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狗狗強迫症

1 .追尾巴等強迫行為在狗身上很常見, 但發展到極端, 狗會不吃不睡, 影響到基本生活。

2 .拉布拉多犬喜歡叼著東西不放或者啃咬石頭。

3 .拉普普特1989年出版的科普著作《不能停止洗手的男孩》讓強迫症得到更多關注。

很多小狗會追著自己的尾巴轉圈, 你或許覺得它只是在嬉戲, 但在一些研究者看來, 這種行為意味著它們患上了狗版強迫症。 有證據表明, 在精神上, 狗和人類比我們想像的更相似。

我正好奇地盯著一頭名叫“衛星”的牛犬更犬, 尋找我們之間的共同點。 “衛星”三歲, 矮矮壯壯, 身體主要是灰色, 頭上有道白色條紋, 鼻子上有粉色斑點。 眼下我倆唯一的相似處就是都置身麻塞諸塞州塔夫茨大學獸醫學院一間實驗室裡。

服用百憂解的狗

“衛星”到塔夫茨來是為接受檢查, 為它診治的獸醫尼古拉·道曼20多年來一直研究強迫症。 我到塔夫茨來是想瞭解道曼的工作, 同時也存了個私心:瞭解一下自己———幾個月前, 我被診斷患有強迫症。

“衛星”是條愛追自己尾巴的狗, 可以一追幾個小時而不停歇。 但這會兒它安安靜靜的。 和我一樣, 在面對他人眼光時, 它似乎會故意把自己強迫症的一面隱藏起來。

追尾巴是狗狗身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強迫性的行為。 牛犬更犬?尤其常見。 不同犬種表現出的強迫行為不同:杜賓犬喜歡舔自己的腿, 咂咬身體兩側;拉布拉多喜歡叼著東西不放, 或者咬石頭;查理斯王小獵犬會對著想像中的蒼蠅咬來咬去。 雖然聽起來不是大問題,

但發展到極端時, 它們會讓狗狗不吃不睡, 妨礙其基本機能。

“衛星”從道曼醫生身邊的舒適區裡走出來, 有點膽怯地吃起零食。 “過去兩年, 它從快要崩潰漸漸變成了正常狗。 ”“衛星”的主人丹·施馬克說。 “一天可能就追一次尾巴。 這是一個奇跡。 ”

“衛星”現在服用百憂解(P rozac), 並輔以其他少量藥物, 用來緩解它的行為。 “你無法評估狗狗的思想, 所以嚴謹的研究者只是稱之為犬類強迫性失調(CCD ), 而不將它歸入強迫症。 ”道曼說, “但當丹把‘衛星’抱住, 它還是想盡辦法要夠尾巴, 那就是一種強迫症。 ”

提高血清素水準

1989年, 科普書《不能停止洗手的男孩》出版, 作者裘蒂斯·拉普普特當時是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兒童精神衛生部門負責人,

她曾研究和診治各種神經心理疾病, 但對強迫症特別有興趣。 這些病人必須通過細緻的儀式和強迫性活動, 才能擺脫某些奇怪的想法, 比如一切東西都被污染了, 比如他們犯下了某種罪孽, 等等。

於是, 強迫症初次走到聚光燈下, 成千上萬的人開始瞭解自己或親友的古怪行為。 很快, 拉普普特收到很多信件和電話, 一些人提出了她完全沒想到的問題。 很多人說自己的狗有類似行為, 請她幫忙診斷。 “只有一個人說, 你可能一笑了之。 ”她說, “但有20個人問時, 你就會留心了。 ”

裘蒂斯本人也養狗, 問過獸醫關於“舔肢”的問題, 即狗不停地舔或吮爪子或腿, 直至毛髮脫落甚至皮肉破損都無法停止, 以至導致感染、截肢, 甚至是死亡。 獸醫說自己的狗就有這個問題,裘蒂斯問獸醫願不願意給狗用一些藥———人類強迫症患者的藥物,它能阻斷血清素的再吸收,提高大腦血清素水準。“我們給那狗打了一針,改善很明顯。”她說,“可以說我慢慢治好了獸醫的狗。”

拉普普特大受鼓舞,設計了一個雙盲測試。有舔肢症的狗使用O C D藥物(百憂解或氯米帕明)、安慰劑或某種適用於抑鬱症但不針對強迫症、不會改變血清素水準的抗抑鬱劑,結果堪稱“驚人”:只有用了血清素藥物的那組有改善。

不過,拉普普特對這一發現仍持保留態度。作為精神病學家,她通常需要知道病人對自身強迫症的看法,才能真正對他們做出診斷。“強迫症病人會說‘我知道這種行為很瘋狂,但就是沒法停下來’,”她說,“但從動物那裡無法得到這樣的陳述,所以在精神病學領域,動物模型應用有限。”

谷氨酸與CDH2

埃萊娜·奧斯特朗德研究犬類遺傳學25年。她是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癌症基因學和比較基因組學負責人,其實驗室開發出了犬類基因組資料庫。“一個複雜病症往往涉及很多基因。”她說,“就人類而言,一種病背後往往有幾十個基因起作用,每個家庭又有不同,組合非常複雜。而在狗身上,這種組合相對簡化。”

1994年,多曼與動物行為遺傳學家愛麗絲·穆恩-方納利開始合作研究狗狗病人,奧斯特朗德為他們提供了基因資料。方納利收集各種表型(即基因表現),包括每只狗的行為細節、品種、血統、“發病”年齡,等等。彼時C C D的概念還未得到廣泛接受,動物重複行為被視為“刻板動作”,即由於養育環境不佳或者無聊導致的無意識行為。“多年中觀察過差不多400只牛犬更犬和很多杜賓犬、貓咪之後,可以肯定清楚環境不好不是病因,”方納利說,“它們是寵物,生活很優渥。”

跟人一樣,狗的症狀一般在青春期出現,強迫行為也有家族遺傳特徵。而且,和O C D一樣,C C D並非不當養育方式導致的。

我們不知大腦中出了什麼差錯導致O C D,但我們知道百憂解這種提高血清素水準的藥物只在一部分人中有用(約一半患者對這類藥物有反應),而所謂“成功”可能只意味著症狀緩解了35%。

總之,血清素不能解釋一切。

根據1980年代對馬的研究,多曼認為,谷氨酸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來對人類O CD患者所做的神經成像研究發現了血流增加及皮質-紋狀體-丘腦皮層(C ST C )回路活躍現象。後者是一個網路,涵蓋從大腦深處到前額葉皮層的區域。該區域由谷氨酸傳導通路佔據,這些通路催生控制性動作和思維、調節行為模式。一些OCD研究者由此設想,百憂解發揮作用不是因為提高血清素水準,而是因為阻止了谷氨酸的釋放。後來針對O CD患者群體所做的腦脊髓液水準測試也發現其中谷氨酸水準相當高。

當然,知道谷氨酸在狗或人身上扮演了某種角色,並不能幫助發現導致行為失調的基因,此時一個準確的動物模型就可以發揮作用。

道曼對92只癡迷於啃咬自己兩脅或地毯的杜賓短毛獵犬進行了基因組分析,對照組是68只正常杜賓犬。他們發現,神經鈣粘蛋白CD H 2值得注意———在大腦中,CD H 2在谷氨酸受體的形成中發揮了作用。這是跟OCD有關的首個行為基因,也是少數被發現的行為基因之一。

2008年,多曼決定將他的理論付諸臨床驗證。他說服麻塞諸塞州貝蒙特市強迫症研究所創立人邁克爾·詹尼克,給一些患有嚴重C C D的狗服用鹽酸美金剛(m em antine),這是一種谷氨酸靶向藥物,一般用來治療阿茲海默症。每組44個病患都使用了血清素藥物,但其中一半同時使用了鹽酸美金剛。結果表明,同時使用谷氨酸藥物的病患症狀平均減輕了27%,而未用此類藥物的病患平均減輕16.5%。

在對患有強迫症的杜賓犬進行大腦成像掃描時,多曼發現它們跟人類強迫症患者一樣,表現出構造性的異常。2016年2月,在開普敦大學精神病學和心理健康系主任丹·斯坦帶領下,一組研究者發表了對人類CDH 2基因的考察結果。他們的樣本包括234名OCD患者和180名健康的對照組成員,認為CD H 2中兩種差異表達似乎跟O CD相關。

“欣賞我們的共同點”

多曼去年出版的新作將患有嚴重C C D和症狀較輕的狗進行了對比。在一個全基因組分析中,他發現了兩個相關區域,一個在人類研究中與精神分裂高度相關,另一個則包含著血清素受體基因。

道曼認為,如果至今有人對狗模型組研究有所保留,這不是因為研究本身有效性有問題,而是出於更大的哲學性原因:我們很難接受自己的思維和精神跟狗相似度頗高。“身為獸醫,常會聽到人說:‘這工作很難,因為要知道不同物種之間的差異。’其實答案是不必,更要學會的,是欣賞我們的共同點。”

在“衛星”之後,我又見到了另外一隻牛犬更犬貝拉。它也曾不停追自己尾巴,治療之後幾乎停止了。貝拉的主人琳達·羅威-瓦倫告訴我,她之前幾乎崩潰。“有段時間我想它天天這麼轉圈,我沒法養它了。”她含著淚說,“道曼醫生只是不停告訴我:等等,再等等,你得給她一點時間。我真高興自己等到了。”

除了尾巴,貝拉對球也很執迷———它必須把球藏在車庫裡。看見球,它會在車庫外面一坐幾個小時。

道曼說起一隻對水有強迫症的狗。它大部分時間住在紐約,但是去到主人在漢普頓的房子時,會跳進池子,每天遊上7個小時,其間一直焦慮地悲號。塔夫茨大學動物行為診所的專案負責人斯蒂芬妮·伯恩斯-維爾也見過一隻對水著迷的金毛尋回犬:它要跟小主人一起擠進浴缸,出去散步時一定要站到水坑裡,拒絕移動。還有一隻杜賓,進食前一定要把食物蓋一下。主人喂它時,將紙巾放在一邊,它就會非常巧妙地叼起紙巾,把食物蓋上,然後再揭下來,才開始吃飯,不完成這個儀式就不肯進食。另一隻狗會把一粒粒的狗糧放到隔壁房間沙發抱枕上一個個凹陷的小窩裡,只有把七粒狗糧填到七個小窩中後,它才會吃掉剩下的狗糧。

我回頭看看貝拉,它正在一張桌子下休息。研究者描述的這些進食儀式讓我覺得很親切,或許因為這個原因,我的確在貝拉身上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它頭頂上有一櫃子的球,我們進來時趕緊蓋上了。也許這會兒貝拉正在想著那些球,就像我在想著自己的強迫症一樣。

原載:《衛報》

編譯:Dawn

獸醫說自己的狗就有這個問題,裘蒂斯問獸醫願不願意給狗用一些藥———人類強迫症患者的藥物,它能阻斷血清素的再吸收,提高大腦血清素水準。“我們給那狗打了一針,改善很明顯。”她說,“可以說我慢慢治好了獸醫的狗。”

拉普普特大受鼓舞,設計了一個雙盲測試。有舔肢症的狗使用O C D藥物(百憂解或氯米帕明)、安慰劑或某種適用於抑鬱症但不針對強迫症、不會改變血清素水準的抗抑鬱劑,結果堪稱“驚人”:只有用了血清素藥物的那組有改善。

不過,拉普普特對這一發現仍持保留態度。作為精神病學家,她通常需要知道病人對自身強迫症的看法,才能真正對他們做出診斷。“強迫症病人會說‘我知道這種行為很瘋狂,但就是沒法停下來’,”她說,“但從動物那裡無法得到這樣的陳述,所以在精神病學領域,動物模型應用有限。”

谷氨酸與CDH2

埃萊娜·奧斯特朗德研究犬類遺傳學25年。她是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癌症基因學和比較基因組學負責人,其實驗室開發出了犬類基因組資料庫。“一個複雜病症往往涉及很多基因。”她說,“就人類而言,一種病背後往往有幾十個基因起作用,每個家庭又有不同,組合非常複雜。而在狗身上,這種組合相對簡化。”

1994年,多曼與動物行為遺傳學家愛麗絲·穆恩-方納利開始合作研究狗狗病人,奧斯特朗德為他們提供了基因資料。方納利收集各種表型(即基因表現),包括每只狗的行為細節、品種、血統、“發病”年齡,等等。彼時C C D的概念還未得到廣泛接受,動物重複行為被視為“刻板動作”,即由於養育環境不佳或者無聊導致的無意識行為。“多年中觀察過差不多400只牛犬更犬和很多杜賓犬、貓咪之後,可以肯定清楚環境不好不是病因,”方納利說,“它們是寵物,生活很優渥。”

跟人一樣,狗的症狀一般在青春期出現,強迫行為也有家族遺傳特徵。而且,和O C D一樣,C C D並非不當養育方式導致的。

我們不知大腦中出了什麼差錯導致O C D,但我們知道百憂解這種提高血清素水準的藥物只在一部分人中有用(約一半患者對這類藥物有反應),而所謂“成功”可能只意味著症狀緩解了35%。

總之,血清素不能解釋一切。

根據1980年代對馬的研究,多曼認為,谷氨酸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來對人類O CD患者所做的神經成像研究發現了血流增加及皮質-紋狀體-丘腦皮層(C ST C )回路活躍現象。後者是一個網路,涵蓋從大腦深處到前額葉皮層的區域。該區域由谷氨酸傳導通路佔據,這些通路催生控制性動作和思維、調節行為模式。一些OCD研究者由此設想,百憂解發揮作用不是因為提高血清素水準,而是因為阻止了谷氨酸的釋放。後來針對O CD患者群體所做的腦脊髓液水準測試也發現其中谷氨酸水準相當高。

當然,知道谷氨酸在狗或人身上扮演了某種角色,並不能幫助發現導致行為失調的基因,此時一個準確的動物模型就可以發揮作用。

道曼對92只癡迷於啃咬自己兩脅或地毯的杜賓短毛獵犬進行了基因組分析,對照組是68只正常杜賓犬。他們發現,神經鈣粘蛋白CD H 2值得注意———在大腦中,CD H 2在谷氨酸受體的形成中發揮了作用。這是跟OCD有關的首個行為基因,也是少數被發現的行為基因之一。

2008年,多曼決定將他的理論付諸臨床驗證。他說服麻塞諸塞州貝蒙特市強迫症研究所創立人邁克爾·詹尼克,給一些患有嚴重C C D的狗服用鹽酸美金剛(m em antine),這是一種谷氨酸靶向藥物,一般用來治療阿茲海默症。每組44個病患都使用了血清素藥物,但其中一半同時使用了鹽酸美金剛。結果表明,同時使用谷氨酸藥物的病患症狀平均減輕了27%,而未用此類藥物的病患平均減輕16.5%。

在對患有強迫症的杜賓犬進行大腦成像掃描時,多曼發現它們跟人類強迫症患者一樣,表現出構造性的異常。2016年2月,在開普敦大學精神病學和心理健康系主任丹·斯坦帶領下,一組研究者發表了對人類CDH 2基因的考察結果。他們的樣本包括234名OCD患者和180名健康的對照組成員,認為CD H 2中兩種差異表達似乎跟O CD相關。

“欣賞我們的共同點”

多曼去年出版的新作將患有嚴重C C D和症狀較輕的狗進行了對比。在一個全基因組分析中,他發現了兩個相關區域,一個在人類研究中與精神分裂高度相關,另一個則包含著血清素受體基因。

道曼認為,如果至今有人對狗模型組研究有所保留,這不是因為研究本身有效性有問題,而是出於更大的哲學性原因:我們很難接受自己的思維和精神跟狗相似度頗高。“身為獸醫,常會聽到人說:‘這工作很難,因為要知道不同物種之間的差異。’其實答案是不必,更要學會的,是欣賞我們的共同點。”

在“衛星”之後,我又見到了另外一隻牛犬更犬貝拉。它也曾不停追自己尾巴,治療之後幾乎停止了。貝拉的主人琳達·羅威-瓦倫告訴我,她之前幾乎崩潰。“有段時間我想它天天這麼轉圈,我沒法養它了。”她含著淚說,“道曼醫生只是不停告訴我:等等,再等等,你得給她一點時間。我真高興自己等到了。”

除了尾巴,貝拉對球也很執迷———它必須把球藏在車庫裡。看見球,它會在車庫外面一坐幾個小時。

道曼說起一隻對水有強迫症的狗。它大部分時間住在紐約,但是去到主人在漢普頓的房子時,會跳進池子,每天遊上7個小時,其間一直焦慮地悲號。塔夫茨大學動物行為診所的專案負責人斯蒂芬妮·伯恩斯-維爾也見過一隻對水著迷的金毛尋回犬:它要跟小主人一起擠進浴缸,出去散步時一定要站到水坑裡,拒絕移動。還有一隻杜賓,進食前一定要把食物蓋一下。主人喂它時,將紙巾放在一邊,它就會非常巧妙地叼起紙巾,把食物蓋上,然後再揭下來,才開始吃飯,不完成這個儀式就不肯進食。另一隻狗會把一粒粒的狗糧放到隔壁房間沙發抱枕上一個個凹陷的小窩裡,只有把七粒狗糧填到七個小窩中後,它才會吃掉剩下的狗糧。

我回頭看看貝拉,它正在一張桌子下休息。研究者描述的這些進食儀式讓我覺得很親切,或許因為這個原因,我的確在貝拉身上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它頭頂上有一櫃子的球,我們進來時趕緊蓋上了。也許這會兒貝拉正在想著那些球,就像我在想著自己的強迫症一樣。

原載:《衛報》

編譯:Daw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