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讀資治通鑒劄記402 和親策——漢帝國對匈奴做出根本政策調整

④秋, 九月, 行自洛陽至;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皆從。 【按:這就是宗族的力量。 這分明是再說, 異姓諸侯王們, 我現在有同姓王來支持了。 同姓諸侯王是異姓諸侯王的反覆運算產物。 】

⑤匈奴冒頓數苦北邊【按:當前面漢帝國內部開始穩定的時候, 外部依然不穩定。 這是主要的形勢。 】。 上患之, 問劉敬, 劉敬曰:"天下初定【按:這是天下的基本趨勢。 】, 士卒罷於兵, 〔罷, 讀曰疲。 〕【按:軍隊的情況, 比較疲乏。 其實就是人心厭戰。 】未可以武服也【按:指出了未來的措施。 注意, 婁敬不是說該搞軟的, 而是說不要搞武的, 這其實就是對劉邦的批評。

而這個批評是與前面的帶著同姓諸侯王到洛陽顯擺, 以及更上面那條禁商令是相反的, 前面是在彰顯自己的力量。 】。 冒頓殺父代立, 妻群母, 以力為威, 未可以仁義說也。 【按:然而, 武的不行, 那麼, 文的就行嘛?明顯, 文的也不行。 總之, 文武都不行。 當然, 這也是對匈奴冒頓的形象描畫。 妻群母是對匈奴的習俗的補充。 】獨可以計久遠, 子孫為臣耳【按:辦法就是讓匈奴的單于的子孫給漢人為臣。 將敵我矛盾轉換為內部矛盾, 君臣關係。 】;然恐陛下不能為【按, 說到最後, 又擔憂了。 話說半截。 從而逗出劉邦的問話來。 】。 "
上曰:"奈何?"對曰:"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 〔適, 讀曰嫡;謂皇后所生也。 長, 知兩翻。 〕厚奉遺之, 〔遺, 于季翻;下同。 〕彼必慕, 以為閼氏, 〔閼氏, 音煙支。 〕生子, 必為太子【按:搞成親戚關係, 姻親關係。 】。 陛下以歲時漢所餘、彼所鮮, 數問遺, 〔鮮, 息善翻, 少也。 〕【按:物質收買。 】因使辨士風諭以禮節【按:文化輸出。 總計是三條政策。 大多數人都忽略了後兩條。 其實最後一條是 最為關鍵的。 結親是條件, 物質收買是鞏固的手段。
最終達成文化同化。 這是文化處在上風的民族才可以這麼想的。 匈奴雖然可以騷擾漢帝國北方, 但是卻沒有佔領中原的雄心, 他們知道自己並不能佔領, 在心態上匈奴雖然強大但是仍然謙卑于中原帝國。 以北宋和遼來看, 其實也就只是執行了物質收買這一條, 其他兩條是都做不到的。 】。 〔風, 與諷同。 〕冒頓在, 固為子婿;死, 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可無戰以漸臣也【按:這是進一步解釋, 怕劉邦不懂。 】。 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 而令宗室及後宮詐稱公主, 彼知, 不肯貴近, 無益也【按:提出了限制性條件。 】。 "帝曰:"善!"〔近, 其靳翻。 〕欲遣長公主。 呂後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 奈何棄之匈奴!"上竟不能遣【按:劉敬的擔心竟然成了真的了。
可見, 在家庭中, 呂後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進一步說就是女人, 母親在家中具有重要作用。 男人在家庭外起作用。 可是皇帝家就是天下事務。 這必然導致母后當政。 】。

九年(癸卯, 西元前一九八年)

①冬, 上取家人子名為長公主, 〔師古曰:于外庶人家取女,

而名之為公主。 〕以妻單于。 〔妻, 千細翻。 〕使劉敬往結和親約【按:劉邦的糊弄局, 其實就是對呂後的權威的背書。 】。

臣光曰:建信侯謂冒頓殘賊, 不可以仁義說, 而欲與為婚姻, 何前後之相違也【按:司馬光指出劉敬的話有矛盾。 】!夫骨肉之恩, 尊卑之敘, 唯仁義之人為能知之;奈何欲此服冒頓哉!蓋上世帝王之禦夷狄也, 服則懷之以德,叛則震之以威,未聞與為婚姻也【按:真不知道司馬光寫這句話時,怎麼看待宋遼關係?如果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看待這種關係的,就會發現,司馬光的這個看法實在是與儒家思想不和的。《國語》:“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這種五服之說,分明是再說蠻夷也是在王化之內。司馬光這種說法分明是對北方的遼國和西部的西夏沒有信心的反應。】。且冒頓視其父如禽獸而獵之,奚有于婦翁【按:這句話厲害。】!建信侯之術,固已疏矣;況魯元已為趙後,又可奪乎【按:一個姑娘許兩主。】!

服則懷之以德,叛則震之以威,未聞與為婚姻也【按:真不知道司馬光寫這句話時,怎麼看待宋遼關係?如果我們看看古人是怎麼看待這種關係的,就會發現,司馬光的這個看法實在是與儒家思想不和的。《國語》:“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這種五服之說,分明是再說蠻夷也是在王化之內。司馬光這種說法分明是對北方的遼國和西部的西夏沒有信心的反應。】。且冒頓視其父如禽獸而獵之,奚有于婦翁【按:這句話厲害。】!建信侯之術,固已疏矣;況魯元已為趙後,又可奪乎【按:一個姑娘許兩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