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參加南昌起義的14歲娃娃兵開國少將張樹才部成都起義的戰士證書

張樹才

湖北省黃岡縣陽邏鎮(今武漢市新洲區)人。 10歲喪父, 到武漢在紗廠做學徒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軍委衛生部政治部主任,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部直屬政治部主任, 總後勤部黨委副書記, 總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 1956年任湖北省軍區副政治委員, 1961年任湖北省軍區政治委員, 1965年後任武漢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 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

張樹才將軍故事----由娃娃兵成長起來的張樹才少將

1924年秋天, 一場大水漫過江堤, 陽邏變成水澤之鄉。 大水淹沒了民房、農田, 奪走了張樹才父親的生命, 年僅10歲的他強忍悲痛, 決心要到武漢找表姐夫李憲亭。

“樹訝子、樹訝子……你別走呀 要死咱娘兒幾個死在一起吧……”浙浙瀝瀝的秋雨下個不停, 在娘的哭喊聲中 , 張樹才頭都沒回, 倔強地走了。

天黑了又明, 明瞭又黑。 不知走了多少天, 張樹才沿途乞討, 終於到了武漢。

小傢伙, 誰送你來的?”李憲亭驚奇地問。 “我自己來的, 要著飯找來的。 ”聽了張樹才的回答和哭訴, 李憲亭安慰說:“好樣的, 是條漢子。

李憲亭是中共黨員, 當時正帶領滙豐紗廠 同資本家作鬥爭。

張樹才在李憲亭身邊工作了3年, 逐漸接受了革命的道理。

1927年4月12日, 張樹才和在紗廠做工的20多個工會童子軍全部參軍, 編人第二十軍教導團, 後轉移至南昌準備舉行武裝起義。

8月1日淩晨, 南昌起義的戰鬥打響了。 張樹才第一次參加戰鬥, 不會放槍, 只好跟著老兵後面跑, 老兵臥倒他趴下, 老兵躍起, 他也爬起來趕緊跑。

5日起義軍開始撤出南昌, 開始“南征”, 身體瘦小的張樹才被連長留在身邊當勤務兵, 後又改派教導團衛生隊當勤務兵。

部隊一路南征至廣東的潮州, 又與敵劉嶽部展開激戰。 戰鬥非常慘烈, 一直進行了3天, 由於起義軍連續行軍, 受饑餓、疾病困擾, 減員很大, 所以部隊一直敗到江北才站住腳。

衛生隊在搶救傷患中也找散了, 張樹才在找部隊途中被一具屍體絆倒, 他起身無意中看到竟是表姐夫李憲亭, 他悲痛欲絕。

掩埋了姐夫的遺體, 張樹才強忍眼淚, 又背起背包隨大部隊向福建進軍, 經過半個月的行軍, 終於在1928年7月初到達武平, 與朱德率領的第四軍第二十五師會合。 後在江西與湖南交界的汝城縣文英古亭兩支隊伍整編為第五縱隊, 張樹才被編入第五縱隊一大隊, 仍當勤務兵, 成為一名紅軍。

14歲的娃娃兵從此跟隨大部隊, 跟著朱德軍長一直朝井岡山走去。 在戰爭中學會戰爭, 逐漸成為共和國的一位將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