱, 百家旅行社、百名記者、百名攝影家“游紅色武鄉、尋太行精神”采風活動, 電影《十八勇士》開機儀式、《朱德兒童團》首映式, 招商引資、旅遊推介會, 氛圍營造共9大類30項內容。

該活動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共長治市委、長治市人民政府主辦, 長治市委宣傳部、中共武鄉縣委、武鄉縣人民政府主辦。(完)

長治市委宣傳部、中共武鄉縣委、武鄉縣人民政府主辦。(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