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博士畢業後,都去做啥了?

博士畢業生就業去向

(1)在國內或出國從事博士後工作

隨著學術勞動力市場的日漸飽和, 很多高校和科研單位均要求博士畢業生具有博士後工作經歷。

因此, 有相當比例的博士畢業生在國內或出國從事博士後工作。 2014年, 我國當年博士後進站人員有14964人(其中國際博士後497人), 這些新進站博士後人員相當一部分是當年的應屆博士畢業生, 其中部分東部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博士畢業生從事博士後工作的比例較高。

(2)藝術類、師範類高校靈活就業率普遍高於工科類高校。

例如, 靈活就業率居於前列的高校有中央音樂學院(17.85%)、北京大學(10.93%)和北京師範大學(9.01%);而靈活就業率居於末位的有西安交通大學(0.30%)、中國地質大學(武漢)(0.59%)、浙江大學(1.20%)、上海交通大學(1.89%)和華中科技大學(1.81%)等高校。

博士畢業生簽約單位性質分佈

博士畢業生簽約單位性質具體分為黨政機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其他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單位、企業(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三資企業和其他企業)、部隊以及其他(包括自由職業和自主創業)等8種類型。 總體而言, 博士生就業去向總體而言, 博士生簽約單位性質分佈具有如下五個特徵:

(1)財經、政法類高校博士畢業生進入黨政機關的比例顯著高於工科類院校。

(2)高校是吸納博士生就業的一個主要管道, 平均一半以上的博士畢業生進入高校就業, 但在不同類型的高校之間呈現出顯著性差異, 表現為師範類及部分綜合類高校博士畢業生進入高校比例較高, 而部分工科類高校這一比例相對較低。

(3)平均而言, 近一成(9.60%)的博士畢業生選擇進入科研院所就業, 但在不同類型高校之間呈現出較大差異性。

(4)大學中若設有醫學院, 則這些高校博士畢業生到醫療衛生單位就業的比例較高。

(5)企業是吸納博士生就業的另一主要管道。 平均而言, 約有近兩成(18.34%)的博士畢業生進入各類企業工作, 但博士生選擇進入國有企業就業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類企業。

財經類、工科類高校博士畢業生到企業就業的比例相對較高, 而師範類高校這一比例則較低。

博士畢業生就業行業分佈

(1)教育、科研行業是吸納博士畢業生就業的主體。

(2)設立醫學院的高校中, 博士畢業生去醫療、衛生及生物醫藥行業的比例相對較高。

(3)綜合類高校博士畢業生在政府機構、公共部門及社會組織等行業就業的比例較高, 而工科類院校這一比例相對較低。

(4)隨著博士生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展, 博士生的職業選擇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選擇進入非學術性行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但所占比例較小。

總結

從就業去向分佈來看,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成為博士生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且東部高水準高校博士畢業生進入流動站的比例相對中西部而言更高。這從博士後基金資助情況可以反映出博士後規模和水準的區域差異,據不完全統計,西部地區博士後科學基金的資助比例連續多年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基金申請人數逐年下降,難以有效發揮吸引博士後研究人員為西部等艱苦邊遠地區服務的作用,穩定西部地區博士後人才隊伍成為國家面臨的緊迫任務。

從就業行業和單位分佈來看,儘管教育和科研行業依然是吸納博士生就業的主體,但博士畢業生的職業選擇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徵,選擇進入非學術行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較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各個領域,特別是科技、教育、醫療衛生、資訊、管理等各個領域和行業均非常需要博士畢業生發揮知識創新的重要作用。

總結

從就業去向分佈來看,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成為博士生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且東部高水準高校博士畢業生進入流動站的比例相對中西部而言更高。這從博士後基金資助情況可以反映出博士後規模和水準的區域差異,據不完全統計,西部地區博士後科學基金的資助比例連續多年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基金申請人數逐年下降,難以有效發揮吸引博士後研究人員為西部等艱苦邊遠地區服務的作用,穩定西部地區博士後人才隊伍成為國家面臨的緊迫任務。

從就業行業和單位分佈來看,儘管教育和科研行業依然是吸納博士生就業的主體,但博士畢業生的職業選擇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徵,選擇進入非學術行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較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各個領域,特別是科技、教育、醫療衛生、資訊、管理等各個領域和行業均非常需要博士畢業生發揮知識創新的重要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