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文明村裡的文明生活

古人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在隴西縣菜子鎮, 有個在方圓幾裡出了名的文明村——二十鋪村。 這個村掃的可不止是屋子。

近日, 筆者走進這個文明村一探究竟。 車子快進二十鋪村時, 透過車窗看見道路兩旁有村民正在清理邊溝裡面的雜草、垃圾, 不時有村民駕駛著三輪摩托車將雜草垃圾運往集中收集點。

“各人自掃門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 這是昔日隴西縣菜子鎮二十鋪村的真實寫照。

今年以來, 二十鋪村探索運用“五戶劃區域責任制”來破解農村環境衛生髒亂差的問題。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 採取“五戶劃區域包乾責任制”方式,

發揮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作用, 積極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 結合村裡的實際情況, 將相鄰或相近的五戶農戶確定為一個小組, 劃定五戶農戶各自負責環境衛生責任區域, 分段包乾清掃和維護責任區內的公路、河道等公共區域環境衛生, 並推選一名小組長, 具體負責安排本區域內環境衛生清掃工作。

“環境衛生就像一個人的精神面貌一樣, 乾淨整潔的鄉村環境就跟一個穿著乾淨利索、精神抖擻的人一樣, 讓人看著舒坦。 ”該村五戶劃區域包乾小組長張俊得說。

除了環境衛生的改善, 這個村以往農閒時喝酒打牌的人也開始少了, 倒是逛農家書屋、跳廣場舞的人多了起來,

就連在農村一直盛行的紅白喜事攀比誰家辦的闊氣的風氣也在村上紅白理事會的宣導下, 刹住了‘車’。

2016年7月20日, 該村舉辦了首屆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 在全村8個社共評選出了馬榮奎、陳發明等12名孝老愛親、助人為樂道德模範個人和汪永平等6戶五好文明家庭。 這樣的活動在村裡也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竟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也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贊許。

“以前大家坐在一起談論最多的是誰家的房子闊氣, 誰家的存款多, 現在大家經常一起談論誰家的兒女孝順, 誰家的媳婦好”。 該村村委會主任李林偉說著村裡的變化。

日前, 隴西縣菜子鎮二十鋪村躋身省級文明村行列。 消息傳來, 廣大村民奔相走告, 村黨支部書記賈根柱興奮的背後卻顯得更為冷靜。

“在創建省級文明村的過程中, 村上更加注重文明鄉風的培育, 先後制定了村規民約, 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和道德評議會, 通過一系列的創建活動, 能夠明顯感覺到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有了很大提高, 村上的風氣比以前好了很多, 整個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能評上省級文明村這是省上對我們工作的充分肯定, 但是我們也不能讓這個榮譽的光環遮住眼睛, 鞏固提升文明成果的工作還要繼續深入地搞下去, 爭取早日把二十鋪村打造成菜子鎮乃至隴西縣產業突出、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的小康示範村。 ”賈根柱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