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靖康之變時,嶽飛到底在幹什麼?

很多人對嶽飛都很熟悉, 有人會說, 嶽飛那麼厲害, 靖康之恥的時候他在幹什麼呢?他為什麼沒有阻止這場巨變, 一起來看看。

岳飛出生於1103年, 靖康之恥是1126年, 發生靖康之恥的時候, 嶽飛才23歲。

《鄂國金佗稡編》中記載:傳說岳飛出生之時, 有大禽若鵠, 飛鳴室上, 所以父母給他取名飛, 字鵬舉。

少年時期的岳飛, 喜愛《孫子兵法》, 後來習武, 拜了周同為師, 周同即是周侗, 江湖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 據說一身武功深不可測, 在《水滸傳》中, 他還有兩個徒弟, 一個是玉麒麟盧俊義, 一個是豹子頭林沖。

《金佗稡編》中記載:嶽飛天生神力, 不滿20歲時就能挽弓三百宋斤, 開腰弩八石, 當時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1122年, 這個時候嶽飛19歲, 童貫、蔡攸兵敗于契丹, 河北官員劉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縣)招募“敢戰士”以禦遼, 所謂“敢戰士”, ,就是民間招募的武者,非正規軍。 19歲的嶽飛被任命為敢戰士的一名隊長,

岳飛在軍中有勇有謀, 表現出色。

1122年, 岳飛的父親去世, 於是他回家守孝。

1124年, 嶽飛21歲, 河北發生水災, 嶽飛家裡難以維持生計, 於是他到河東路平定軍投戎, 被擢為偏校。 1125年金軍南下, 平定軍被打散, 嶽飛從平定軍突圍出來, 回到了家鄉。

1126年, 嶽飛23歲, 金軍南下圍困開封, 靖康之變, 宋欽宗命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 徵召各路兵馬以備勤王, 嶽飛回到家鄉目睹了金人入侵後人民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 心中憤慨, 意欲投軍, 又擔憂老母年邁, 妻兒力弱, 在兵亂中難保安全。

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義的婦女, 積極勉勵嶽飛“從戎報國”, 還為嶽飛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後世演義為‘精忠報國’)”四字為訓。 岳飛牢記母親教誨, 忍痛別過親人, 投身抗金前線。

岳飛隨同劉浩所部一起劃歸大元帥府統轄。 在戰爭中嶽飛驍勇善戰, 與金軍十三戰, 每戰皆捷。 岳飛英勇奮戰, 以軍功遷為修武郎。

1127年, 趙構在商丘登基, 是為宋高宗, 趙構一味退守, 嶽飛不顧自己官卑職低, 披肝瀝膽, 向宋高宗趙構“上書數千言”, 表達了自己抗金的意志, 他的耿耿丹心只換得“小臣越職, 非所宜言”八字批語, 並且被革除軍職、軍籍, 逐出軍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