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神器”精准定位癲癇灶 16歲小夥癲癇或被治癒

癲癇的發作症狀來得快去的也快, 多數情況下, 醫生只能依據患者家屬誇張的描述以及常規腦電圖對病灶進行分析, 導致陽性率只有20-40%, 使癲癇成為了最容易誤診和漏診的疾病之一。 為了更快精准的定位癲癇灶, SEEG(立體腦電圖)技術, 近年來在國際上興起。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癲癇中心主任秦兵介紹, 該技術把定位方法從2D引入3D層面, 對大腦進行全方位立體覆蓋, 從而到達準確定位病灶、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 近日醫院就為一名16歲癲癇病患者精准定位致癇區, 抑制住該患者的臨床發作症狀,

據瞭解,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也是華南地區高校系統附屬醫院首家掌握該技術並將之成功運用至臨床的公立三甲醫院。

癲癇小夥輾轉多地尋找療法 奇跡終於發生!

16歲的小斌來自四川。 10歲那年, 他開始在上學和課餘期間多次出現全身肌肉抽動。

父母起先沒有當回事, 誤以為孩子正到了長個子的年齡, 抽筋是很正常的表現。 時間長了, 小斌全身抽動的次數更加頻繁, 嚴重時甚至會喪失意識。 父母這時才覺察出不對勁, 心裡隱隱有些憂慮——孩子的情況像極了村裡老人說的“羊癲瘋”。 帶著一絲希望, 父母帶著小斌去到成都檢查, 診斷結果如同一顆巨石重重地砸在了他們的心頭——癲癇病。

從那以後, 父母便帶著小斌輾轉全國尋求治療方法, 從成都到重慶, 從重慶到上海又遠赴北京, 大多數時候都是帶著滿滿的希望啟程, 卻又帶著疲憊的身心回家。 而小斌僅能靠著藥物抑制著發病的頻率。

後來, 小斌的母親偶然聽聞有這樣一個癲癇患者, 通過治療後, 最近已經幾乎不再犯病。

“癲癇病可以治好?”這對過去6年來, 跑遍全國看病的小斌母親來說, 是大大的希望, 卻又帶著害怕失望的顧慮。 這個家, 幾乎快承擔不了任何一次“無效”治療的費用了!小斌母親費勁功夫終於聯繫到了那位患者, 第一次聽到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名字。

父母再三商量, 兩人決定再賭一把!夫妻倆咬牙買掉了老家的房子, 揣著家中最後一點積蓄, 踏上了南下的火車。 來到暨大附一院後, 癲癇中心秦兵和李衛大夫成為了小斌的主治大夫。 他們通過對小斌視頻腦電圖症狀學、高解析度頭顱核磁及PET-CT影像學資料細緻入微的分析, 決定採用微創的、代表當今癲癇外科術前評估核心技術的SEEG理念和方法, 對小斌進行了精准的電極置入,

以明確顱內致癇網路。

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過去的小斌只要脫離藥物, 幾乎每天都會有很多次癲癇發作, 甚至癲癇持續狀態, 而置入電極術後當天停用了一切抗癲癇藥物, 顱內電極192通道視頻腦電圖監測至今半個月時間內, 小斌竟然無一次癲癇發作。 這對小斌的父母來說, 已經不亞於一個奇跡, 是這6年以來對未來最充滿希望的時刻!

秦兵主任醫師表示, 治療還不算結束, 小斌現在無發作從側面證實了術前他們電極置入設計方案的正確性和準確性。 他們正想盡一切方法, 苦苦守候著小斌寶貴的臨床發作, 這樣便可以借助置入腦中的8根電極, 迅速、精確地找到核心致癇區, 並將之射頻熱凝或切除。

到那時, 小斌的癲癇才算是治癒了!

SSEG究竟是什麼?

秦兵解釋, SEEG是一種微創的侵入性癲癇診斷及治療技術, 無需開顱, 借助立體定向技術可將直徑為0.8mm的電極按照術前規範規劃置入至顱內任意部位, 如額葉底面、大腦內側面、扣帶回、顳葉內側、海馬、島葉等常規硬膜下電極無法抵達的部位, 可探及不同腦區表面和內側深部結構皮質的電活動,從而實現在三維空間上研究癲癇發作演變、定位致癇區或致癇網路來指導癲癇外科手術切除方案。

SEEG具有很高的空間-時間解析度特性。術前需要通過圖像融合,使用專門的軟體規劃電極穿行的路徑,從而避開顱內動脈、靜脈,大大降低手術的創傷和風險。

“癲癇是目前為數不多地能夠被治癒的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對於那些無法通過抗癲癇藥物控制病情的難治性癲癇患者,SEEG可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秦兵補充道。

患者和家屬如何及早發現癲癇病?

癲癇是神經系統常見病和多發病,據統計中國目前已知癲癇患者已超過1000萬,並且每年以40萬的速度增長,癲癇病已成為神經科第一大病種。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疾病,不發作和正常人無異,發作症狀學千差萬別,不僅僅表現為最常見的四肢抽搐、雙眼上翻、口肚白沫等大家熟知的症狀學,任何有別于正常感覺、知覺、意識和行為發作性症狀學如愣神;恐懼、幻覺或錯覺、植物神經症狀;發作性意識障礙;晨起突發的肌陣攣;不自主、無意識的動作,如舔唇、咂嘴、咀嚼、吞咽、摸索、無目的走動、自言自語等,發作過後不能回憶,以上發作性症狀學需要高度懷疑癲癇發作,確診則需要視頻腦電圖監測。

何時需要藥物治療?

一旦明確癲癇診斷,絕大多數患者需要立即啟動抗癲癇藥物治療,應平衡個體化原則和抗癲癇藥物治療指南進行規範藥物治療,建議患者到正規的三甲醫院就診,最好求治於三甲醫院正規的癲癇中心或癲癇專科。

何時考慮SEEG治療?

一旦規範足劑量、足療程抗癲癇藥物方案仍不能控制癲癇發作,結構或功能影像學上可見導致癲癇發作的可疑責任病灶,可啟動癲癇術前評估,到正規三甲醫院癲癇中心行規範化的癲癇術前評估。

李衛主任醫師強調,SEEG的適應征主要有:

①致癇區可能位於深部皮質,特別是邊緣系統和旁邊緣結構、內側顳葉、扣帶回、額眶回和島葉;

②MRI陽性患者,發作間期或發作期腦電圖、發作症狀學和致癇病灶不一致;

③MRI、發作期EEG和發作症狀學證實致癇區可能累及功能區;

④MRI顯示病變範圍彌散、涉及一側或雙側半球,致癇區形成了神經元網路,或者發作期EEG和臨床表現存在多個潛在的致癇區可能或涉及到雙側半球;

⑤曾經置入過硬膜下電極或多次手術後;

⑥需要考慮雙側電極置入。

(39健康網編輯:王慧明 通訊員:張燦城)

可探及不同腦區表面和內側深部結構皮質的電活動,從而實現在三維空間上研究癲癇發作演變、定位致癇區或致癇網路來指導癲癇外科手術切除方案。

SEEG具有很高的空間-時間解析度特性。術前需要通過圖像融合,使用專門的軟體規劃電極穿行的路徑,從而避開顱內動脈、靜脈,大大降低手術的創傷和風險。

“癲癇是目前為數不多地能夠被治癒的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對於那些無法通過抗癲癇藥物控制病情的難治性癲癇患者,SEEG可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秦兵補充道。

患者和家屬如何及早發現癲癇病?

癲癇是神經系統常見病和多發病,據統計中國目前已知癲癇患者已超過1000萬,並且每年以40萬的速度增長,癲癇病已成為神經科第一大病種。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疾病,不發作和正常人無異,發作症狀學千差萬別,不僅僅表現為最常見的四肢抽搐、雙眼上翻、口肚白沫等大家熟知的症狀學,任何有別于正常感覺、知覺、意識和行為發作性症狀學如愣神;恐懼、幻覺或錯覺、植物神經症狀;發作性意識障礙;晨起突發的肌陣攣;不自主、無意識的動作,如舔唇、咂嘴、咀嚼、吞咽、摸索、無目的走動、自言自語等,發作過後不能回憶,以上發作性症狀學需要高度懷疑癲癇發作,確診則需要視頻腦電圖監測。

何時需要藥物治療?

一旦明確癲癇診斷,絕大多數患者需要立即啟動抗癲癇藥物治療,應平衡個體化原則和抗癲癇藥物治療指南進行規範藥物治療,建議患者到正規的三甲醫院就診,最好求治於三甲醫院正規的癲癇中心或癲癇專科。

何時考慮SEEG治療?

一旦規範足劑量、足療程抗癲癇藥物方案仍不能控制癲癇發作,結構或功能影像學上可見導致癲癇發作的可疑責任病灶,可啟動癲癇術前評估,到正規三甲醫院癲癇中心行規範化的癲癇術前評估。

李衛主任醫師強調,SEEG的適應征主要有:

①致癇區可能位於深部皮質,特別是邊緣系統和旁邊緣結構、內側顳葉、扣帶回、額眶回和島葉;

②MRI陽性患者,發作間期或發作期腦電圖、發作症狀學和致癇病灶不一致;

③MRI、發作期EEG和發作症狀學證實致癇區可能累及功能區;

④MRI顯示病變範圍彌散、涉及一側或雙側半球,致癇區形成了神經元網路,或者發作期EEG和臨床表現存在多個潛在的致癇區可能或涉及到雙側半球;

⑤曾經置入過硬膜下電極或多次手術後;

⑥需要考慮雙側電極置入。

(39健康網編輯:王慧明 通訊員:張燦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