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金戰犯營裡發生大事:兒子女婿聯名告宋徽宗

蔡京的五兒子蔡鞗從北國回來後, 寫了一部《北狩行錄》。 蔡鞗在書中描述了這樣一件惡劣事, 就是徽宗的兒子和女婿為了立功,

造了一個謠, 並就此告發他。

天會十一年(1133年)夏, 在五國城的宋俘中發生了一件驚動金朝的政治事件:徽宗第十五子趙愕夥同駙馬都尉劉文彥向金人告密, 稱“太上謀反金國。 ”這一事件在《金史》中有簡略記載。 但《北狩行錄》卻詳細記述了事件的全過程。

沂王趙愕當年23歲, 駙馬都尉劉文彥與沂王同歲, 娶徽宗第八女順德帝姬趙纓絡為妻。 或許倆人因在五國城過著遙遙無期的俘虜生活, 感到沒有出路, 想通過誣告徽宗謀反, 而獲得金人的賞賜, 幻想能放回到南宋去, 繼續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於是經倆人密謀, 採取了誣告的卑劣行為。 金人得知此事後, 認為事態嚴重, 習古乃急令八達曷“陣兵河濱”, 並將趙、劉倆人押解到金營詢問,

使氣氛達到緊張程度。 蔡鞗、莘王趙植、駙馬都尉宋邦光得知後, 讓內侍徐中立報告給徽宗。 徽宗聽後十分驚愕, 立即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蔡鞗挺身而出慷慨陳詞說:“我輩前日不死國難, 二帝播遷, 已有愧於前人, 不意逆黨出於至親至愛之間, 捐軀效命正在今日。 ”蔡鞗同趙植到金營進行辯解, 可金人非讓徽宗親往。 徽宗又派徐王趙棣、駙馬宋邦光前去。 金人還是堅持讓徽宗去金營, 徽宗再派欽宗、信王趙榛、駙馬向子庡、內侍王若沖前去。 金人見徽宗執意不肯前來, 只得作罷。 在蔡鞗等人的極力辯解下, 金國派來的倆名使臣才相信了這是一場撲風捉影的誣告, 趙愕同劉文彥在眾人面前理屈詞窮, 後被金人處死。 這件事發生後,
徽宗很感激蔡鞗的表現, 感慨地說:“予平日待蔡鞗以國士, 今日報我, 殊不愧德。 ”這件事雖然得以平息, 但這種眾叛親離的痛苦, 使徽宗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打擊, 從此身體一天比一天差, 終於天會八年(1135年)在五國城病故。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二逆告變”事件。

趙愕, 是徽宗的十五子, 親生骨肉。 劉文彥, 是徽宗的女婿, 雖非親生骨肉, 但卻是親生骨肉的丈夫。 然而, 竟為了逃生, 竟密謀了一個出賣的陰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千古綱 常因此被打得粉碎。 其實, 凡事都是有來路的, 在北宋率先打碎綱常神話的, 正是宋徽宗自己。 人民網的一篇文章這樣說——“趙佶是宋神宗的第11子, 他的生母姓陳, 因為是庶出, 原本是沒有資格繼位的。 可是,

趙佶從小性格方面就比較狡猾。 中國古代評價一個男人成功與否, 主要是看他是否當官, 官當得大不大。 皇帝是最大的官了, 天下男人很少有不想要這個位置的。 為了能夠當上皇帝, 為了多點機會, 趙佶就特別孝順嫡母向太后, 每天都去請安, 對自己的生母反而冷淡了。 嫡母向太后果然對他印象不錯, 後來幫他當上了皇帝。 ”因此, “二逆告變”事件也就並非什麼突發事件。 罩在中國封建上層社會那些所謂高檔華人臉上的虛偽面紗, 被一撕再撕, 終於撕得面貌全非。 “蔡鞗挺身而出慷慨陳詞”看起來很仗義, 但因為是他自己寫的書, 自己再現了自己, 又讓人不得不疑心。 至少這一行為, 不大像其父蔡京, 蔡的家風本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排除蔡家會產生一位像樣的人, 但中國古書, 一向說謊的多。 撒謊那麼好玩嗎?是的,很好玩。 不然, 不會有人那麼愛玩。 因此,我們沒有充分理由相信這位蔡先生。

對徽宗這是一個恥辱的悲劇, 倒是金人在處理方法上可圈可點。 一, 實事求是, 注重調查研究, 沒有輕信謠言, 趁機治罪徽宗甚至殺了他;二, 處死了不忠不孝沒事找事的趙劉二人。

“二逆告變”除了說明封建禮教虛偽之外, 還說明, 北宋滅亡是必然的。 既使沒有金人南下, 那麼就憑徽宗家族的這個德性, 亡掉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通常的說法就是--時間問題。

作者關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