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味覺減退做菜總是重口味 別大意竟是腦梗“作梗”

電視劇《老爸當家》熱播, 劇中身為廚師的父親突然味覺減退, 吃什麼東西都沒什麼味。 72歲的張爺爺五官科副主任醫師陳維忠表示, 就目前檢查結果看, 輕微腦梗應該是導致病人味覺衰退的主要原因。

味覺減退

或脾胃失衡, 或重疾所致

陳維忠說, 人的口腔裡有無數個辨別味道的味蕾, 一般來說, 女性在45歲, 男性在55歲以後, 約有2/3的味蕾開始萎縮, 味覺功能逐漸降低。 人進入老年後, 味覺減退或喪失是很普遍的情形。

他認為, 當老年人味覺逐漸退化時, 會不自覺地選擇口味重、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由此增加腦梗塞發病率。

可一旦發生腦梗塞, 又極可能會引起神經損傷, 比如味覺神經, 病人對於正常食物便“食之無味”了。

他表示, 口腔或神經系統的炎症、腫瘤, 內分泌疾病, 代謝性疾病, 遺傳性疾病等, 都會導致味覺改變。 “所以, 老年人一旦出現突然性的味覺改變, 應當引起重視, 有必要去醫院做一次檢查。 ”

市友好醫院中醫科張錫元在門診上, 經常遇到味覺衰退的病例, 這些前來求診中醫調理的病人中, 問題大多出在脾胃功能失衡上。

“一種是舌苔厚膩的病人, 多因脾虛生濕, 濕氣生痰, 對於食物的味道沒有年輕時那樣敏感。 另一種是舌頭上沒苔的病人, 舌尖通紅, 因脾胃陽虛所致, 對於食物也沒有多少味覺。 ”

張錫元說, 《黃帝內經·靈樞》中記載“脾氣通於口,

脾和則口能, 知五穀矣。 ”五穀泛指各種食物。 “也就是說, 當脾胃功能正常時, 口才能辨別食物的性狀和味道。 反之, 則不能。 ”

醫生提醒

調理脾胃, 調節情緒

知道了老年人為什麼“食之無味”, 那該如何規勸或者幫助他們呢?陳維忠表示, 首先家人要注意觀察, 如果情形如前面所述的張爺爺做的菜始終重口味, 就要帶老人去醫院進行系統檢查, 對症治療。 “同時還要進行勸慰, 讓他們盡可能少吃一些重鹹、重甜的食物, 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他建議, 做菜時可用醬和醋來代替鹽, 可直接刺激味蕾, 滿足對鹹味的需要。

對於脾胃功能失常的老年人, 張錫元建議, 要改善他們的味覺功能, 可以在服用調理脾胃的藥物的同時,

注意平時飲食中少吃多餐, 增加胃動力;不吃刺激性及過冷或過熱的食物, 避免口味加重;要戒煙, 戒酒, 因為煙味、酒精的刺激會使人的味覺、嗅覺受到抑制、影響食欲。

除此, 兩位專家都提醒, 要注意調節老年人的情緒。 “因為年歲老邁, 子女遠離, 很多老年人常常情致不暢, 也會影響到其味覺系統, 讓他們食而無味。 ”

通訊員 淩紅 蔣敏

記者 張慶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