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刀名將吉星文,七七事變中打響了第1槍,卻在58年被炮彈炸死

今天是2017年7月7日, 80年前的今天,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變爆發, 在此國破家亡之時, 中華民族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 譜寫了氣壯山河的壯麗篇章。 而今天要講的這位英雄。 大家或許並非熟悉, 但是他卻是七七事變中打響了抗戰的第一槍。

他就是愛國將軍吉星文

吉星文, 字紹武, 河南省扶溝縣人, 15歲就讀縣立師範時, 適值陸軍第八溷成旅考選學兵, 此時的吉星文鑒於國家動盪難安, 因此投筆從戎, 進入了叔父吉鴻昌的部隊中當兵。

1926年, 隻身到靈寶縣文地鎮, 由19師師長吉鴻昌介紹, 到宋哲元旅當騎兵, 被提升為連長。

在37師109旅219團升至營長。

而後因其驍勇善戰, 極受長官之賞識, 遂被拔擢為連長, 在他當軍人的這段期間雖然訓練極為嚴格, 但對下屬的照顧卻無微不至, 在糧食極為缺乏的環境中在軍糧不夠吃的狀況下他多次親自採集野菜給士官兵食用,

自己卻餓著肚子, 日後在任金防部副司令官之職時一日巡視坑道, 為顧及天氣寒冷, 竟脫下自己的外套給士兵保暖, 他一直秉持著為他人而活的理念, 數十年如一日。

民國22年(1933)元旦, 日軍炮擊臨榆縣城, 駐守臨榆的第九旅東北軍忍無可忍, 奮起還擊, 揭開了長城抗戰的序幕, 然而在日軍絕對優勢的兵力和火力攻擊下, 沒多久榆關便失陷, 日軍佔領榆關後接著向錦州、通遼、綏中等處集結兵力, 準備三路進攻熱河。

吉星文的陸軍官校畢業證書

3月9日, 人稱「打虎將軍」的趙登禹率部馳援, 他一到羅文峪一帶就與日軍鈐木師團展開了慘烈的爭奪戰, 雙方傷亡慘重, 趙登禹的左腿也被敵人的炮彈炸傷。 此時的吉星文官拜營長, 由於他打起仗來帶著拚命的勁, 從來就不怕死, 趙登禹便給他起了個「吉大膽」的外號。

3月11日, 在反擊日寇侵佔長城要塞喜峰口的戰役中, 吉星文率領全營身背寒光逼人的大刀, 冒著大雨夜襲了日軍前沿的炮兵陣地, 擊斃日軍300多人, 威名大震。 喜峰口戰鬥之後, 吉星文受嘉獎升為217團團長, 當時, 吉星文年僅24歲。 此次大功也使年輕善戰的吉星文獲得了“抗日英雄”的榮譽, 他的名字開始經常出現在國內的各大報紙上。 1934年元旦, 第29軍在北平閱兵, 吉星文被推舉為閱兵總指揮, 因吉星文軍容嚴整, 聲音宏亮, 指揮有方,

博得了中外人士的一致讚賞。

七七事變 抗日第一槍

盧溝橋距北平市前門15公里, 屬宛平縣境內, 是一座擁有七百多年歷史的石橋, 為保定通往北平市的交通要道, 此時正由吉星文團長率部戍守。

民國26年(1937年)7月7日晚間11時, 日軍于北平的盧溝橋一帶進行演習, 並以一名士兵失蹤為藉口,要求進入宛平縣內搜查,遭到吉星文嚴詞拒絕。日軍惱羞成怒,包圍宛平縣城,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北平市長秦德純為防止事態擴大,與日軍進行交涉。然而日軍卻在交涉進行中,直接對宛平縣城發起攻擊,強佔宛平東北沙崗,吉星文決定奮起還擊。

這還擊的第一槍也讓吉星文成了中華民族的抗戰英雄。吉星文招募的「大刀隊」在短短幾小時內就來了五百餘人,憑著這支敢死隊與二十九軍的勇士,他收復沙崗,擊退來犯日軍,堅守宛平城。7月20日,日軍第一批增援部隊進入華北,並且以優勢火力炮擊宛平城和長辛店,吉星文與他的敢死隊雖與日軍作戰十多天,仍保持高昂的士氣,多次擊退日軍進攻。

7月26日,日軍已集結六萬以上兵力,準備對北平發動總攻擊,吉星文昔日在喜峰口的戰友、第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也一同進入北平與他並肩作戰,可惜,二人同於28日壯烈殉國。

吉星文仍領著這群敢死隊與二十九軍奮勇抵抗日軍二十多天,誓言堅守最後一道防線,直至平津失陷,奉命離開戰場為止。

吉星文的任官令。當年他只有26歲

吉星文在華北戰場與日軍展開周旋,一九三七年九月,升任師旅長,一九三八年升任師長。在徐州會戰掩護友軍撤退,並與張自忠一同參與隨棗會戰,在這期間他多次因作戰而身受重傷。

吉星文全家福

根據吉星文的兒子吉民立說:“由於抗戰時國軍火力太差,吉星文出身的西北軍系,強調近距離衝鋒肉搏。吉星文生前統計,曾經六度拿著大刀殺進敵陣,有一回肉搏戰下來,吉星文的刀刃都砍捲了。吉星文負傷最重的一次,是肩膀被砍掉一塊肉,傷口比三隻手指還寬。父親從來不敢在奶奶面前換衣服,怕她看到會難過。”這是一個軍人在面臨忠、孝時所表現出的心境。

吉星文擔任團長時的照片與任官令

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由於吉星文作戰勇敢,先後被國民政府授予勝利、光華、雲麾、干城、忠勤等勳章,並被提升為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師長,受到了蔣的親自接見。

八二三炮戰,將星隕落

吉星文赴台後因其赫赫名聲,蔣仍委以重任,讓他先後出任第五十軍軍官戰鬥團團長、澎湖防衛部副司令長官。1957年,吉星文入“陸軍大學”深造後,晉升為陸軍中將,調赴金門,任“金門防衛部”副司令長官,成為司令官胡璉的副手。

1958年18點30分,解放軍對金門炮擊,短短數小時之內落彈5萬7千余發,史稱“八二三炮戰”。當時吉星文與趙家驤中將、章傑少將走到中途即遭到炮擊,在逃往防空洞途中兩位副司令當場身亡,吉星文被炮彈擊成重傷。被救回坑道內的戰地醫院軍醫立即為他做了手術,取出了身上的彈片。當時傷情比較穩定,醫生認為沒有生命危險,不料,有一小塊彈片未被取出,3天后傷口感染惡化,在臺北三軍總院不治身亡。吉星文死後,胡璉派專機把他運送到澎湖埋葬。現於事發地點設有涼亭,其內設有一紀念碑,寫著“吉星文、趙家驤、章傑將軍八二三戰役殉職紀念碑”。

忠靈祠堂 正門上高掛英靈不泯

由於吉星文之後到了臺灣,後來又在八二三砲戰陣亡,因此過去提到「盧溝橋第一槍」,都集中宣傳旅長何基灃(民國37年底徐蚌會戰時投降,導致國軍全軍覆滅),對吉星文與師長馮治安多半輕描淡寫。近年隨著大陸逐漸承認國軍的抗戰貢獻,經常有媒體訪問吉民立談吉星文,

吉民立表示,對於大陸方面願意正視父親與其他國軍官兵的貢獻,自己當然樂觀其成,也曾提供一些父親的文物,讓對方複製展出。

吉星文在七七事變中做了什麼?歷史早已給出公論,他以保家衛國,不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完美詮釋了一名中國軍人的愛國熱忱!

抗戰殉國第一將軍趙登禹,墓地被毀,遺體也未能倖免

名將宋哲元陵墓被毀,棺木被暗藏崖洞,老夫婦默默守護12年

緬懷愛國將軍張自忠,墓碑險被毀,陌生人三代保護55年

七七事變-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 ¥31.68 購買

並以一名士兵失蹤為藉口,要求進入宛平縣內搜查,遭到吉星文嚴詞拒絕。日軍惱羞成怒,包圍宛平縣城,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北平市長秦德純為防止事態擴大,與日軍進行交涉。然而日軍卻在交涉進行中,直接對宛平縣城發起攻擊,強佔宛平東北沙崗,吉星文決定奮起還擊。

這還擊的第一槍也讓吉星文成了中華民族的抗戰英雄。吉星文招募的「大刀隊」在短短幾小時內就來了五百餘人,憑著這支敢死隊與二十九軍的勇士,他收復沙崗,擊退來犯日軍,堅守宛平城。7月20日,日軍第一批增援部隊進入華北,並且以優勢火力炮擊宛平城和長辛店,吉星文與他的敢死隊雖與日軍作戰十多天,仍保持高昂的士氣,多次擊退日軍進攻。

7月26日,日軍已集結六萬以上兵力,準備對北平發動總攻擊,吉星文昔日在喜峰口的戰友、第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也一同進入北平與他並肩作戰,可惜,二人同於28日壯烈殉國。

吉星文仍領著這群敢死隊與二十九軍奮勇抵抗日軍二十多天,誓言堅守最後一道防線,直至平津失陷,奉命離開戰場為止。

吉星文的任官令。當年他只有26歲

吉星文在華北戰場與日軍展開周旋,一九三七年九月,升任師旅長,一九三八年升任師長。在徐州會戰掩護友軍撤退,並與張自忠一同參與隨棗會戰,在這期間他多次因作戰而身受重傷。

吉星文全家福

根據吉星文的兒子吉民立說:“由於抗戰時國軍火力太差,吉星文出身的西北軍系,強調近距離衝鋒肉搏。吉星文生前統計,曾經六度拿著大刀殺進敵陣,有一回肉搏戰下來,吉星文的刀刃都砍捲了。吉星文負傷最重的一次,是肩膀被砍掉一塊肉,傷口比三隻手指還寬。父親從來不敢在奶奶面前換衣服,怕她看到會難過。”這是一個軍人在面臨忠、孝時所表現出的心境。

吉星文擔任團長時的照片與任官令

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由於吉星文作戰勇敢,先後被國民政府授予勝利、光華、雲麾、干城、忠勤等勳章,並被提升為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師長,受到了蔣的親自接見。

八二三炮戰,將星隕落

吉星文赴台後因其赫赫名聲,蔣仍委以重任,讓他先後出任第五十軍軍官戰鬥團團長、澎湖防衛部副司令長官。1957年,吉星文入“陸軍大學”深造後,晉升為陸軍中將,調赴金門,任“金門防衛部”副司令長官,成為司令官胡璉的副手。

1958年18點30分,解放軍對金門炮擊,短短數小時之內落彈5萬7千余發,史稱“八二三炮戰”。當時吉星文與趙家驤中將、章傑少將走到中途即遭到炮擊,在逃往防空洞途中兩位副司令當場身亡,吉星文被炮彈擊成重傷。被救回坑道內的戰地醫院軍醫立即為他做了手術,取出了身上的彈片。當時傷情比較穩定,醫生認為沒有生命危險,不料,有一小塊彈片未被取出,3天后傷口感染惡化,在臺北三軍總院不治身亡。吉星文死後,胡璉派專機把他運送到澎湖埋葬。現於事發地點設有涼亭,其內設有一紀念碑,寫著“吉星文、趙家驤、章傑將軍八二三戰役殉職紀念碑”。

忠靈祠堂 正門上高掛英靈不泯

由於吉星文之後到了臺灣,後來又在八二三砲戰陣亡,因此過去提到「盧溝橋第一槍」,都集中宣傳旅長何基灃(民國37年底徐蚌會戰時投降,導致國軍全軍覆滅),對吉星文與師長馮治安多半輕描淡寫。近年隨著大陸逐漸承認國軍的抗戰貢獻,經常有媒體訪問吉民立談吉星文,

吉民立表示,對於大陸方面願意正視父親與其他國軍官兵的貢獻,自己當然樂觀其成,也曾提供一些父親的文物,讓對方複製展出。

吉星文在七七事變中做了什麼?歷史早已給出公論,他以保家衛國,不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完美詮釋了一名中國軍人的愛國熱忱!

抗戰殉國第一將軍趙登禹,墓地被毀,遺體也未能倖免

名將宋哲元陵墓被毀,棺木被暗藏崖洞,老夫婦默默守護12年

緬懷愛國將軍張自忠,墓碑險被毀,陌生人三代保護55年

七七事變-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 ¥31.6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