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最昂貴的招待:乾隆接待英國使團耗資超200萬兩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英政府想通過與清王朝最高當局談判, 開拓大清市場, 於是派喬治·馬戛爾尼等人訪問中國。 雖然結果大家都知道, 大清喪失了融入世界的機會, 英國沒能打開大清市場, 最後沒能達成協議, 為鴉片戰爭埋下伏筆!

但在馬嘎爾尼訪華這件事, 還有一件事值得關注, 即為了招待英國使團, 大清組建專門的接待小組(小組長是旗人徵瑞), 撥款無數, 起碼超過200萬兩白銀。 有人估計, 如果算上貪污等, 估計耗資在400萬兩之上。 接下來, 我們就來詳細看看大清豪華的接待工作。

首先, 乾隆極為關注此次英國使團來訪!

乾隆前後連續多次下達詳細的諭旨, 甚至親自認真安排此次外賓接待工作。 估計當時是乾隆開會專門討論如何接待, 但不討論大清要什麼, 如何融入世界等問題。 徵瑞為欽差大臣, 專門負責接待, 為此還給他升官晉爵。

據說, 在英國使團出發不久,

皇帝就命令軍機處擬定了一套詳細的接待方案, 包括朝見、賞賜、宴請、看戲、遊覽等活動。 這個方案記錄在清宮檔案的《上諭檔》冊中。

其次, 乾隆量中華之國力結英國之歡心!

乾隆皇帝的接待工作原則是:一, 隆重熱烈, 照顧友邦衣食住行,

讓他們開心, 可謂是量中華之國力, 結英國之歡心;二, 展現大清的強大和富庶。

(1)見面禮!

英國使團到達大沽口的時候, 接待小組就已經帶了很多禮物給他們。 英國副使者有詳細記錄:牛二十頭, 羊一百二十頭, 豬一百二十頭, 雞一百隻, 鴨一百隻, 十箱茶葉, 二十二大簍桃脯, 二十二大簍蜜餞, 二十二箱李子和蘋果.......由於數量太多, 船上無法容納, 只能收下一部分, “將其餘的璧謝”。 “以後不須提出請求, 大批免費供應的物資源源不斷送去。 ”

實際上, 早在廣州、江浙等沿海的時候, 大清就免費贈送了若干禮物, 尤其是吃的東西。 可以說, 英國使者到了大清之後, 基本上就沒為吃的花過錢。

(2)日常用品免費批量供應!

副使斯當東則說:“大量豐富的日用品不但供應到全體團員,

而且普遍供應到使節團的所有技匠、衛隊和僕人。 看來中國方面不吝惜任何花費以求盡到對於使節團的豪華供應。 ”

使團的總管巴羅說:“我們至此所經歷的款待、重視和尊敬, 是陌生人只有在世界的東方才能遇到的。 ”

據瞭解, 在英國使團船隊內河航行時, 沿途岸上有列隊歡迎的兵士, 有搭起來的彩牌樓和特別準備的表演。

(3)豐富的賞賜!

雖然談判失敗, 但在回去的船隻上, 裝滿了乾隆賞賜的禮物。 乾隆的賞賜不僅限於官員, 每一個英國人, 從正使直到黑人僕從, 人人有份。 留在船上的士兵水手650人也每人各有獎賞。

番邦朝拜, 中原王朝通常只賞賜一次。 但是對英國使團, 賞賜的次數讓人震驚!歷史記載:英國來朝,

乾隆前後賞賜了他們37次之多。

據後來的史學家統計, 賞賜的禮品共130種, 3000餘件。 數量之大, 品種之多, 次數之頻, 前所未有。

第三, 大清究竟花了多少錢?估計不下於400萬兩白銀!

為了支付接待英國使團, 大清究竟花了多少錢?按照英國使者調查:在外地, 大清每天要提取5000兩白銀照顧使者團;如果在北京,每天提取1500兩白銀。英國使者團在大清待了多久?1893年6月份到大清,1794年1月份離開!

英國使者認為,在北京的時候,大清估計花費了51.9萬兩白銀(17.3萬磅白銀)。值得一提的是,這筆費用不包括乾隆賞賜的禮品,這些禮品價值要遠遠高於此數。也就是說,如果算上北京費用+沿途省市費用+巨大的賞賜,估計在200萬兩左右,如果算上大清接待小組近1000人成員的開支,再加上貪污等情況,超過400萬兩是幾乎鐵定的!

第四,英國花了多少錢?只有8萬英鎊!

英國人記錄顯示:英國本身所花費的,不過8萬磅。“對大不列顛這樣的國家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還不到人們通常想像的數額的1/4。”從英國到大清,加上各種禮物,一共花費8萬磅,即不到25萬兩白銀,不到預算的25%。相反,大清至少花費了200萬兩白銀,即70萬磅左右。

第五,乾隆為何如此鋪張浪費?

(1)乾隆大壽,有英夷遠道而來祝壽,他高興!

(2)在給英國國王的國書上,乾隆也特意提及這一點:“爾國王僻處重洋,輸誠納貢,朕之賜予優倍於他國。”說明他認為英國人是來納貢的,大清是天朝上國。

(3)乾隆曾對大臣做出指示,要求重視英夷來訪:“該貢使航海遠來,初次觀光上國,非緬甸、安南等處頻年入貢者可比。”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乾隆花費無數一點也不心疼!

列位看官,對於史上最昂貴的招待——乾隆接待英國使團耗資超200萬兩,你有什麼高見?

大清每天要提取5000兩白銀照顧使者團;如果在北京,每天提取1500兩白銀。英國使者團在大清待了多久?1893年6月份到大清,1794年1月份離開!

英國使者認為,在北京的時候,大清估計花費了51.9萬兩白銀(17.3萬磅白銀)。值得一提的是,這筆費用不包括乾隆賞賜的禮品,這些禮品價值要遠遠高於此數。也就是說,如果算上北京費用+沿途省市費用+巨大的賞賜,估計在200萬兩左右,如果算上大清接待小組近1000人成員的開支,再加上貪污等情況,超過400萬兩是幾乎鐵定的!

第四,英國花了多少錢?只有8萬英鎊!

英國人記錄顯示:英國本身所花費的,不過8萬磅。“對大不列顛這樣的國家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還不到人們通常想像的數額的1/4。”從英國到大清,加上各種禮物,一共花費8萬磅,即不到25萬兩白銀,不到預算的25%。相反,大清至少花費了200萬兩白銀,即70萬磅左右。

第五,乾隆為何如此鋪張浪費?

(1)乾隆大壽,有英夷遠道而來祝壽,他高興!

(2)在給英國國王的國書上,乾隆也特意提及這一點:“爾國王僻處重洋,輸誠納貢,朕之賜予優倍於他國。”說明他認為英國人是來納貢的,大清是天朝上國。

(3)乾隆曾對大臣做出指示,要求重視英夷來訪:“該貢使航海遠來,初次觀光上國,非緬甸、安南等處頻年入貢者可比。”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乾隆花費無數一點也不心疼!

列位看官,對於史上最昂貴的招待——乾隆接待英國使團耗資超200萬兩,你有什麼高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