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融氣象站:行情強勢依舊 有色充當先鋒

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分析師認為:股市方面, 結合兩市指數反彈的高度已經有限, 但是中報業績披露截止時間為8月31日, 目前應該只是中報行情的初期階段, 最熱的階段可能會隨著指數加速上漲而出現。 在短期內指數向上觸及高點後, 應該會進入區間震盪, 直到中報行情結束後再做方向選擇。 債市方面, 本周, 市場期待已久的“債券通”終於正式啟動。 貨幣流動性依然保持充裕, 然而下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有淨回籠風險, 再加之下周後半周開始進入繳稅期, 另外海外主要國家收益率還在持續上行,

對國內壓力也越來越大, 短期而言, 流動性衝擊的風險仍存。 外匯方面, 北京時間週五(7月7日)20:30公佈的美國6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2.2萬人, 錄得四個月以來新高, 預期為增加17.9萬人, 前值修正後為增加15.2萬人;6月失業率為4.4%, 高於預期和前值的4.3%。 失業率表現不佳美聯儲加息概率降低。 人民幣方面, 外匯儲備連續5個月站穩3萬億美元上方, 標誌著看跌人民幣的市場預期基本被扭轉。 原油方面, 經歷6月下旬一輪反彈之後, 本月油價再度拐頭朝下, 自7月5日至今, WTI原油、布倫特原油已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 累計跌幅均接近4.5%。 在歐佩克國家和美國爭原油出口的主導地位時, 原油產量肯定會有所增加, 原油產量的增加必定會導致原油價格的下跌,
建議原油以反彈看空為主。

1.滬深兩市成交情況(16℃)

本週五(7月7日), 滬深兩市早盤小幅低開, 早盤上證50繼續回檔, 一度跳水跌逾1%, 拖累滬指在3200點附近橫盤震盪。 午後有色、稀土成反彈先鋒, 帶領滬指震盪翻紅, 再創近期新高。 盤面上多數飄紅, 有色金屬領漲近3%。

題材概念上, 小金屬指數大漲逾4%。 截至收盤, 滬指報3217.96點, 漲0.17%;深成指報10563.72點, 漲0.02%;創指報1835.44點, 跌0.19%。

盤面上, 板塊方面有色、造紙、船舶、煤炭、證券、航空漲幅居前, 電信運營、保險跌幅居前;題材方面稀土永磁、稀缺資源、次新股、鋰電池、石墨烯漲幅居前, 智慧電視、海水淡化塊跌幅居前。

行業方面看, 29個中信一級行業指數中, 有色金屬、建材、煤炭、輕工製造、鋼鐵和綜合指數上漲, 具體漲幅分別為3.08%、1.46%、1.37%、1.29%、1.05%和1.00%。 170個概念板塊中, 小金屬、稀土永磁、小程式、共用單車、石墨烯和創投指數漲幅居前, 具體漲幅分別為4.51%、4.19%、2.03%、1.77%、1.76%和1.35%。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 大盤放量企穩3200點之後, 預計指數有望向上試攻3250-3300區間壓力位。 回頭看看從3170開始一路爬坡上行。 每天震盪震盪, 讓猶豫不堅定的人下車。

每天就漲10來個點, 2、8來回切換, 繼續讓不堅定的人下車。

後半周站上3200點後有震盪屬於正常, 慢牛行情就是緩慢的盤整震盪, 逐步的向上。 但是值得再次強調的是, 由於當前市場仍處於存量博弈格局, 且管理層有意控制過快上漲的風險。 因此, 預計指數沖高突破壓力位之後, 反而會成為階段性見頂的信號。 這是值得當前投資者關注的。

滬指已經突破3200點關口, 距離上方缺口(約3230-3238點)不到40點, 由於該缺口為島形反轉缺口(該缺口於4月17日形成後滬指出現了近一個月的調整), 所以缺口處具有比較強的壓力, 滬指短期內有上攻缺口的可能, 但是即便回補缺口, 也要消化缺口的壓力。 除此之外, 缺口上方3250點-3300點區間為去11月至今年4月份所構築的箱體上軌區域,

該區域也存在非常明顯和有效的壓力。 所以短期內滬指存在加速上攻缺口的可能, 但是在中期要消化重要壓力區域, 需要時間和增量資金的支持。

展望來市, 自5月以來, 大盤走出3重底, 開啟中級反彈行情, 但市場量能不足制約反彈高度。 權重股週三止跌回升促滬指站上3200點整數關;週四權重股繼續強勢推動大盤上行, 週五權重股繼續牢牢把握大盤走勢。 滬指逼近4月17日跳空缺口, 預計回補缺口後, 將進行方向選擇。 中報行情逐步展開, 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中小市值個股的估值修復機會。

板塊資金方面,收盤上證指數收報3217.96點,漲0.17%,成交額2219億。深證成指收報10563.72點,漲0.02%,成交額2600億。創業板指收報1835.44點,跌0.19%,成交額652億。兩市成交額合計達4663億元。

資料顯示,滬市流出21.29億,深市流出19.95億,主力資金小幅流出。交易板塊中,造紙、儀器儀錶、非汽車交運漲幅居前,視聽器材、石油礦業開採、交運設備服務跌幅居前。66個行業板塊中,11個大單淨流入,55個大單淨流出,流入流出比為0.20,資金全面出逃。

兩市3024只在交易個股,1150只大單淨流入,1826只大單淨流出。滬深主機板中,山東海化遭主力拋售1.98億,新大陸大單流出1.96億,洛陽鉬業主力淨流出1.55億。中小板中,榮之聯大單流出1.30億,西部建設遭主力拋售流出1.23億,第一創業主力淨流出1.11億。創業板中,億緯鋰能主力資金淨流出1.16億,銀之傑遭主力拋售流出5879.53萬,三聚環保主力淨流出5812.59萬。

從28個申萬一級行業看,本週五,僅鋼鐵、銀行、有色金屬和電子4個行業板塊呈現主力資金淨流入狀態,淨流入金額分別為4.29億元、2.15億元、1.6億元和1.03億元,對應行業指數漲幅分別為1.4%、0.03%、1.85%和0.67%。銀行板塊淨流入資金僅次於鋼鐵板塊,但漲幅卻是四個行業指數中最低者,這是由於銀行市值較大,撬動股價所耗資金巨大。

其餘板塊均呈主力資金淨流出狀態,淨流出金額居前且在10億元之上的,依次是醫藥生物、傳媒、電腦和化工板塊,淨流出金額分別為21.43億元、16.10億元、14.17億元和12.08億元。近五個交易日中,申萬醫藥生物板塊淨流出金額也位於首位。結合行業指數走勢看,醫藥生物指數近5個交易日下跌0.45%,同期滬綜指上漲了0.76%,前者跑輸後者1.21個百分點。

兩融餘額方面,本週五,兩融餘額水漲船高,四連升至8858.94億元,創2個月以來新高。融資餘額達8811.58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2.57億元,其中上交所融資餘額報5145.70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3665.89億元。

截止7 月2 日,融資融券餘額8798.62 億元,環比上漲0.99%。融資餘額為8756.06億元,環比上漲1.02%,融券餘額為42.56 億元,環比下降3.26%。其中融資買入額為1882.10 億元,較前期增加54.91 億元。融資償還額為1793.98 億元,較前期減少21.38 億元。一周融資淨買入額淨流入76.29 億元。

ETF 兩融規模繼續上升。經統計24 只ETF 融資融券資料顯示,兩融餘額為551.07 億元,環比增加0.97%,其中融資餘額為540.64 億元,環比增加0.86%,融券餘額為10.42 億元,環比增加7.07%。24 只ETF 兩融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兩融規模為181.59 億元,較上周增加0.17%,華夏上證50ETF 兩融規模為62.35 億元,較上周減少0.28%。華安黃金ETF 兩融規模為178.98億元,環比減少0.18%。

行業方面,行業兩融規模漲跌幅前五名為家用電器、食品飲料、輕工製造、農林牧漁和醫藥生物。行業兩融規模漲跌幅後五名為國防軍工、交通運輸、採掘、鋼鐵和建築材料。行業融資淨買入額前五名為有色金屬、電子、非銀金融、家用電器和醫藥生物,後五名為鋼鐵、建築裝飾、傳媒、建築材料和交通運輸。

2.債市成交情況(20℃)

本周,市場期待已久的“債券通”終於正式啟動。從運行一周以來的情況來看,其對於一級市場已產生了顯著影響。尤其農發行週一發行首單“債券通”金融債的中標利率均顯著低於中債估值,而認購倍數則創下10倍左右的歷史新高,而此後發行的國開債亦延續了這一火熱的需求,其週二發行的1年和3年品種亦獲得7倍左右的認購倍數,相較而言10年品種僅獲得了3.66倍的認購倍數。由此可以看出,境外機構對於5年以內短端品種更為青睞,而對於長端品種的興趣則比較有限。不過,與一級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二級市場表現相對寡淡。中短端品種受到一級市場的帶動以及資金面的持續寬鬆,收益率下行幅度較為明顯,令到收益率曲線出現進一步陡峭化。而以10年為代表的長端品種則表現平平,收益率全周保持窄幅震盪。我們認為,由於下周將有通脹、貿易、信貸等一系列重磅的經濟資料出臺,將驗證此前官方PMI資料顯著回升的成色。若最終相互得以驗證,加之近期發達國家債市收益率中樞上行速度明顯加快,屆時將令市場,尤其是中長端收益率上行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公開市場方面,近期銀行體系流動性依然保持充裕,即使月初的例行繳准後,銀行體系流動性處於較高水準,央行本周繼續連續5天均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本周到期的2500億逆回購實現了自然淨回籠。自6月23日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以來,至今已有11個交易日,累計回籠量已達6300億元。資金方面,雖然央行多日暫停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但受到季初銀行體系流動性相對寬鬆的影響,本周貨幣市場資金供給十分充沛。價格上來看,銀行間存款類機構間隔夜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下行至2.5%左右;7天品種的加權利率下行至2.7%左右。展望下周,公開市場方面有2800億的逆回購到期,此外還有兩筆MLF於下週四到期,共計金額為1795億元。據此計算,下周合計將有4595億元的資金到期,回籠壓力顯著大於本周,如若央行繼續暫停任何操作的話,疊加後期即將到來的季初繳稅週期,屆時資金面將呈現再度收緊的趨勢。

分析稱,資金面短期雖寬鬆無虞,然下周面臨MLF到期壓力,此外海外債市大跌,亦施壓國內債市。

近期債市收益率小幅下行主要是資金太松,而下周開始公開市場到期量大,加上分紅繳稅因素,伴隨央行繼續收錢,資金面將面臨逐步收緊壓力,另外海外主要國家收益率還在持續上行,對國內壓力也越來越大,短期而言,後期債市收益率仍將面臨上行壓力。

半年末時點過後,十年國債利率上行遇到3.6%後再度回落。中期來看,債市在目前利率水準上已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但短期來看,按照目前貨幣市場利率較低的情形推斷,下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有淨回籠風險,再加之下周後半周開始進入繳稅期,流動性衝擊的風險仍存。依然保持10年期國債收益率3.2%-3.6%的區間不變,中期來看配置價值已現,但需關注近期流動性風險。

3.外匯市場(18°C)

歐元/美元本周小幅走低,但仍位於年內高位附近,距離1.1400關口咫尺之遙。繼令人興奮的央行周之後,美元在本周初上修,隨後於週四回吐漲幅,因歐洲央行會議紀要確認,決策者在會議上討論了削減刺激事宜。實際上,他們討論了從聲明中刪除寬鬆傾向,未指明何時或以何種方式,但這一消息足以提振歐元表現。美元週五(7月7日)收復了一些失地,此前公佈的美國就業報告未能確認即將到來的升息預期,因薪資增長遜於預期。不過,6月份美國新增就業人口22.2萬,表明就業市場仍然健康,但鑒於通脹滯後且非農良莠不齊,美元當前的反彈前景看似有限。

北京時間週五(7月7日)20:30公佈的美國6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2.2萬人,錄得四個月以來新高,預期為增加17.9萬人,前值修正後為增加15.2萬人;6月失業率為4.4%,高於預期和前值的4.3%。失業率表現不佳美聯儲加息概率降低:今日報告顯示失業率和薪資資料均表現不佳,9月和12月加息概率均有所下滑。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9月加息25個基點至1.25%-1.5%區間的概率從18.4%下降至13.3%,12月加息至該區間的概率從50.6%下降至47.3%。

人民幣方面,週五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價報6.7995,較上一交易日漲42個基點,本周累計下跌199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39個基點,報6.7914,終結四連貶。7月7日,央行公佈最新的外匯儲備資料顯示,截至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0567.9億美元,較5月環比上升32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值低於市場預期30610億美元,卻創下2014年6月以來的最長儲備上漲週期。隨著人民幣企穩,外匯儲備連續5個月站穩3萬億美元上方。在業內人士看來,外匯儲備連續5個月站穩3萬億美元,標誌著看跌人民幣的市場預期基本被扭轉。隨著美元指數持續下跌,加之中國經濟資料持續好轉,相關部門匯率管理政策日見成效,人民幣趨勢性貶值已告結束,資本跨境流動方向正隨之改變,不大會出現資本持續流出跡象。

4.國際原油市場(6℃)

經歷6月下旬一輪反彈之後,本月油價再度拐頭朝下,自7月5日至今,WTI原油、布倫特原油已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均接近4.5%。

週四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官方統計,美國6月30日當周商用原油庫存驟降629.9萬桶,為十三周以來的第十次下調,好於預期的降幅200萬桶,也遠好於前值新增11.8萬桶,並同美國石油協會API的預期相符。

將上述資料加合後得知,上周的庫存減少總量為1340萬桶,創去年9月以來最大降幅。不過庫存總量仍比去年同期高出900桶,比10年均值高出1.57億桶。上周庫存的減少部分是由於進口石油數量從800萬桶/日降至770萬桶/日,比過去四周均值減少1%。

本週三,俄羅斯暗示不願意配合OPEC進一步減產後,油價一度暴跌了4%。儘管週四有所企穩,但一些分析師和投資者依然看空。

與此同時,此前的原油多頭也開始對油價喪失信心。本周,長期看漲油價的“原油交易之神”——Andy Hall態度發生巨大轉變。他在一封給投資者的信中表示,全球原油市場出現“實質性惡化”,原油價格可能會處於接近或低於每桶50美元的水準。

他指出,美國葉岩油增產使OPEC陷入了困境。美國葉岩油鑽探活動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因此,即使OPEC延續減產,2018年原油供應過剩的可能性還是會大大增加。

除了葉岩油增產,Hall認為,OPEC自己決策失誤也“助推”了油價的弱勢,包括減產規模太小、未能像削減原油產量一樣削減出口,甚至還包括推升油價後,讓美國葉岩油生產者融到了資金。他表示,“事後來看,OPEC管理產量的努力是一個失敗。他們應該更快速,更果斷地行動。”

原油經過週四高臺跳水之後就註定了週五的走勢。在歐佩克國家和美國爭原油出口的主導地位時,原油產量肯定會有所增加,原油產量的增加必定會導致原油價格的下跌,建議原油以反彈看空為主。行情已經完全受消息面帶來破位元的影響,加之週六淩晨鑽井資料大幅利空,下周原油反彈的動力再遭扼殺。

作者:丁璐 華子君

板塊資金方面,收盤上證指數收報3217.96點,漲0.17%,成交額2219億。深證成指收報10563.72點,漲0.02%,成交額2600億。創業板指收報1835.44點,跌0.19%,成交額652億。兩市成交額合計達4663億元。

資料顯示,滬市流出21.29億,深市流出19.95億,主力資金小幅流出。交易板塊中,造紙、儀器儀錶、非汽車交運漲幅居前,視聽器材、石油礦業開採、交運設備服務跌幅居前。66個行業板塊中,11個大單淨流入,55個大單淨流出,流入流出比為0.20,資金全面出逃。

兩市3024只在交易個股,1150只大單淨流入,1826只大單淨流出。滬深主機板中,山東海化遭主力拋售1.98億,新大陸大單流出1.96億,洛陽鉬業主力淨流出1.55億。中小板中,榮之聯大單流出1.30億,西部建設遭主力拋售流出1.23億,第一創業主力淨流出1.11億。創業板中,億緯鋰能主力資金淨流出1.16億,銀之傑遭主力拋售流出5879.53萬,三聚環保主力淨流出5812.59萬。

從28個申萬一級行業看,本週五,僅鋼鐵、銀行、有色金屬和電子4個行業板塊呈現主力資金淨流入狀態,淨流入金額分別為4.29億元、2.15億元、1.6億元和1.03億元,對應行業指數漲幅分別為1.4%、0.03%、1.85%和0.67%。銀行板塊淨流入資金僅次於鋼鐵板塊,但漲幅卻是四個行業指數中最低者,這是由於銀行市值較大,撬動股價所耗資金巨大。

其餘板塊均呈主力資金淨流出狀態,淨流出金額居前且在10億元之上的,依次是醫藥生物、傳媒、電腦和化工板塊,淨流出金額分別為21.43億元、16.10億元、14.17億元和12.08億元。近五個交易日中,申萬醫藥生物板塊淨流出金額也位於首位。結合行業指數走勢看,醫藥生物指數近5個交易日下跌0.45%,同期滬綜指上漲了0.76%,前者跑輸後者1.21個百分點。

兩融餘額方面,本週五,兩融餘額水漲船高,四連升至8858.94億元,創2個月以來新高。融資餘額達8811.58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2.57億元,其中上交所融資餘額報5145.70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3665.89億元。

截止7 月2 日,融資融券餘額8798.62 億元,環比上漲0.99%。融資餘額為8756.06億元,環比上漲1.02%,融券餘額為42.56 億元,環比下降3.26%。其中融資買入額為1882.10 億元,較前期增加54.91 億元。融資償還額為1793.98 億元,較前期減少21.38 億元。一周融資淨買入額淨流入76.29 億元。

ETF 兩融規模繼續上升。經統計24 只ETF 融資融券資料顯示,兩融餘額為551.07 億元,環比增加0.97%,其中融資餘額為540.64 億元,環比增加0.86%,融券餘額為10.42 億元,環比增加7.07%。24 只ETF 兩融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兩融規模為181.59 億元,較上周增加0.17%,華夏上證50ETF 兩融規模為62.35 億元,較上周減少0.28%。華安黃金ETF 兩融規模為178.98億元,環比減少0.18%。

行業方面,行業兩融規模漲跌幅前五名為家用電器、食品飲料、輕工製造、農林牧漁和醫藥生物。行業兩融規模漲跌幅後五名為國防軍工、交通運輸、採掘、鋼鐵和建築材料。行業融資淨買入額前五名為有色金屬、電子、非銀金融、家用電器和醫藥生物,後五名為鋼鐵、建築裝飾、傳媒、建築材料和交通運輸。

2.債市成交情況(20℃)

本周,市場期待已久的“債券通”終於正式啟動。從運行一周以來的情況來看,其對於一級市場已產生了顯著影響。尤其農發行週一發行首單“債券通”金融債的中標利率均顯著低於中債估值,而認購倍數則創下10倍左右的歷史新高,而此後發行的國開債亦延續了這一火熱的需求,其週二發行的1年和3年品種亦獲得7倍左右的認購倍數,相較而言10年品種僅獲得了3.66倍的認購倍數。由此可以看出,境外機構對於5年以內短端品種更為青睞,而對於長端品種的興趣則比較有限。不過,與一級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二級市場表現相對寡淡。中短端品種受到一級市場的帶動以及資金面的持續寬鬆,收益率下行幅度較為明顯,令到收益率曲線出現進一步陡峭化。而以10年為代表的長端品種則表現平平,收益率全周保持窄幅震盪。我們認為,由於下周將有通脹、貿易、信貸等一系列重磅的經濟資料出臺,將驗證此前官方PMI資料顯著回升的成色。若最終相互得以驗證,加之近期發達國家債市收益率中樞上行速度明顯加快,屆時將令市場,尤其是中長端收益率上行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公開市場方面,近期銀行體系流動性依然保持充裕,即使月初的例行繳准後,銀行體系流動性處於較高水準,央行本周繼續連續5天均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本周到期的2500億逆回購實現了自然淨回籠。自6月23日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以來,至今已有11個交易日,累計回籠量已達6300億元。資金方面,雖然央行多日暫停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但受到季初銀行體系流動性相對寬鬆的影響,本周貨幣市場資金供給十分充沛。價格上來看,銀行間存款類機構間隔夜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下行至2.5%左右;7天品種的加權利率下行至2.7%左右。展望下周,公開市場方面有2800億的逆回購到期,此外還有兩筆MLF於下週四到期,共計金額為1795億元。據此計算,下周合計將有4595億元的資金到期,回籠壓力顯著大於本周,如若央行繼續暫停任何操作的話,疊加後期即將到來的季初繳稅週期,屆時資金面將呈現再度收緊的趨勢。

分析稱,資金面短期雖寬鬆無虞,然下周面臨MLF到期壓力,此外海外債市大跌,亦施壓國內債市。

近期債市收益率小幅下行主要是資金太松,而下周開始公開市場到期量大,加上分紅繳稅因素,伴隨央行繼續收錢,資金面將面臨逐步收緊壓力,另外海外主要國家收益率還在持續上行,對國內壓力也越來越大,短期而言,後期債市收益率仍將面臨上行壓力。

半年末時點過後,十年國債利率上行遇到3.6%後再度回落。中期來看,債市在目前利率水準上已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但短期來看,按照目前貨幣市場利率較低的情形推斷,下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有淨回籠風險,再加之下周後半周開始進入繳稅期,流動性衝擊的風險仍存。依然保持10年期國債收益率3.2%-3.6%的區間不變,中期來看配置價值已現,但需關注近期流動性風險。

3.外匯市場(18°C)

歐元/美元本周小幅走低,但仍位於年內高位附近,距離1.1400關口咫尺之遙。繼令人興奮的央行周之後,美元在本周初上修,隨後於週四回吐漲幅,因歐洲央行會議紀要確認,決策者在會議上討論了削減刺激事宜。實際上,他們討論了從聲明中刪除寬鬆傾向,未指明何時或以何種方式,但這一消息足以提振歐元表現。美元週五(7月7日)收復了一些失地,此前公佈的美國就業報告未能確認即將到來的升息預期,因薪資增長遜於預期。不過,6月份美國新增就業人口22.2萬,表明就業市場仍然健康,但鑒於通脹滯後且非農良莠不齊,美元當前的反彈前景看似有限。

北京時間週五(7月7日)20:30公佈的美國6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2.2萬人,錄得四個月以來新高,預期為增加17.9萬人,前值修正後為增加15.2萬人;6月失業率為4.4%,高於預期和前值的4.3%。失業率表現不佳美聯儲加息概率降低:今日報告顯示失業率和薪資資料均表現不佳,9月和12月加息概率均有所下滑。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9月加息25個基點至1.25%-1.5%區間的概率從18.4%下降至13.3%,12月加息至該區間的概率從50.6%下降至47.3%。

人民幣方面,週五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價報6.7995,較上一交易日漲42個基點,本周累計下跌199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39個基點,報6.7914,終結四連貶。7月7日,央行公佈最新的外匯儲備資料顯示,截至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0567.9億美元,較5月環比上升32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值低於市場預期30610億美元,卻創下2014年6月以來的最長儲備上漲週期。隨著人民幣企穩,外匯儲備連續5個月站穩3萬億美元上方。在業內人士看來,外匯儲備連續5個月站穩3萬億美元,標誌著看跌人民幣的市場預期基本被扭轉。隨著美元指數持續下跌,加之中國經濟資料持續好轉,相關部門匯率管理政策日見成效,人民幣趨勢性貶值已告結束,資本跨境流動方向正隨之改變,不大會出現資本持續流出跡象。

4.國際原油市場(6℃)

經歷6月下旬一輪反彈之後,本月油價再度拐頭朝下,自7月5日至今,WTI原油、布倫特原油已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均接近4.5%。

週四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官方統計,美國6月30日當周商用原油庫存驟降629.9萬桶,為十三周以來的第十次下調,好於預期的降幅200萬桶,也遠好於前值新增11.8萬桶,並同美國石油協會API的預期相符。

將上述資料加合後得知,上周的庫存減少總量為1340萬桶,創去年9月以來最大降幅。不過庫存總量仍比去年同期高出900桶,比10年均值高出1.57億桶。上周庫存的減少部分是由於進口石油數量從800萬桶/日降至770萬桶/日,比過去四周均值減少1%。

本週三,俄羅斯暗示不願意配合OPEC進一步減產後,油價一度暴跌了4%。儘管週四有所企穩,但一些分析師和投資者依然看空。

與此同時,此前的原油多頭也開始對油價喪失信心。本周,長期看漲油價的“原油交易之神”——Andy Hall態度發生巨大轉變。他在一封給投資者的信中表示,全球原油市場出現“實質性惡化”,原油價格可能會處於接近或低於每桶50美元的水準。

他指出,美國葉岩油增產使OPEC陷入了困境。美國葉岩油鑽探活動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因此,即使OPEC延續減產,2018年原油供應過剩的可能性還是會大大增加。

除了葉岩油增產,Hall認為,OPEC自己決策失誤也“助推”了油價的弱勢,包括減產規模太小、未能像削減原油產量一樣削減出口,甚至還包括推升油價後,讓美國葉岩油生產者融到了資金。他表示,“事後來看,OPEC管理產量的努力是一個失敗。他們應該更快速,更果斷地行動。”

原油經過週四高臺跳水之後就註定了週五的走勢。在歐佩克國家和美國爭原油出口的主導地位時,原油產量肯定會有所增加,原油產量的增加必定會導致原油價格的下跌,建議原油以反彈看空為主。行情已經完全受消息面帶來破位元的影響,加之週六淩晨鑽井資料大幅利空,下周原油反彈的動力再遭扼殺。

作者:丁璐 華子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