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熙皇帝一生不曾公開的四大暴行

康熙一直被史學界和國人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仁君, 但跟絕大多數皇帝一樣, 康熙的執政也不是完美的, 甚至還對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今天, 我們要盤點的就是康熙在位時的四大暴行:

暴行之一:平三藩屠殺平民:且不提與康熙尚無關係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只說康熙在平定三藩時, 清軍對平民的屠殺, 從許多記載來看也是相當驚人。 這裡不必長篇大論, 康熙十八年, 瀏陽縣知縣曹鼎新說“自甲寅吳逆倡亂, ……以至王師赫怒, 整兵剿洗, 玉石難分, 老幼死於鋒鏑, 婦子悉為俘囚, 白骨遍野, 民無噍類”。 這裡說的就更明確了“王師赫怒, 整兵剿洗, 玉石難分”, 聯繫到清軍一向有屠殺平民的傳統, 再加上清朝方面的官員也不會故意抹黑清朝自己, 所以這類記載的真實性是沒有疑問的。 無論以什麼理由作為藉口, 如果一個皇帝手下的軍隊有大肆屠殺平民的行徑,

那麼這樣的皇帝再將其稱為仁愛, 那也是很不妥當了吧。

暴行之二:遷海殘民十餘年:如果說開頭幾年, 和康熙沒有關係, 那麼剩下的時間, 以及其間的一些強化措施, 康熙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個能夠允許這樣殘酷的政策繼續存在了十幾年並且還一度採取措施進行強化的人,

說他是仁愛, 這似乎令人難以接受, 推行過這樣一種政策的皇帝, 不稱之為暴虐也就罷了, 稱為仁愛終究是有些不太合適的。

暴行之三:文字獄屠戮學者:再來說康熙時期的文字獄, 客觀的說, 康熙製造的文字獄和其他兩個清朝皇帝雍正乾隆相比並不算多, 但也並非沒有, 而且有些案件的性質也還是很惡劣的。 比如康熙統治下發生的戴名世之獄, 也稱《南山集》案。 戴名世僅僅因為贊同方孝標給南明正名的觀點, 結果就被斬首, 家人好友等也被牽連為奴。 這個案件廣為人知, 這裡也就不必浪費篇幅多介紹了。 還是那句話, 對於製造這些文字獄的皇帝, 不譴責其暴虐也就罷了,

若稱頌其為仁愛, 則似於事實偏離太大。

暴行之四:文過飾非也殺人:另外一個事情也可以說明閻教授稱頌康熙仁愛似乎不盡符合事實, 這件事情可以看《從陳四案管窺康熙五十年前後的社會控制》一文.這個案件被康熙得知後, 大為不滿,

康熙不滿的最關鍵一條理由就是陳四言康熙四十四、四十五年歉收, 而康熙在四十二年西巡陝西以來, “每年督撫俱報豐稔, 陳四顯然出語欺訛”, 於是“令刑部再議’”。 康熙既然讓再議, 那些辦理案件的官員, 自然再不敢得出陳四無罪的結論, 結果十月, 刑部議定“陳四等因‘鴆黨搶奪’被判斬立決, 其他陳四的家人俱發往黑龍江, 給披甲人為奴”, 原任督撫, 以及一大批相關官員以“縱容滋蔓”, 溺職等罪過, 降五級, 降四級不等。 ”而康熙之所以要心狠手辣來對付一個賣藝人家庭, 按他自己的說法是陳四等人成群結隊, “即使無謀反之行, 未必無謀反之心”。 這種邏輯自然比莫須有還要高明, 你這個陳四既然不識好歹敢給我康熙盛世抹黑, 那我說你“未必無謀反之心”自然不是冤枉你。從這一件事情來看,說康熙仁愛,似乎也很勉強。還是王成蘭說得比較客觀,陳四案件“另一方面又暴露了統治者一貫的恐懼,……於是不惜採用屠戮手段進行震懾企圖以此來維護‘盛世’的繁榮”.

那我說你“未必無謀反之心”自然不是冤枉你。從這一件事情來看,說康熙仁愛,似乎也很勉強。還是王成蘭說得比較客觀,陳四案件“另一方面又暴露了統治者一貫的恐懼,……於是不惜採用屠戮手段進行震懾企圖以此來維護‘盛世’的繁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